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81333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农业的定义和特点1.农业的定义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就是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活动。农业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农业(即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指造林、营林)、畜牧业(畜禽饲养)、副业(指采集、捕猎、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和渔业(水产品捕捞、养殖等)。狭义的农业(即小农业)是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作物(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栽培。2.农业生产区别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特点(1)地域性: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区域性特点;农业生产需求的地域性。根据农业生产

2、的这一特点,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2)季节性和周期性:由农作物及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自然条件的时间变化由季节性和周期性决定。据此应遵循“因地制宜”“抢季节”“不误农时”的原则。3.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兼有多种生产对象,属于一种生产方式。(2)按投入多少:分为粗放农业(投入劳动力多,技术、资金少,靠扩大面积增产)、集约农业(投入劳动力少,技术、资金多,靠科技投入增加单产而增产)。(3)按生产目的和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4)按农业地域分布类型:共分13种,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如稻谷农业、地中

3、海式农业、大牧场农业、现代谷物农业等。(5)按农业历史发展和科技水平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4.农业生产产品丰富,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1)农产品包括为生产、生活提供的食物、饮料、纤维、工业原料、药物、花卉等。(2)农产品通过文化交流从起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如图3-1-1所示。图3-1-1知识拓展 杜能的农业区位模型杜能是德国北部平原上的一个农场主,出于对农业收益的关心和对土地利用的好奇,他察觉到农业活动与到市场的距离有重要关系,引发他进一步研究“在理想情况下的农业区位模型”。提出了在当时条件下农业合理布局的模型即农业区位论,人们称之为古典农业区

4、位论。假定条件:(1)该农业区位于一个平坦广阔的平原,自然环境性质一致,且该区域是封闭的,只有马车做交通工具;(2)市场只有一个,即位于平原中央的城市;(3)各地农产品产量一致;(4)农民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供销售,希望取得最大经济效益;(5)农产品运费和运输距离成正比,离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结论:一个地方所选定生产的农产品,应当是最终获取收益最高的那种产品,农业布局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六个环带即杜能环。杜能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后其布局发生了变化。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民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

5、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农业技术等。(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气候因素(1)重要性:影响农作物分布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当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2)影响: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量、光照和降水上,具体如表3-1-1所示。表3-1-1自然因素影响因素举例气候热量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复种制度橡胶要求种植区域平均气温高,冬季无寒潮入侵,如西双版纳光照品种、产量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分喜光和喜阴作物,以喜光作物为主降水分布区降水量小于250毫米,又无灌溉水源、常无农业生产。水稻喜水,分布于湿润地区;小麦需水少一些,分布于降水少的地区

6、(3)其他影响气候尤其是热量的影响,随地球表面温度带变化,农作物分布的地带性显著。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波动性大,某些自然灾害还与气候相关联,如蝗灾一般发生于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2.土壤因素(1)重要性:农作物生长之地,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无土地就无农作物生产。土壤是农作物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2)影响:如南方丘陵区红壤酸性强,适于茶、柑橘、马尾松、毛竹生长,但不利于喜中性土壤作物生长,改良其酸性可在红壤中加入熟石灰。红壤一般含有机质少,较贫瘠,改良其可加入有机质,红壤质地黏重,透水性、通气性差,可适当加入砂土。又如碱性土壤中广泛分布着沙棘、枸杞等喜盐碱植物,扩大中性植物种植

7、应排除盐碱成分,注意灌溉时排灌结合。土壤不仅影响农作物类型,还影响作物产量,肥沃土壤产量高。3.地形因素(1)不同地形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的差异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易于灌溉,便于耕耘,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山地丘陵:地形崎岖,不易耕作,尤其是陡坡开辟梯田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但山地丘陵地区适于畜牧业和林业发展。(2)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地形因素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机械化和水利化,间接影响种类和分布,如表3-1-2所示。表3-1-2自然因素影响因素举例地形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利化平原区农业规模大,易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山区则相反间接影响种类和分布山地形成垂直气候带,发

8、展立体农业视野开拓 坡度大于18不宜发展耕作业。坡度大于22我国政府规定:严禁发展耕作业。因为随着坡度的增大,修筑梯田的工程量会逐渐增加,而所得梯田的面积会逐渐缩小,耕作的难度也加大,所以较陡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发展耕作业。4.水源因素(1)水源是农业生产稳产和高产的保证。(2)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若无灌溉水源,一般不能发展农业生产;若有水源,可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交通、政策,其次还有劳动力、地价,可运用资金及饮食偏好等。1.市场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9、如表3-1-3所示。表3-1-3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原因举例区位选择市场类型和规模农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才能销售,实现价值,进而赢利需求量的变化影响面积分布的大小;需求品种影响类型关注市场变化,发展市场需求品种2.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历史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影响:交通运输直接影响到质量收益,如表3-1-4所示。表3-1-4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原因举例区位选择交通运输质量收益距市场远,运费增加;易变质农产品要求交通便利水产品、园艺产品要求靠近市场,交通便利园艺业和乳畜业要求布局于靠近市场且交通便利的地区(3)交通运输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运输速度大为提高,单位距

10、离运费大大降低,加上冷藏设备广泛应用,易腐农产品生产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现代交通运费经常不与运输距离成正比,有时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使集约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能远离市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光热资源充足,重点发展集约化程度高的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远离东北部市场,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其产品远销东北部市场。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在不断下降。3.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往往影响生产布局、结构、科学技术的推广等,如表3-1-5所示。表3-1-5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原因举例区位选择政府政策制定政策影响生产,如布局、结构、增减产面积、技

11、术推广等政策是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压低价格使种植面积扩大或缩小响应政策号召、在政策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问题思考 问题:古巴的甘蔗,河西走廊的粮棉,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养鸡场,我国南方的蔬菜生产基地和美国东南部的花卉、蔬菜基地,美国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解析:表3-1-6例子主要因素推论古巴的甘蔗热量(甘蔗喜热,热带作物)其他热带经济作物河西走廊的粮棉灌溉水源(位于内陆干旱地区)干旱区灌溉农业、绿洲上海郊区乳牛场、养鸡场市场(城市发展,市场广大)城郊农业中国和美国的蔬菜生产基地交通改善,保鲜、冷藏技术区域专业化生产美国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化科技进步发达国家

12、农业生产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农业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形成,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自然条件差异是导致农业区域分异现象的基础(1)地形和土壤长久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2)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自然界的基本投入,即气候,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3)农业生产的基础自然条件和自然界的基本投入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异现象,使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不同类型的基本农业产品。2.人类社会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农业自然区域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区域分布和类型(1)人类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包括劳动力,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

13、技术。(2)在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农业生产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生产工具投入能源、生物品种、肥料,改善自然界投入的水热状况,从而影响和改变农业地域分布。其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改变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二)农业地域类型目前,全球大体可以划分为13种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各类型中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不同,是由不同的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组合形成的。按农业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类。各农业发展阶段目前共同存在,并包含一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表3-1-7所示。表3-1-7原始农业迁移农业、游牧业初步定居农业3种传统农业

14、稻作农业、传统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4种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6种1.原始迁移农业(1)迁移农业属于原始农业,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较落后。(2)分布热带雨林某些原始部族生活地区,即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马来群岛的部分热带雨林地区。(3)特点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土地。生产过程,见教材图中内容。不施肥、少管理、靠天收,对自然条件依赖性高。(4)又称“刀耕火种”由于采用砍树、火烧等办法开辟土地,故而这种种植方法又称“刀耕火种”。(5)对环境的影响早期人口相对较少时期的影响:早期由于居

15、民群体不大,刀耕火种面积不大,在森林面积广大的地区有充足的时间恢复植被,未造成森林退化,虽然这种方式采用了很长时间,但尚未出现生态和环境问题。后期人口增多时期的影响:人口剧增,使刀耕火种频率加快,土地未能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且刀耕火种面积扩大,土地肥力持续时间短(不施肥,气候高温多雨,经营粗放,肥力下降快,导致恶性循环,生态失去平衡,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思考 迁移农业持续上千年未能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为何随着人口增加,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解析:迁移农业虽持续上千年,但由于人口少,增长慢,刀耕火种面积不大,植被有充足的时间得到恢复,因而未造成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衡。由于近、现代人口大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使森林锐减,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