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79729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材料(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支撑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新能源科技XX项目建设地点:*省*市经济开发区项目前景分析与公司发展定位:前景分析:项目所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的相关政策,在3C/3G通讯类锂离子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国家智能电网用等锂离子储能电池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定位:针对负极材料市场,公司规划力争在2013年前销售额达到4.5亿元人民币,做到国内市场第三,2015年前做到国内市场第二,为在未来做到国内第一作充分的准备。公司未来负极材料市场定位

2、如下:年份国内市场占有率全球市场占有率2013第三第六2015第二第五正极材料项目争取在正式投产后,用三年的时间做到国内具有相当影响的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技术水平与科技平台建设定位:公司将借助于*经济开发区“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市和*省良好的新能源政策优势,努力打造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高新技术科技队伍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利申请在数量和质量将上一个新台阶,力争做到锂离子电池材料相关专利申请国内第一。同时努力探索世界前沿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项目总投资分析:1、 项目总建设规模(1)年产16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3C/3G通讯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4000吨; 锂离

3、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6000吨; 储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6000吨。(2)年产10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高性能锰酸锂正极材料)。2、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五年,分三期工程建设。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如下:第一期工程总投资38296.68万元,其中静态建设投资28206.12万元,建设期利息483.84万元,流动资金9606.72万元。项目单位自筹静态建设投资14206.12万元,建设期利息483.84万元,流动资金5506.72万元;申请建设投资贷款1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4100万元。第二期工程总投资24805.23万元,其中静态建设投资20111.0

4、7万元,建设期利息967.68万元,新增流动资金3726.48万元。项目单位自筹静态建设投资10111.07万元,自筹建设期利息967.68万元,流动资金1726.48万元;申请建设投资贷款10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第三期工程总投资37719.21万元,其中静态建设投资26079.63万元,新增流动资金11639.58万元。项目单位自筹静态建设投资26079.63万元,自筹流动资金5639.58万元;申请流动资金贷款6000万元。4、项目财务评价经分析和测算,本项目达产年总销售收入为19.96亿元人民币。项目计算期内年均利润总额25945.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总额19459.1

5、3万元,年均利税总额32980.98万元。5、环境保护*新能源科技XX年产16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10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体上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产业政策。项目选址于*省*经济开发区,总体上符合*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与产业结构定位方向,企业生产厂房采用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和无尘车间,粉尘治理措施技术成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6、项目总能耗本项目为锂电新能源项目,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能源品种主要为一次水、电。年消耗电13635.89万度,耗水18万吨,综合总能耗为4.70万吨标煤/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81吨标煤/吨。 本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及主要工序能耗在国内同类行业中处于先

6、进水平。项目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能耗达到国内一流水平。7、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自动化水平较高,用工少,能增加就业岗位400人左右。项目将突出打造高新技术科技队伍(包含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内外技术专家以及中高级工程师等多元化的技术团队),建设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科技平台,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对发展地方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8、项目综合评价结论项目单位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源,决定在*省*市经济开发区购买275.76亩建设厂房,包括办公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另外商业用地30亩建设专家楼及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年产

7、16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10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国家发改委令2011年第9号令)和最新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 项目属于*省确定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X畴,符合*省政府*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45号令)和*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46号令)的要求;(3) 项目建设符合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定;(4)项目投资主体为*新能源科技XX,有良好的市场开拓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5)项目建设工

8、程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设备选型科学。(6)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花了巨大的投资,在项目建设上坚持按照国家项目建设管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环境保护措施做到“三同时”,通过健全的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 录第一章总论11.1 概述1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和法人1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21.1.4 研究X围81.1.5 研究内容81.2 研究结论101.2.1 综合评价101.2.2 研究结论13第二章市场预测与公司发展目标定位162.1 原材料市场供应162.2 国内外市场预测

9、162.2.2 产品市场分析16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293.1 产品方案293.2 生产规模293.3产品执行标准293.3.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标准293.3.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标准30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314.1 技术方案314.1.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艺流程图324.1.3锰酸锂工艺概述32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334.2.1 工艺流程简述334.3 主要设备选型354.3.1 主要关键设备选型354.4 自控技术方案374.5 炉窑技术方案38第五章原、辅材料燃料供应405.1 原料供应405.2动力供应415.3 燃料供应425.4主要消耗定额42第六章建厂条件及

10、厂址方案436.1 厂址选择436.1.1 厂址概况436.1.2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级和目前场地使用现状436.2 区位优势44第七章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467.1 总图运输467.1.1 厂址概述467.1.2 总平面布置467.1.4 竖向设计477.1.5 工厂运输477.1.6 绿化477.2 给排水487.2.1 用水量487.2.2 水源及配水系统507.2.3循环水系统507.2.4 消防给水系统517.2.5 排水517.3 供电及通讯517.3.1 供电517.3.2通讯547.4 通风及外管557.4.1通风557. 4.2 外管567.5贮运设施及机械化567.

11、6 土建577.6.1 土建工程方案的选择577.6.2 主要建构筑物59第八章节能、节水608.1 设计依据608.2 能耗指标及分析608.2.1 项目能耗指标608.2.2 能源选用的合理性608.3 节能措施608.3.1 工艺节能措施608.3.2 节水618.4 节能机构61第九章环境保护639.1 建设地区环境概况639.1.1 地理位置639.1.2 厂址周围环境现状639.2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639.3 项目建设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49.4 综合治理措施669.5 环境影响分析699.6 绿化699.7 环境保护结论69第十章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7110.1 劳动

12、保护与安全卫生7110.1.1 设计依据7110.1.2 工程概述7110.1.3 建筑及场地布置7210.1.4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7210.1.5 防护措施7310.1.6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7410.1.7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7510.2 消防7510.2.1 设计依据7510.2.2 防火措施75第十一章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7711.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7711.2 生产班制和劳动定员7811.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7911.3.1人员来源7911.3.2人员培训计划79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8112.1 建设周期的规划8112.2 实施进度规划8112.2.1

13、 前期工作8112.2.2 工程施工8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8413.1 投资估算8413.2 资金筹措方案8613.3 资金使用计划8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8814.1 概述8814.2 成本估算8814.3 利润估算9014.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9114.5 不确定性分析9214.6 财务评价结论95 / 第一章总 论1.1 概述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和法人1、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支撑建设工程。2、建设地点:*省*经济开发区3、主办单位:*新能源科技XX4、企业性质:股份合作制5、企业法人:*6、项目联系人:*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 (1

1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定(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编制原则 (1) 遵循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和地区行业规划的要求,站在公正立场上,对项目在技术上、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2) 贯彻执行节约用地原则。(3) 严格遵循环保安全和“三同时”的要求及“三废”排放标准。(4)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努力做到投资省、见效快。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1.3.1项目提出的背景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