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09948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摘要 国家重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给高校课程思政, 即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带来新的契机。作为医学院校,要 想培养时代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对课程思政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意 义进行思考与探索1。本着课程思政实践融于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强调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对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为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有效的途径。关键词 医德;职业素养;课程思政;中职护生 中职护生是护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中职护生缺乏学习 动机,临床思维和实践经验不足,

2、常以“自我”为中心,医德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不够, 近年来医德医风已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为了提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 质量,培养适应临床的工作者,培养出社会满意的高素质人员。在教学中积极融入 “课程思政”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育和教学 水平。“课程思政”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指导下,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 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自觉地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文和思政素质恰 当融合,把“思政元素”渗透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 展2。根据目前对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中职护生 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有效的途

3、径。1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分析1.1 中职护生教育医德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多数护理学校的中职护生培养模式为“21”,即两年在校学习,1 年临 床实习。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授课科目等还在延用过去的,没 有根据现阶段社会和医学发展特点来作出修改;学校教学方法上多只是遵循生物 医学模式,大力宣传专业知识至上的理念,将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培训放在 首位,而忽视医德素养的培养。中职护生缺乏学习动机,临床思维和实践经验不足 职业目标不明确,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学生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忽视了中职 护生医德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长期发展上

4、看,对国 内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中职护生是护理人员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医疗单 位或企业的工作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基层医疗单位尤为明显,对国家的医疗事 业发展也贡献着重要力量。中职护生的医德素质培养不能被忽视。1.2 培育过程过于形式化,培养方式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医德课程是培养中职护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护理学校对中职 护生医德培养以医德课程为主,也就是只有理论课程作为支撑,没有实际的行动 中职护生教学开设的公共思想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职业 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其余课程均为临床基础课和专业课。课 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

5、单一且陈旧,学生缺 乏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以笔试为主,学生不仅对理 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也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医德素质培养应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进行,但现状是教师在课堂滔滔不 绝的空谈职业道德,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教师的教化,却不会将职业道德与实际 情况结合,学生体验不到患者的角色,缺乏情感体验。最终这种教育方式只能是 纸上空谈缺乏实际意义。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在临床上,遇到有关事件的处理上缺乏经验,为医患关系恶化掩埋祸根。1.3 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理解及医患纠纷的有关调查显示,医闹事件对于医 学生选择医学这个领域产生了影响,同时担忧医患关

6、系的持续僵化,持乐观态度 的比率下降,而持悲观态度的比率上升。医疗行业、医患矛盾这个问题上采取有 效措施迫在眉睫,否则选择医学的学生将越来越少,未来的医疗行业人才储备将 远远不够。要改善医闹事件的不良影响,改变医学生职业选择的意愿,政府和卫 生机构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医疗环境,学校对学生医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的 培养也必不可少。2 中职护生医德职业素养培育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2.1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 护理职业学校应重视思政课程的建设。精选教材,精编教材,对职业生涯规 划、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案例作出适当调整 结合中职护生的年龄和职业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

7、尝试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 有机地切入优秀医学家的故事,弘扬他们的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不应像以往一考定生死,除了期末考试外,制 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制,要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考核内容 的更新,方式的改变。教师知识能力和教学方法决定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个人能力提升。课程思政不 仅是公共思想课教师的责任,每位任教老师都要参与课程思政的实行,在备课过 程中认真提炼思政元素,每位老师在传授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结合讲 课内容联系医德的实际事例,将医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堂中,除了使学生们掌 握理论知识外,还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

8、职业道德。2.2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使学生养成知识与思想素养并重的学习理念中职护生缺乏学习动机,临床思维和实践经验不足,医德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不 够,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育中,多渠道开展,使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 到学习和生活中。开展思政教育,可以让中职护生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并强化 自身的道德观念,让中职护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医德和职业精神。学校应重视校园 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读书节、护士节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 的同时,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培养人文素质,养成知 识学习与思想素质并重的学

9、理念。2.3 课程思政教育与临床相结合要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开展,就要明确培养目。中职护生教育过程中,除学 习专业课程和临床课中,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和临床见习,除了安排综合 性医院外也应到专科性医院或福利机构,使学生接触到各类疾病的患者。假期间 也应鼓励学生到医疗机构临床见习,并纳入考核中。2.4 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多将案例和情境教学引入课堂中,教师教学和学生模拟练习,把 情境融入,使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 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不同的角色扮演也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医患关系,教 学情境模拟练习逐步推广,形成一部部情境剧,向更多学生演示,使更

10、多学生意 识到医德素质的重要性,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3 小结 医学生的医德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是在医学生长期的日 常生活中慢慢养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由外部教化慢慢性形成个人性格 的内容过程7。由于中职护生的特殊性,医德职业素养的培育更应重视,教师应 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必须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切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 对于医德职业素养的认识。参考文献:1 殷樟凤,朱姬莹.课程思政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 生,2018(5):129.2 马兴铭,王竞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探索C.第十三届全国 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2018:495.王昕晔.大医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 讯,2018(32):178.杨玲,陈莉.基于遗传学家故事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实践J.中 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 (9).127.蒋碧梅.临床医学八年制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 论坛.2019(12):49.6 吕春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概论” 课为例 J . 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6)7 侯钰熙.浅谈思政课程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蚕 业,2019(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