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794524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卫生保健常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卫生保健知识专栏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二、传染病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腮、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通过土壤传播。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能传播破伤风、钩虫病等。三、预防传染病的环节: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

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四、学校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一)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亦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在世界各地均引起过暴发流行的急性眼部传染病,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该病常发生于春夏季节。主要传染途径为患眼-水-健眼,或患者-水或物-健眼。临床表现:眼结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先是眼睛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在晨起时,上下眼皮常常被粘住,眼睛感到发热,痛痒,眼皮里好像进了沙子似的不舒适,怕光、流泪等症状。 防护措施: 1、注意用手卫生。要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不

3、要用脏手揉眼睛。 2、应及时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患者的所用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需经常消毒,洗净晒干后患者再用,做到“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眼部不可包扎或戴眼罩。3、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一周时间,以防复发。4、疫情期间,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不与患病家人一同睡眠。 5、健康人可点消炎眼药水预防。洗脸、洗手要用流动的水。6、患过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人,对此病并无免疫力,同样需注意预防再度感染。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猪头肥”、“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由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

4、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也可传播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防护措施: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药物预防。(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病人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潜伏期为13天,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突发高热、寒颤、头

5、痛、肌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比普通感冒重。防护措施: 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 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及时接种疫苗.(四)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防护措施:早期发现、诊断、隔离和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菌痢流行的关键,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五)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防护措施:患者早期隔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

7、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尽可能开窗通风,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六)水痘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性感染。是儿童常见的高发性传染病。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低热、头痛、食欲减退,1-2天后皮肤出现搔痒的水疱疹,常始于躯干然后播散至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严重者,头、腋下、眼睑和口腔均可出现水泡,然后破裂、结痂。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平均为14天。防护措施: 患儿应早期隔离,

8、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加强护理,发热期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与水分的供应。临床对症用药为主。五、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了远离病菌,减少疾病的发生,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良好的正确洗手习惯哟!1.打开水龙头,使双手充分淋湿至手腕以上。2.取适量的洗手液或肥皂。3.搓揉双手,至起泡沫。4.手心、手背、指缝间都要搓揉,要洗至手腕以上。5.要特别注意指甲缝隙处和粗皮肤纹的地方。6.整个搓揉的过程,至少要有二十秒或以上。7.再次打开水龙头,让水从手腕到指尖,从上到下地冲洗,以免脏水再次污染双手。8.用水冲洗水龙头开关,再关掉水龙头。9.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可以的话,也可用风干机风干。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