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80871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前半部分按时序描述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后半部分介绍了元代的制度建立和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中书省、宣政院、行省制、四等人制以及蒙古民族和回族的形成等内容。与辽、西夏金政权相比,元建立了以蒙古族为主导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从元中央到地方的机构设置中,既能看到元代时唐宋时期中央机构的基本沿袭,也能发现对蒙古民族习俗的延续和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元的建立,既是蒙古族军事力量胜利的成果也是各民族政权并立之下长期民族交融的结果。三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如辽夏金元政权的政权更迭和制度建设,但缺少对上述史实的具体分析和深入理解,易把这一时期的南北对峙格局错误地理解成北方民族对汉族政权的“侵略”和“压迫”。四、教学目标1.通过绘制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在政权建立前后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简述各民族政权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及其意义。2.通过表格梳理和史料解读,能明确区分辽政权的南北面官制、西夏的汉藩二套制、金政权的猛安谋克制;结合地图和文字史料,概括元行省制、四等人制等基本内容。3.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对辽、西夏、金统治区内“因俗而治”政策进行合理的师评价,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

3、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辽、西夏、金、元诸政权和汉民族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统一多民间南方经济族国家发展。【教学难点】理解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建设。五、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北方政权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皆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推动了边疆地区的民族交融,为元及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教学过程导入:问是学生活动:观察中国历史纪年表(隋至清),出本课的时间轴,概括这一时其对此期的政权更迭与其他时期相比有怎样突出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历史纪年表,加强时空观念,初步感知这一时期的统治【学习任务】1:对两宋、辽、西夏、金、元各政权

4、进行时空定位。【教师活动】引导分析,指导学生制作时间轴。【学生活动】以两宋政权的建立、更迭、消亡为时间轴,找到在此时间段内各民族政权兴起、发展、消亡的时间;在挖空的北宋、辽、金对峙图(1111年)和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上标注各政权和其统治区域;根据绘制的时间轴和地度图,结合两宋政权相关史实,简述各政权之间的更迭关系。【设计意图】利用地图,了解辽宋夏金元等政权的更迭,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辽夏金元等民族政权的特点。【学生活动】回顾两宋政治,以表格方式梳理出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结合教材提供的北宋、辽、西夏对峙图和金南宋、西夏对峙图,理解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南北格局形成的影

5、响。【教师活动】引导分析。两宋以岁币、岁贡、赏赐等方式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各政权之间相互对峙,亦相互交流,促进了各区域的发展,也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材料1 宋太宗一次对群臣说:“国家若无外忧,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刻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材料2宋神宗:“盖北有狂虏,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尝不一日念之。二虏之势所有难制也,有城国,有行国。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道山清话【问题设计】概括上述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结合各政权对峙图,进一步分析其对此后中国南北方格局的影

6、响。【学生活动】提取材料信息。宋更加防范内患,不注重边事,到宋神宗时,认识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统治威胁极大。【教师活动】引导分析。“中国北方的敌人可分为几种,游牧的如蒙古、匈奴、突厥,在大草原及沙地两面,来得可怕,可一击而破。可怕的是辽河、热河东北省区,是大耕地、天气冷故同时为牧地,是坚韧的农民、彪悍的牧人相互配合大强国一定要有农民、土著。”北方政权的强盛武力和宋政权的“赎和”行为,导致此后中国政治和经济重心相分离:元明清三代,都城都定于北方,经济重心则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梳理、解读文字史料,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的特点,理解其对此后中国南北方格局的影响。【学习任务】3:探究“

7、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整理表格,根据表格比较各少数民族政权管理制度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对民族交融的积极影响。【学生活动】整理、制作表格,分析问题。政权管理制度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西夏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和御史台;地方设立州郡和番落行政机构;州郡原为汉人地,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吏进行管理金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金进入中原后,在金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材料3 辽之国君通文墨,他们的文字在公元92

8、年即已出现不仅契丹所占的中原领土有汉人的官僚治理,而且辽境后方据目击者的报告,无数之官吏文人、工匠、优伶、武术家和僧尼也来自中土西夏也不是单纯的野蛮人。他们组织的半汉化国家在初唐时即曾活跃于它日后占领的地区,当它在400年后与宋人抗衡时,一个汉化的政府早已存在。-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问题设计】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辽、西夏、金在管理制度上的相同点,并分析原因。在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常常是以国法治国人,以汉法待汉人,这既照顾了本民族的利益,也尊重了汉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经过各民族长期的交融,才可能缓慢地形成适合大多数人的政治制度。【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理解

9、各政权“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学习任务】4元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材料4材料5 元代实行行省制,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十行省。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122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南,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问题设计】:元代的管理制度与辽、西夏、金相比,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元代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进一步借鉴吸收两宋制度的优势,另一方面创制了行省制度。【教师活动】依据材料,指出元代

10、在地方行政区划上的特点,并分析其目的。学生活动:认识元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的特点是犬牙交错,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蒙古族进入中原之前,汉化程度较低,即便是后来统一全国,元朝皇帝也少有精通汉语的。以游牧民族统一偌大疆域,用旧俗适应原有游牧方式和创业阶段的所需,而汉法则符合国本所系的农耕地区生产方式的守成和发展所需。【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示意图,明确元代中央到地方的管理特点;通过史料解读,区分元代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管理制度的区别。【学习任务】5:理解“因俗而治”政务管理结构促进民族交融。材料6 元代法律规定,蒙古、色目和汉人犯罪后,分属不同的机构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

11、只可向司法部门申诉。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打五十七下,赔付烧埋银;而“汉儿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死,正犯赔付家产,余者出烧埋银。-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材料7 据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有209员,其中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有1151员。汉人、南人占59.6。京官共有506员,其中蒙古、色目有155员,汉人、南人有351员。汉人、南人占69.4。外任官共有19895员,其中蒙古、色目有5689员,汉人、南人14236员,汉人、南人占71.5。-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材料8 元代大多数中央机构和所有的地方机构都设有“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地方上则用色目人。“达鲁花赤”虽然不是管理实

12、际事务的长官,但高居于本民族其他官员之上,拥有监督权,因此在政务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问题设计】结合材料,概括元代的民族政策并分析其原因。【教师活动】结合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下民族关系发展的史实,谈谈你对“因俗而治”政策的看法。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实现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的统治,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阶级和其他各族贵族来增强统治力量以扩大自身的统治基础。其采取的措施一是设立番汉有别的两个统治系统,以番官体系为主导;二是在统治机构中把重要的职官和部分委任给本族贵族掌握,以确保本民族的主导地位,如元代的达鲁花赤。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适应了不同

13、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各民族区别对待,允许其各从其俗,在客观上维持了被征服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的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文字材料,概括归纳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三)板书设计(四)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知道宋辽夏金元的历史分期方式,借助历史纪年表表述这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借助历史地图明确这一时期政权对峙的基本情形。能够知道重要的古今地名:汴京(今开封)、兴庆(今银川)、燕京(今北京)、临安(今杭州)等。水平2:能够将辽夏金与宋历史上的议和定位在特殊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利用历史表格和历史地图所蕴含的相关信息,对这一时期南北关系进行描述,从而认识南北格局形成的来龙去脉。理解这一时期政权对峙对今后统一王朝南北格局划学分的影响,即政治北定和经济南移。水平3:能够通过古代北方民族的发展历史,合契丹、女真民族所处的地理求学生自然条件,运用学科术语分析这一时期南方政权军事屡次败北的原因。水平4:在探究元代“四等人制”时,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探究“民族平等”问题时,能够放在较长历史时段、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得出合理的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