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79786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列资料为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产值、三大产业构成表及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据此完成12题。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产值、三大产业构成表11990年以来,该省()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D.环境承载力下降答案A解析结合图表资料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该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可知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选项B错误;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是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呈增长状态,选项C错误;随经济的发展该省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选项D错误。2.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2、.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D.2008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C解析2008年该省城市化水平高于40%,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该省城市化水平虽然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缩小。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材料二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_

3、类_档,其中特大城市有_个。(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_、_。(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_,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_、_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_。(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_、_。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答案(1)2 32(2)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外来务工人员多(任答两点)(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京沪线 沪宁线 宁启线(任答一点) 长江上海(4)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解析(1)江苏省各省辖市中人口最少的为连云港(110万人),最多的为南京

4、(819万人),即可分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两类,继而可细分为3档;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南京、苏州两个。(2)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多,再结合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可作答。(3)由图中土地价格信息可判断,由南向北地价逐渐降低;高地价城市主要在南京、无锡、苏州一线,与铁路线分布一致,南部高地价城市又多沿长江分布;苏州、南通距离上海较近而受上海影响最大。(4)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图中苏南地价总体高于苏北,则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图中城市人口数量总体上与地价高低呈正相关,则城市人口规模也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劳动密集型、利润率较低的产业偏好布局在低地

5、价区域,则地价差异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新布局。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_。(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

6、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_。(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甲可判断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化数量特征,表中反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信息。(2)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

7、的功能。首位城市上海经济发达,科研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产业。(3)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根据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原因包括城市内部的产业基础和政策,还有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4)本题考查城市群。建设城市群的核心是达到整体的最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减少行政壁垒;和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相比,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程度有待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8、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一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二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二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错答错因分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明确贺兰山的地理分界意义,二是不会对小区域的农业类型进行分析,三是忽略了枸杞特色农业产业带形成的人文因素。正答(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挟带的大

9、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第(1)问,由图二可看出,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可判定其地貌类型为冲积扇(洪积扇),是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山前堆积而成的。第(2)问,读图一可知,贺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为沙漠。冬季,贺兰山对寒冷气流和风沙的东移起到阻挡作用;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抬升作用,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第(3)问,从该地区东西地形和水源的差异角度分析即可。第(4)问,从银川平原的气候、农产品品质、市场竞争力、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