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曼阅读知识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79385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曼阅读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向曼阅读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向曼阅读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向曼阅读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向曼阅读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曼阅读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曼阅读知识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知识点一、论点中心论点统摄全文,一文只一个中心论点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请你概括本文作者阐述的思想观点。中心论点常分布于文章标题、开头前三段均有可能、结尾,这三种情况一般都能找到相应的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形式上中心论点是个表示肯定或否认的完整的判断句式,内容上能明确陈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可能这样的句子不止一句,需比拟找出最简洁而明确的一句。有的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表述不集中,需要自己在议论过程中概括此时也有窍门:围绕论题展开;分析论据作用;归纳分论点;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最终提炼出作者的观点。 判断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论点形式上看是完整的判断句式有“不应该“要“是等等表

2、肯定或否认的词语;定义上看能充分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而论题那么是短语形式,交代的是议论的对象和话题。例如课文?敬业及乐业?标题仅仅是论题1标题即中心论点。例如“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2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例如?竞赛人生及教育功利?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第二段末:国人的功利性在教育上到达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见九册上32页3题3论点在论述过程中?别急着把高考埋了?九册上137页27题?城市可以重来吗??九册上22页28题 答:城市是不能重建的,要精心保护城市大自然的生态和不能再生的历史文化遗存。2、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或问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或问文章开篇引用名言警句或某故事有何作用?即论据的作用通过

3、写有可能是某某的话,或某个故事,甚至描述某种社会现象等,引出中心论点/论题: ;作为道理论据如引用名言警句/事实论据如讲述故事来论证中心论点注意:假设第一段仅仅引出论题,那么不需答这点;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引起思考。例题1:第一段引述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的话,其作用是什么?见九册上4页5题答:通过引述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的话引出“我们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中心论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告诉人们长期使用电脑会导致学生提笔忘字。例题2:?用设计改变生活?文章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答:通过丹麦人的话“生活的一切都是设计出来的引出中心论点:用设计改变生活;作为道理论据,论述了

4、设计源于生活的观点;同时这一新观念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有几个分论点就有几个方面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进一步细化,还从不同方面提出几个分论点,用分论点分别或逐步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往往是段落的首括句。此题见期中卷?孤独是摆脱不良交际的一剂良药?一文的第一题举一反三:?读书如熬粥?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这一中心论点?二、论据1、 判断题目所给的某材料是否能成为文章的论据,并说明理由。表态;运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了观点,及本文论点一致,所以可作为本文论据。相反那么不可以。题见?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15题。2、文中哪几段可否调换位

5、置?请说明理由。表态:不可调换;文中那些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并结合全文构造,阐述它们在文中的关系:或及前文相照应,或总分、分总关系等,假设调换那么引起逻辑混乱,所以不能换,这表达了议论文思路的严谨性、逻辑性。例如?跌倒了也要笑?第28题:选文第3、4、5段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答:不可以交换。因为3、4段举的是古代的事例,5段讲现代的例子,这正好及第2段结尾句“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相照应。如果交换那么逻辑顺序混乱。3、试着补充典型事例或有说服力的名言警句俗语即论据论证文章某段的观点。例如?孤独是摆脱不良交际的一剂良药?一文中要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证明第4段观点;?10分钟就忘掉?2题4、复

6、原论据见?“知入及“知出?一文,题目给出一段论说性文字,问放入文中哪一段适宜?请说明理由。三、论证方法1、文章或文中某处主要运用哪种或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最容易判断且最常考的:1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论证了作者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权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比喻论证,文中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论点或作者观点,使人印象深刻。3道理论证,引用了资料、名言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权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以上三种论证方法只需着眼于某段,而在这种论证方法的前后常常有一段表总述性的话,那便是作者运用此种论证方法想论述的内容或其观点。需宏观判断,纵观全文或文章几个段落

7、的是比照论证。例如:?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2题就需要把3段及下文5、6、7段讲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又如?10分钟就忘掉?3题问文章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便是比照论证。(4) 比照论证,把和比照,鲜明突出地论证了论点,使人印象深刻。注意: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不能简写。2、分析某段或全文的论证思路。通用法: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某段那么是摆出分论点;然后,从哪几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某段那么是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观点;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或论点。例题见?读书如熬粥?注意:驳论文的论证思路不同。首先摆出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再简要阐述作者对错误观点进展批驳的全过程;最后,点名作者树立

8、的正确观点。3、议论文的构造方式: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考题见月考卷?伯乐就是你自己?15题第二问。四、 议论文语言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1、 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首先,要对考句定位,回到原文仔细比照;再判断改变了文意的原因:可能是多出了限制修饰词;有的却是少了某些关键词,如?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1题2就少了“潜意识以为的必要信息表述;有的可能是“它、这、那代指内容变了,同样1题考句1就偷换概念,“它代指经典阅读,不再是原文的“经典;还有可能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跟原文的观点乱搭配。如?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13题12、 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一种是在

9、代词之前能在原文找出指代的内容,另一种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3、题见六单元卷?自我雕琢?21题两个小题既表达了议论文的生动性,又表达其准确性。五、 开放性试题特点:无唯一答案此类题型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常常从文章中的某一点出发,或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事例证明文章观点,或谈你对文句含义的深入理解不能照搬原文。大多为最后一题。例题:作者认为读书要读经典的书,初中阶段,我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读了许多经典名著。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四大名著的精神实质,其中?西游记?的精神宗旨被归结为一个“诚字。请举一例加以说明。提示:举一例证明?

10、西游记?的精神宗旨是“诚。这儿论点有了,要做的是补充论据。答:例1: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例2:孙悟空对唐僧的忠心。例题?自我雕琢?最后一题中问到的“现实中能刮倒我们的风有哪些?建议:议论文是思路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建议阅读时抓住中心句、总述句,先宏观把握,弄清其论证思路;又因所有论据都是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效劳的,所以第一遍快速阅读时,不要过于关注事例。说明文知识点一、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即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物或说明了什么事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或概念,如?桥之美?。说明对象一般出现在文章的

11、标题或开头1、2、3段,如?桥之美?想说明的事理是“桥之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文章第三段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有的即标题中的修饰词;有的要抓关键语句中心句、首括句,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有的分散在各段中需要概括总结,如?埃菲尔铁塔?17题。二、 说明顺序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说明建筑物的构造,有表方位的词,如上、下、前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开展变化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说明文的文章构造:总分式、层进式

12、。三、 说明方法及作用文章某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或哪几种说明方法?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容易判断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了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列数字,列举了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特征;作比拟,将及作比拟,突出强调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引资料,引用的资料,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对所说明的对象进展细致地描写分类别,从几个方面或种类加以说明,全方位、多角度,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严谨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式作诠释,进一步地解释事物的特征说明了事物某一方面

13、的内容画图表,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简明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四、 说明语言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性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1、加点词能否删去?表态:不能删去;定性:判断词语的属性限定时间、程度、数量、范围,表估计或推测,表频率,假设不能判断词语的属性就联系上下文解释句意;从反面作答:假设删去,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显得太绝对;所以某词不能删,在这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 “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一般指代的内容就在代词前面,但注意指代的内容可能不是整句话,只是其中一局部。但有的指代内容需在理解全文的根底上自己概括,如?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36题问“天使的福音“文明的诅咒分别指什么内

14、容?3、 从文中找出一个能表达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词句,并体会。4、标题能否换成,为什么?答用原标题的好处:既点明了说明对象:,又运用了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更生动形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1段的作用同上。例题:?梳头的学问?“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考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答:不能,这句话说明了梳头能把胆经上的穴位全部梳到;句中的“一网打尽,比喻新颖,生动形象。五、说明文的开放性试题由选文出发,向其他学科、课外知识、社会生活迁移。或让你对文中某处内容做评述文中有相关的理论阐述,但切记不要照搬原文。;或让你为说明 文章中某内容而举例

15、举?用设计改变生活?的例子记叙文包括叙事散文、小说等的知识点一、概括题型必考题通用法:记叙文六要素,一般省略为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尾;注意:假设是通过多个独立小事件来提醒文章主旨或用多个事件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那么可简单概括:某人干某事;假设是复杂事件,概括方法同上。一般的概括是不需要点明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但假设是题干中给了范例那么应仿照例子的概括形式答题。如?门缝里的风景?30题就要仿例如从事件和心情角度进展概括。例题一: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种“清澈的声音?选自?清澈的声音?答:“我在小山村当代课教师时听到的孩子送行的声音;“我回故土的城市时听到的中学同学喊“我的声音;“我满心失落归家时听到的聋哑孩子的叫喊声;去年在老家午睡时,母亲在耳畔叫“我的声音。例题二:试着以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