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79463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 1、师恩难忘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学习重点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1、出示生字词2、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分节读课文,读不流畅的句子要求多读几遍。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略讲,注意提示“尽量用简洁的话概括”“说清楚就行”。)设问导读: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句子,并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回忆了“我”读小学时候的哪些事情? 3、小组内进行字词类知识学习及课文朗读。导学过程巩固练习:1、检查自读情况,学生每人朗读一自然段,相机帮助学生正音。如:拄、杖、纸、炊都是翘舌音;恍、醒、捅、杖是后鼻音。 2、根据质疑的问题进行朗读、思考、交流。 3、小老师带读生字词、组词、形近字辨析。 4、好词积累,词语理解,如: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 5、近反义词、多音字积累。拓展延伸:摘抄关于赞美教师

3、的诗句。板书设计 1、师恩难忘提纲:“我”到小学读书老师编故事教诲之恩导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师恩难忘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重点感悟田老师启迪我文学兴趣的高超的教学技艺,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难点体味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学习作者先叙事后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习准备重点句幻灯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二人小组互说。 2、背诵赞美教师的名言。自学感悟:

4、1、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田老师具有很高的口才和文笔呢?(抓住“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关键词语) 2、哪些词语写出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为什么?(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诗有什么关联呢?除了故事本身还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会了做人的道理:导学过程前人种花,后人欣赏,要把好的东西留给大家;要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设问导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这位田老师的哪些言行打动了你,并划出来。 2、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

5、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4、儿时的一位乡村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语文作业本4、5、6题拓展延伸: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1、学而不厌,(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随风潜入夜,( )。板书设计1、师恩难忘娓娓动听 编故事 感激 怀念身临其境 受滋润导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2、陶校长的演讲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好课文。2、能正确地认读和书写9个一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读正确

6、二类生字。学习重点能初步读懂文章的内容,了解演讲的特点。学习难点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1、通读课文一遍:注意“炼”“励”、“德”等字的字形笔画。自学生字新词,记住字形、字音。 用钢笔描红临写。2、小组交流:先分节读课文,再讨论难解词语的意思,如“堡垒”“鞭策”等。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设问导读:感知内容,理清脉络。1、组内依次按小节朗读课文。2、小组讨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文中画出来。分段并归纳段意。圈出关键词句。导学过程3、全班交流概括段意的情况,探讨全文的结构特点。探讨“第一问”。1、自由朗读第2小节,思考

7、:作者为什么要先谈健康问题?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词语,并说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结果有何不同?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巩固练习:1、听写八个词语。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复述“第一问”。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 ?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 坚忍不拔 专心致志导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2、陶校长的演讲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每天四问”的重

8、要意义,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学习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学会使用关联词。学习难点学以致用,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学习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和自己不断进步。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自学感悟:学习“第二问”。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二问”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再读整个自然段,理清这一段的层次。3、全班交流,小结学习本段的

9、方法。导学过程设问导读:探讨“第三问”和“第四问”。展示从感情朗读开始。1、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仿照“第二问”的学法,自己提出相关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2、组内交流自学收获。3、小组分小节展示。巩固练习:回顾全文,练习复述。1、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并编列复述提纲。2、组内交流:说说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根据提纲,分工复述课文。拓展延伸: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板书

10、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导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5授课时间学习内容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题,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隐者高洁的性格。学习重点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学习难点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1、学生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要求:A、读准字

11、音,读通诗句。 B、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3、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这首诗里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问、言、云深、不知处”等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设问导读: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A、“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B、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导学过程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A、这句话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的内容是什么?B、从童子的回答,我们可以想象到童子的语气、神态。 C、诗人听了童子的回到答,想象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等方面分析) 3、分角色演

12、一演、读一读,感悟诗情。巩固练习:1、朗读诗句,体会作者与童子之间的对话,从中体会诗人的心理变化。(满怀希望感到失望又有希望无可奈何) 2、采用寓问于答的形式练习情景对话。拓展延伸:将寻隐者不遇所描绘的情景改写为一篇记叙文。板书设计3、寻隐者不遇满怀期待感到失望再有希望 无可奈何导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5.7.20-2015.8.25总课时6授课时间学习内容3、古诗两首所见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 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 学习所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学习重点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学习难点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1、朗读、背诵 寻隐者不遇。2、解题。“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设问导读: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注意韵律。2、多人合作朗读,对子互帮、互评,相互提升。3、自由朗读,说说诗人所看到的情景。4、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振、林樾、意欲、闭口”等词理解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