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0661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9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政治下册教案全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重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制作

2、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授课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

3、泛而真实的权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二)国家的性质、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

4、)、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阅读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看漫画,思考问题()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周岁才成为公民?(人民一一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一一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案例分析()阅读案例(小品表演)()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

6、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写一写、说一说)、案例分析()阅读案例()讨论:傅某把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一一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司法保障的含义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7、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重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

8、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提问:()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

9、养狗的权利吗?(有)()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结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结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提问:诬陷别人

10、,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结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结论: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1、。、学以致用()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

12、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重点和难点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授课过程导入新课: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请学生仔

13、细阅读图文资料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新授:公民的义务(板书)一

14、、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1、小品表演2、在思考,小组辩论(甲方认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乙方认为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基础上,在班上交流见解。(辩论中论述精彩的学生加5分,参加辩论的加3分,获胜团队每人加1分)3、教师小结(相关链接)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因为这还是爱国的表现。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朗读并请

15、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一一马克思(相关链接)(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1、学生朗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教师作简单分析。2、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法律履行哪些义务?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履行法定的义务,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呢?(三点见书)二、我们的道德义务(一)道德义务和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小龚的案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链接)、列举各种义务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法定义务,哪些是道德义务?(二)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案例分析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感受不能仅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基本道德规范一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