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系统复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79269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制造系统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系统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先进制造系统总论1、理解制造的概念? 从“制造过程”上来看,制造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1)狭义制造。又称为“小制造”,是指产品的制作过程。或者说,制造是使原材料在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发生变化而转化为产品的过程。(2)广义制造。又称为“大制造”或“现代制造”,它是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广义制 造包含了4 个过程:1)概念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计划等);2)物理过程(加工、 装配等);3)物质(原材料、毛坯和产品等)的转移过程;4)产品报废与再制造过程。2、简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分为3 个时代:古代制造业的发展、近代制造业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发 展3、制造业是

2、“夕阳产业”吗?为什么? 制造业是发展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是国防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是国家 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那种 人为“现在已进入新的经济时期,制造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可不予重视”的观点和“非物质 经济已成为主导”的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从整体上说,只有“夕阳产品”、“夕阳技术”,而 没有“夕阳产业”。制造业是“永远不落的太阳”。4、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构思到出生从报废到再生的全过程。5、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试剖析其原因。有以下三种问题:(1)制造系统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

3、增加值率低;2)我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4)制造业的结构不尽 合理。(2)制造模式的问题.。1)企业体制的不适应;2)经营理念的不适应;3)生产管理 手段的不适应;4)企业组织结构的不适应。(3)制造技术问题。1)设计技术;2)制造工艺 与装备;3)制造过程自动化。原因:1、资源和环境的约束;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销售 渠道;3、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急剧上升;4、人民币汇率大 幅升值,导致外贸出口成本上涨。7、什么是系统?制造系统有哪些组成要素? 系统的定义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由若干互相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一个

4、整体。制造系统是由制 造过程所涉及的人员、硬件和软件等构成的。8、先进制造系统(AMS)的定义是什么?先进制造系统是指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诸方面,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采 用了先进制造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协调运行,获取系统资源投入的最大增值,具有良好社 会效益,达到整体最优的制造系统。9、先进制造系统的特点。时间第一;满意质量;分集并存;以人为本;扁平组织;柔性更高;模块拼合;关注环境。10、什么是制造模式?它与制造技术有何关系。制造模式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 制造模式与制造哲理构成了制造技术发现的软环境。11、制造模式的影响因素。先进制造

5、模式的共性是什么? 影响因素:1、社会生产力水平;2、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3、市场需求的变化;4、社会需 要的变化。把 AMM 分为 3 层: 1 、技术和方法层;2. 系统方法层;3.哲理层12、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AMT) ?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有关科学技术交融而形成的新型技术。他 是以人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综合的制造技术群。13、先进制造技术包括那些技术?1按AMT的功能分: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2.按AMT的性质分:基础技术;新型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3.按制造业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先进设计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材料技术;工业

6、工程技术。第二章基本原理1、比较推动式生产与拉动式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推动式生产:在推进式生产中,每一工序都根据在推进式生产中,每一工序都根据生产 计划,尽其所能地生产,尽快完成生产任务,不管下一工序当时是否需要。拉动式生产:相对于过去的推动式生产,拉动式生产是前一作业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 后一作业加工,在拉式生产中,是后一作业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要求前一作业制造正好 需要的零件。9、何为制造系统的生命周期? 是从提出建立或改进制造系统开始,到它脱离运行并被新系统代替而结束所经历的时间。10、制造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有哪几种效应? 导入阶段鸟尾效应;生成阶段斜升效应;成熟和饱和阶段随机效应

7、;老化和衰 亡阶段劣化效应;在各阶段还存在突变效应。11、何谓产品生命周期成本?LCC 是从计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直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花费用的总和。第三章 先进制造模式1、刚性制造模式与柔性制造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刚性制造模式:它一般采用自动流水线,包括物流设备和相对固定的加工工艺,适应与大批 量、少品种的情况。其特征是:实现从设计、加工到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采用移动 式的装配线和高效的专用设备,工序分散,节拍固定;实行厂内自制管理,纵向一体化组织 结构;劳动分工很细;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应变能力较低。柔性制造模式:其特征是:工序相对集中,没有固定的节拍,物料的非顺序输送;将高效

8、率 和高柔性融于一体,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拉动式生产和推动式生产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拉动式生产是“准时生产(Just In Time)”得以实现的技术承载。相对于过去的推动式生产, 前一作业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后一作业加工,在拉式生产中,是后一作业根据需要加工 多少产品,要求前一作业制造正好需要的零件。与拉动式生产相对应的是推动式生产。在推 动式生产中,每一工序都根据生产计划,尽其所能地生产,尽快完成生产任务,不管下一工 序当时是否需要。传统的生产系统一般为推动式生产,推动式生产将造成物品的堆积。3、制造模式在制造系统中有何作用?作用: 1)制造模式增强制造系统的竞

9、争力; 2)制造模式提高制造技术的有效性; 3)制造 模式拓宽企业资源增值的途径。4、敏捷制造的含义?它包括哪两个主要层面?含义:AM意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包括技术、管理和人), 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包括的两个主要层面: 1)第一层面是侧重从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营销策略的角度研究AM的实现;2)第二层面是侧重从技术的角度研究AM的实现方法和关键使用技术。5、实施敏捷制造的动力来源、关键技术?实施AM模式的动力来源包括七个方面:1)信息爆炸的压力;2)技术进步加快;3)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日益变宽; 4)市场竞争的全球化; 5)劳务市场

10、的国际化; 6)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 7)日益增长的客户期望。关键技术:具体涉及四个方面,1)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技术框架; 2)集成化产 品工艺设计的模型和工作流控制系统; 3)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4)设备、 工艺过程和车间调度的敏捷化。6、最具代表性的敏捷制造实施途径是什么?何谓敏捷虚拟企业? 最具代表性的敏捷制造实施途径有两种:1)敏捷虚拟企业组织形式;2)虚拟制造开发手段。 敏捷虚拟企业: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和具体任务大小,为了迅速完成既定目标,就需要按照资 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原则,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一个公司内部的一些相关部 门或者同一地域的一些相关公

11、司或者不同地域且拥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若干相关企业联系 在一起,快速组成一个统一指挥的生产与经营动态组织或临时性联合企业。7、并行工程的含义、目的、主要特点? 并行工程的含义: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工作 模式。目的: CE 的目标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主要特重构点: 1)设计人员的团队化; 2)设计过程的并行性; 3)设计过程的系统性; 4) 设计过程的快速“短”反馈。8、并行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 产品开发的过程建模、分析与集成技术; 2.多功能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3.协同工作环境;4. 数字化产品建模9、可

12、重构制造系统(RMS)的定义是什么?试给出可重构制造模式的定义。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定义:它是一种为响应市场或客户需求的突然变化,快速调整在一个零件 族内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功能,在最初就设计成为可快速改变结构、由硬件与软件的构成组成 的制造系统。可重构制造模式的定义:它是一种指导和管理制造系统进行重构的制造模式,它使制造系统 通过自身内部变化来快速响应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10、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特点可重构性;模块性;可集成性;可定制型;可转换型;可诊断性;可重用性。11 、RMS 的关键技术。设计原理;开放式控制系统;硬件模块化设计;软件模块化设计;可重构设备设计;可重构 生产线设计。12、何谓大量定

13、制( MC)?大量定制(MC)是一种在系统整体优化的思想指导下,集企业、顾客、供应商和环境与一 体,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大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 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模式。13、大量定制有哪些定制方法?MC 的定制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对产品功能及其附加属性设计的不同影响,可分为4 种类型: 1)合作定制; 2)透 明定制; 3)装饰定制; 4)适应定制。(2)按顾客需求对企业生产活动影响程度不同分,可分为4 种类型: 1)按订单销售; 2) 按订单装配; 3)按订单制造; 4)按订单设计。14、MC 的关键技术。MC的管理技

14、术是实现大量生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MC的企业资源管理技术;MC的业务过程重组技术;MC的过程管理技术;各种顾客需求获取技术、MC的知识管理和企业 文化等。20、采用推拉两种供应链整合的定制模式有哪些优势? 推拉两种供应链整合的定制模式,将整个生产流程分为推动阶段和拉动阶段。 推动阶段是第一阶段,为确保实施该模型的效果,对产品流程设计借助于标准化、模块化、 通用化等技术,在产品到达延迟边界前,尽量减少产品构造的差异性,延长通用化过程,形 成规模经济。拉动阶段是第二阶段,根据确实掌握的订单信息,可以快速灵活地执行,保证产品高质量与 精确度,实现定制化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21、如何定义成组

15、技术?成组技术(GT)是在多品种的生产活动中,研究和利用有关事物的相似性,将相似的问题 分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的相对统一的最有方案,以取得期望的经济效益的一门生产 技术科学。22、何谓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指以整体优化的观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发挥人的因素为根本,有效配置和 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利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23、精益生产模式主要由哪几个方面构成?该模式主要由以下5 个方面构成:(1)准时生产; 1)拉动式生产; 2)平准化。( 2)人员自主化;( 3)并行工程;( 4)成组流水线;( 5)全面质量管理。24、叙述 CIMS 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CIM

16、S 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1)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它是 CIMS 的神经中枢, 用于收集、整理及分析各种管理数据,向企业和组织的管理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及决 策信息,必要时还可以提供决策支持。(2)工程分析与设计系统。功能:它是CIMS中的主要信息源,根据根据管理信息系统下 达的产品开发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产品的概念设计、工程与结构分析、详细设计、 工艺设计以及数控编程等一系列工作,并通过工程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PDM实现内外部的 信息集成。(3)制造自动化系统。功能:它是CIMS中信息流于物流的结合点,是CIMS最 终产生经济效益的所在。(4)质量信息系统。功能:其功能包括质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