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导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0061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导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课导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课导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课导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课导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导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导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建区 小学 六年级 语文学科导学设计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草虫的村落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写11个课文后附录的汉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2、熟读课文,追随作者的文字描述,作一次奇异的游历,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3、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分清层次,实现整体把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

2、命的情怀。3.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感悟自然中的生命与灵性。4.学习方法建议:这种散文体的美文,不适合细讲,却适宜朗读记诵。扣住关键文句点评,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夫。5.课时安排:二课时二、导学设计 学案设计 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3 草虫的村落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词语。 jng m xio xing ( ) ( ) yn yn qn min ( ) ( ) hng ko qn wn ( ) ( ) png rn d w ( ) xng s cng cng ( ) 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胜气凌人( ) 京京有味( ) 熙熙嚷嚷

3、( ) 全神惯注( ) 宠然大物( ) 形色匆匆( ) 3.选词填空。僻静 安静 (1)乡村的夜晚很( )。 (2)我的目光顺着( )的小路探索。震撼 震动 (3)人们被这惊心动魄的事实所( )。 (4)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 )。夸奖 夸耀(5)吕明课余时间给我补课,老师在班上( )了他。(6)志峰一有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 )自己。4.照样子,写词语。熙熙攘攘 5. 根据下面的解释写词语。(1) 停下脚步痴痴地看。 ( )(2) 匆忙赶路的神态。 ( )(3) 年龄超过六十。 ( ) (4)周围的环境幽雅,形容人的心情非常平静。 ( ) 6.请你从下列词语中最少选择三个写一段话。

4、熙熙攘攘 意味深长 花色斑斓全神贯注 悠悠忽忽 左冲右撞 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难道使虫子们奔忙劳倦的,不是对于家庭的责任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改比喻句) 设问导读 1.初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3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默读课文,画一画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4在这神奇的草虫世界里,蕴藏着许许多多智慧,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举一两个例子写写,

5、除了智慧还蕴藏着什么?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巩固练习(一)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1.文中“灵泉”的意思是 ( ) A形容泉水流淌灵活、清澈。 B形容甲虫发出的声音音韵优美,像 泉水一般流了出来,具有灵性。 2.文中破折号的正确说法是 ( ) A转折 B解释说明 3.作者把“两簇野灌丛”形象地比作了 ,照应了前文中“细密的草茎组成了 ”。 4.细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

6、列问题。 (1)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 ( ) A惊讶 B感动 C赞美 (2)用“只有才”写一句话。 5.这段话是作者看到甲虫时所产生的 。你还听到大自然中其他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吗? (二)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它们的村子散步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7、。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1结台上下文理解词语。(1)寒暄: (2)熙熙攘攘: (3)意味深长: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比喻句。3.文中的“森林”“村子”“村民”分别指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是因为作者把自己当成了 。 5作者把这只迷路的小虫比作 ,甲虫的洞穴在 。 6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7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义。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8将下列昆虫名称填入古诗中,再读一读。 螳螂 蝉 流萤 蜻蜓 蝴蝶 (1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 。 (2)一路稻花谁是主,红 伴绿 。 (3)马因识路真疲路, 到吞声尚有声。 (4)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 下山来。拓展练习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

9、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 (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可真是多么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么?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么?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

10、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1、本文描写月夜溪边蟋蟀的鸣叫,充满童话般的美。作者将蟋蟀比作 ;将它那一阵又一阵的鸣叫比作 ;将草丛先比作 ,后比作 。(请用文中的词语填空)2、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都是作者静听蟋蟀鸣叫时的独特感受。请你将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相应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以概括蟋蟀鸣叫的不同特点。A、轻微 B、清脆 C、欢快3、“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我静静地听着,听着。啊,真的,真的,”请你这样开头,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写法,描写一下清晨林中醒来的鸟儿们的欢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