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81108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8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一,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基础较弱,对动作事物的结构思考较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较弱,但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非常活跃,语言和行为也很活跃。随着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心理趋于稳定,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使遇到什么困难,也能坦然面对。有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重点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学科教育,激发他们提高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二,教学目标和难点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锻炼。并不断巩固和提高。2、在每个部门进行一定时间的排队练习,并对他们进行组织纪律教育。3、进一步增强体质,尤其是柔韧性

2、和力量。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重点:1、每一节都应进行一定时期的排队练习2、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投掷和跳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练习投掷和跳跃项目,如投掷和跳跃。3、学校集体舞,多彩阳光广播运动教学难点:大一学生对动作理解较慢,可能对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接受较慢,因此学生很难接受节奏舞和孩子的一些基本舞步。三,教材分析高一体育课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改变了运动技术系统是目标的方式,每一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以基础活动发展为重点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兴趣,能有效落实小学体育教学

3、目标。具体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础活动和游戏。基础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大多是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这些包括:基础活动:排队活动、基础体操(徒手和使用轻器械)、走路、跑步、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动、节奏活动(包括简单的舞蹈)、自我表达活动等。游戏:跑步游戏(各种动作,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类游戏(各种秋千、投掷等。)和小球类运动等。这些内容强调的是“活动”,所有的教材主要是示范性的,教师可以自行选择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和探索,培养

4、学生自学、自我训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运用情境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注意事项:1、年龄一般比较小,经常用游戏2、小学生具有竞争性,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竞赛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享受运动锻炼的乐趣。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二)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一(1)班现有学生_人,一(4)班现有_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

5、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

6、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_元=10角,1角=_分,爱护人民币。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

7、感受数学思维方法。三、本学期重点及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

8、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三)一、教学理念兴趣是动机系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兴趣可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喜爱的创造性的活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满意的效果;兴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和探索,对于智力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

9、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喜学、乐学。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光彩课堂”。二、学情分析:一年级一班现有_位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上好课的欲望。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0以内口算能力比较强,最好的学生一分钟能达到15题以上,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一分钟10题以上。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极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多数同学能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小朋友上课不太用

10、心。接受力比较差,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做题时也比较粗心。在上次期末考试中,很多错误都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有好大一部分同学遇到较灵活的思考题,有畏缩情绪。三、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领域1、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坚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11、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5、能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6、能辨认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8、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二)数学思考领域1、能应用生活

12、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4、在认识图形以及辩认方向和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三)解决问题领域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4、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5、能

1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领域1、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3、能用100以内的数、位置和方向、平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教材编写特点:1、重视学生经验,选择贴近学

14、生实际的学习内容。2、提供探索的空间,重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3、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学习内容。4、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5、用数学文化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六、教学措施及方法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

15、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备好切实可行的教案。5、课后认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载,根据地学生情况及时订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6、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7、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8、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样本(四)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一(_)班共有学生_人,其中女生_人,男生_人。入学不久,我发现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但大部分家长忙于经商,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督促孩子的学习,只是将孩子托付给托管中心管理。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有的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有的单韵母只能勉强认识几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二、教材分析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_个常用字,写其中_个笔画简单的字。教材特点:(一)综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