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79952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课题:?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分析(一) 教法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根本理念,针对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利用图片 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新课引入,我出示了鱼、鸟、猫、兔等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

2、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二学法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

3、创造科学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根底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表达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教师在此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那么,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时机“逼学生自己去发

4、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3、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三教学程序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学过程比作婴儿的出生,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助产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得到培养。根据“主导和主体,“主动学习和开放式教学 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思路:1、动物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

5、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学们共同分享。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了动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4、总结本课,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的教育。本课的名称:?校园里的小动物?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观察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保护动物、不伤害动物。4、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5、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内容: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

6、动物?,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蜗牛、蚂蚁、鱼和其他小动物,并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观察时学会使用放大镜,能画出蜗牛、蚂蚁的主要身体结构;知道在观察动物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教法初探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根本理念,针对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利用图片 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新课引入,我出示了鱼、鸟、猫、兔等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

7、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二学法指导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

8、的全过程。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根底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表达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

9、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教师在此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那么,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时机“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3、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三教学程序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学过程比作婴儿的出生,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助产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得到培养。根据“主导

10、和主体,“主动学习和开放式教学 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思路:1、动物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学们共同分享。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了动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4、总结本课,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的教育。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导入语时间信息技术支持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谜语,猜猜它是谁?“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学生竞相猜谜,给出答案。今天我们的活动就是研究校园里的小动物。三分钟出示关于动物的图片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第

11、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 ?校园里的小动物?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学习目标:观察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保护动物、不伤害动物。4、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5、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内容: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蜗牛、蚂蚁、鱼和其他小动物,并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观察时学会使用放大镜,能画出蜗牛、蚂蚁的主要身体结构;知道在观察动物时应注意的事项。请简述讲授环节的目的和内容,并

12、说明在讲授环节中,你是怎样应用信息技术的,以及信息技术是怎样起到优化作用的300字左右。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学过程比作婴儿的出生,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助产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得到培养。根据“主导和主体,“主动学习和开放式教学 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思路:动物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关于蜗牛、蚂蚁活动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察结果通过投影仪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13、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动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总结本课,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的教育。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教学活动简述信息技术支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以谜语、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对动物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出示关于小动物的图片;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表达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14、。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观察小动物,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疑问,如蜗牛吃什么,蚂蚁有耳朵吗等。播放蚂蚁、蜗牛活动的视频;蚂蚁的生活习性交流探究结果。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又稳固了学习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观察及绘画结果。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本课的

15、名称: ?校园里的小动物?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学习目标:观察动物,并能用文字、图画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拟,掌握比照的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保护动物、不伤害动物。4、教学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5、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学内容: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蜗牛、蚂蚁、鱼和其他小动物,并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观察时学会使用放大镜,能画出蜗牛、蚂蚁的主要身体结构;知道在观察动物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教学活动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猜谜语、欣赏动物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口头表扬评价量表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