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8110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的管道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沅江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污水收集系统二标段污水管道钢板桩支护方案工程名称沅江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污水收集系统二标编制单位 湖南同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审批人编制人编制日期:二 0一六年三月三十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记录湘质监统编施 200210工程名称:沅江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期)污水收集系统二标段结构类型:污水管道、检查井结构层次:管道长度:1247米我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已完成了 污水管道钢板桩支护 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组织审查批准,请予审查。附:污水管道钢板桩支护方案。项目经理:项目部(章):2016年 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

2、工程师:年 月曰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意见: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建设)项目部(章)(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 月曰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总体安排三、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四、主要施工设备五、主要施工材料六、质量管理措施七、安全保证措施八、应急救援预案做方案加 Q25382500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沅江帀石矶湖,管道全长1247.54m(其中123米在马路下、40米 穿沟渠底),管道采用焊接钢管DN1220*10。地勘报告显示,本工程施工范围的上部土质为粉细砂土,管道沟槽均为含水 量很高的流性淤泥(管道边为原沟渠和管道穿过原沟渠)。管道沟槽开挖深度均 在3.704.5m范围内。结

3、合现场施工情况和基坑支护设计规范要求,沟槽施工采用工字钢、槽钢、 钢板支护。附(现场平面示意图):现场平面示意图二、施工总体安排为了保证施工范围内居民出行和交通的方便,施工分两段进行:(见施工蓝 图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3、4)方案说明:根据本工程四个不同的路段环境所作的四个不同的沟槽开挖和 支护方案,路段一:万子湖大道 W6W11 全长约 354 米,本段位于村道及沟渠中 间。路段二:江塔路段PN3J16、XN1W6全长约715米。路段三:J18至PQ3段 全长约 88米需在8米宽的马路上施工,作业机械工作面和交通组织另行处理。 路段四:管道铺设在道路下共四处全长 123 米。(由于本工程管道

4、安装位置在村 道旁边,村道人流量大,材料无法直接堆放在施工场地只能堆放在村道旁边,材 料都必须经过二次转运)具体施工方案见下图:鴛扌战黑一| 间軌卍5粘很万子湖大道施工便道/”一1/7o IOnj25# W L=9施工便道(嫦;:-和辽冲弊服L冷I6.煽管四方最酚圍为EOC取二二歸r帛 孔0厚砂石垫层 00厚抛硼#层(九曲丫f* 1 I 4J 1.更#工談瞬恢縈一|B堰=-三 hi 二 nnnnT-T=一 nn-nTnnm-nrrlnTnllTnnnTnn.1f - -j二*2J施工便道0囹-万子湖大道目(路枝二)2踊楠tt L二栄12m H十068009803000720曾逐盘;沌现状轮廓張

5、2酗工字锻律2000(W方理曹晁疋00号)45Ca匸450 J甌面推水沟iOC30fcW -3OO0M - soomwM50巩 门00冈的0l WOO l 2100H T -f24003300O-江塔路段管道支护及开挖方案(路段二)FN3-J16.XN1-W6)m71 5M#mL=et12W H=4 来J17-PQ3町18段支扒刊平軽(賊三)加期楓咋比谊 12厚钢柿800厚滤结石而25工字糊支握(M)间題”25米/根 帝除讲礼请表匚21003300兀/墮空二爭-1t世占:00厚1C3D商保趙咆瞽爻0厚秒石垫雇 8001O:切*卜即100联姑石面25订汩:fRl.2n+./|h厉帀捧水:闷4 i

6、l :4:?iJ -漱泥质土区1 7 P Q 3 和1 3 段支护、开挖方案(路段三)才刑汙邮曙杖眄0SL8令 OWLsftU7 _Og25工字輛Il函耐隊糾50X450晋计曾彎45C2400I 3300正反加支护純甑方翩触炬00幕 -CJOfiW -300靱石暢1-旳0翱确糕管道铺设在道路下的支扒 般方案(路段四)S123*三、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开挖上部土(卸载或修施工便道)T打设型钢桩T横支撑设置T 基槽开挖(淤土外运)T挤压块石T基础垫层浇捣T管道吊装、焊接T支模、浇 捣包管混凝土T型钢桩拔除(拆除模板)T下一分段施工2. 测量放线施工前根据确定的工字钢、

7、槽钢、钢板支护方案图纸,将各施工控制点、线 绘制现场施工控制图,以指导现场各工序施工。精彩文档3、上部土方开挖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机械作业展开困难,加之沟槽土层处在可流动淤泥状态, 上部土层很不稳定。所以上部土方按支护(路段一、二)的要求,采用300型反 铲挖机开挖并碾压修筑成施工便道,缓解机械作业展开的困难和减小上部土对沟 槽的压力。土方运输采用8T自卸车全部运至5KM外。4. 型钢桩支护施工方法 型钢桩采用300型反铲挖机挤压施工。型钢桩采用长板汽车运输到现场,采用16t吊车装卸。单个施工分段安装型钢桩300根。型钢桩安装按支护(路段一、 二、三、四)的要求。型钢桩采用人工用吊垂球的方法控

8、制钢板桩的垂直度。5. 横支撑设置 钢板桩打完后,按支护(路段一、二、三、四)的要求安装横、纵支撑,所有接点均采用电弧焊焊接,保证型钢桩墙支护的稳定。6. 基槽开挖 型钢桩墙形成后,为确保支护的安全性,沟槽内土方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开挖过程中始终组织排水,保证沟槽内能及时排水和降水(分段管口焊接坑为集水 井),采用三寸泥浆泵由专人看守不间断抽水。淤泥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配合挖机挤压80cm块石,铺设砂砾石垫层, 浇捣混凝土垫层。开挖出流砂、淤泥采用8T自卸卡车运至弃土场,弃土场距离施工现场约5 公里。7. 管道施工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钢板桩支护、支护完成后挤压块石、浇捣垫层混凝土、 安装管道、

9、装模浇捣包管混凝土、拆模、回填、拆除围堰及井室施工,施工按管 道施工方案所述方法进行。8. 钢板桩拔除 首先将污水管道基槽回填至横支撑标高,回填完后再进行钢板桩支撑结构拆 除,支撑结构拆除完后再进行拔钢板桩。拔钢板桩采用300 型反铲挖机进行,顺 序为从陆侧向海侧进行。型钢桩拔完后,用 16t 吊车和 40t 14m 长货车倒至另一 施工分段。9、排水、降水措施1、施工现场备用一台120kw发电机,以防停电不能正常排水施工。2、根据不同施工段划分,在沟渠上下端筑土围堰,并在上下端施工段内挖 集水坑各安装一台三寸泥浆泵,24 小时不间断抽水。3、沟槽内抽出来的污水挖沟流向近端积水井。四、主要施工

10、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 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300型台22汽车吊50t台13自卸卡车28m3台4发电机120Kw台25电焊机BX35016装载机50型台17气焊套台1五、主要施工材料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工字钢I 25at300根2槽钢20#t200根3钢板8mmt300 m24松木桩尾经140根100根六、质量管理措施1.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要求组 织施工。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向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使施工人员排水管道的设计、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2. 各班组设专职技术人员,检查施工质量,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3. 施工中严格

11、遵循本方案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4. 强化工序管理、严格工序控制。七、安全保证措施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业,避免发生 安全事故,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1安全生产负责制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安全员、机长、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建立安全管 理责任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者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安全文件到位, 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实行“四全”管理,即:“全员、全 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1.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分别进行安全操 作规程教育,建立

12、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工人首先经过培训考试, 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后上岗。每天上班前,由机长进行安全施工教育。1.3 坚持安全交底制度 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同时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 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1.4 安全预防制度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同时制定和下达施 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机具设备经常进行保养和定期维修,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设安全 标志。1.5 安全检查制度1.5.1 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每次检查要做好记录。1.5.2 安全检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施工管理人员每到一处生产活动地 点,要经常检查安全。1.5.3 安全检查必须明确目的,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