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91533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上第二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一、教学目标:1、能整齐地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并能尝试运用歌声和体态语言表达歌曲情绪和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2、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响的探索兴趣。3、学习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参与创作活动,初步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4、积极参与音乐游戏,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二、教材分析:听,谁在唱歌中录制的都是小朋友熟悉的自然界中的声音,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物说话中的动物形象极富儿童情趣,便于学生演唱和动作模仿。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教学难点:分辨不同的声音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2、: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农场参观(教师弹奏音乐火车来了,让学生发挥想象乘车去参观,农场到了,小动物们来迎接我们了,听听都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们了?教师唱请来看看我们的农庄,并加入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仔细听)2、歌曲中都有谁呢?你能模仿它的声音吗?3、跟老师学习即兴动作表演:(小鸡、小鸭、小马、小狗)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1、 在农场里,小动物们纷纷表演节目,欢迎大家的到来,听小鸡来了2、 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小鸡说话”3、 听范唱后提问:刚才小鸡是怎样说的?(帮助记忆歌词)4、 跟琴听唱第一段“小鸡说话”注意在旋律中有间奏的地方,请小朋友模仿该动物的动作。5、 提问:小鸭是怎么说话

3、的,带领学生朗读第二段歌词,引导学生讲出与第一段的区别:小鸡 叽叽叽 小鸭 嘎嘎嘎6、 你还能模仿哪个小动物的声音?能给大家唱唱吗?(创编歌词)7、 运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创编不同的律动加以表现。8、教师唱上句,学生接唱下一句9、小组讨论演唱形式:你还可以运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呢?如:小组唱、独唱等等。三、音乐欣赏:听,谁在唱歌听,谁在唱歌中录制的都是小朋友熟悉的自然界中的声音,老师通过猜谜、观赏图片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各种动物“唱歌”的声音,并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认识音乐中的动物形象1、 仔细聆听(培养好的倾听习惯)2、说说都有谁的声音?3、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4、 4、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四、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小动物们在农场玩得很开心,天黑了还不想回家,妈妈很着急,出来寻找(声音传递的游戏:由第一个依次向后传递声音,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听见后,把小动物送到妈妈身边,教师弹奏火车来了音乐,小朋友一起离开了“农场”五、在快乐音乐声中结束本次活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唱:你听,什么敲响了;动:我的创造奏一奏,画一画;拓展:打击乐器大家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准备一只口袋或箱子,将沙球、三角铁、串铃、铃鼓、双响筒、响板等乐器藏在里面。活动时,教师避开学生视线,取出某件乐器敲一敲,让学生说说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或用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1、猜

5、声音:教师背对学生,敲击一种打击乐器,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猜出形状、名称等)2、猜谜语:乐器谜语a、身体三角形,不唱高低音,铁棒轻轻敲,叮叮叮叮叮。(三角铁)b、J叫鱼不象鱼,整天笑呵呵,敲敲就开口,只说:笃笃笃(木鱼)c、圆圆球儿拖尾巴,小小尾巴让人抓,上上下下使劲摇,说起话来沙沙沙(沙球)3、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打击乐器,并用嗓音模仿出来。4、教师介绍打击乐器,带领学生做声势练习:独奏 齐奏 合奏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录音,初步熟悉歌词和旋律。2、教师范唱:你听,什么敲响了3、分句听唱歌曲,(生演唱部分)4、合作练习:全体唱1、2小节,第3小节老师敲碰铃,第4、5小节由一名同

6、学完成,全体再唱第6小节。5、老师用不同的乐器敲一敲,请学生辨一辨:听听是谁的声音?并按照第4、5小节的歌词唱一唱,如唱错要表演节目。6、请几个同学敲击乐器,请几位同学列队站在前面,蒙上眼睛接长歌曲中第4、5小节,所唱歌词必须根据同学在第3小节处敲击的不同乐器作响应的变化。如果唱错,则表演一个节目。7、分组练习,每组分一件乐器,边唱边猜。三、我的创造。1、出示几张图形谱,猜猜是根据哪种乐器的声音画的?2、分组设计:双响筒图谱;三角铁图谱;串铃图谱;3、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设计意图,并展示作品。,你还会画何种乐器的声音?在黑板上画一画。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小小音乐会;音乐游戏红

7、灯,绿灯;课外拓展: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1、整齐地演唱动物说话;能在间奏处较好地加入动物的叫声;尝试自编律动来表现歌曲。2、师生合作演唱,要求接唱自然。二、歌曲复习 :用自然声音轻声唱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用嗓音模仿几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如“叮叮叮”“咚咚咚”“笃笃笃”“沙沙沙”“呤呤呤”等等;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唱一唱,猜一猜。三、学唱新歌小小音乐会:歌曲分析:这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运用了富有儿童特色的衬词“得儿喂”,增强了儿童趣味性。旋律中插入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还加入了滑音的独白,仿佛那些吹喇叭、敲铜鼓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唱起来倍

8、感亲切。1、音乐家介绍:潘振声:蒙古族作曲家,生于上海,主要从事儿童音乐创作,他为小朋友写了很多优秀歌曲,如小鸭子好妈妈嘀哩嘀哩红太阳照山河等,老师为大家唱几首。2、 请学生欣赏歌曲录音,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提问: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师:那我们也来参加这个快乐的音乐会吧!(揭题)3、听音乐,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法为歌曲伴奏。4、师范唱歌曲,让小朋友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帮助理解歌词)5、 听唱法学唱歌曲,开始学唱时,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得儿喂”,在听唱和接唱的过程中,逐步熟悉歌词和旋律。要求学生在唱“得儿”两字时舌头要翘起来,重点练习“得儿喂”的唱法,声音轻巧而富有弹性。(让学生倾听皮球的声音,

9、感知有弹性的声音。)再感知“0”处的停顿,初步认识休止符“0”。难点解析:按四小节一句教唱,第三小节、第七小节休止符只需稍加停顿,不必过于强调,第八小节的休止符处可稍做提示,衬词在歌中没有实际意义,只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在演唱时要轻快活泼一些才能表达歌曲情绪。6、分句唱-接龙唱-小组对唱-集体唱7、 歌词创编:你还想邀请哪些小动物来参加音乐会呢?(自编歌词唱一唱)8、自编歌表演:把参加音乐会的兴奋喜悦心情表现出来三、音乐游戏红灯,绿灯,在训练初期,教师出示红灯的次数可少些,以后逐渐增多,显示时间逐步加长,在红灯亮起时,只能在心里默唱,不许有任何外部动作(点头、拍手、跺脚等等)将本单元歌曲逐一复

10、习,用做游戏音乐进行,一举两得。四、总结下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巩固“XX 、 X. ”的节奏;能用欢快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小小音乐会;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调节学生的情绪)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1、老师和学生亲切地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有个建议,这堂课我们来开个快乐的音乐会吧,请你们同座

11、的小声商量一下,音乐会上,大家想表演那些节目呢? (学生商量,教师和学生商量,注意引导学生说出音乐会的形式:唱歌、跳舞、表演小品等等,并建议做一个游戏。) 排序:舞蹈(或歌表演)小品游戏唱歌并表演(加节奏乐器)三、举行“音乐会”,培养创造力、合作学习习惯等。 小朋友们,“快乐的音乐会”现-在-开-始。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的音乐会上,能大胆地表演、表现得好的小朋友,将获得一朵小红花。 1、第一个节目:歌表演动物说话复习歌曲的基本唱法,要求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动作,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和巩固2/4节拍的节奏特点。a: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歌曲,要求边唱边表演动

12、作。b:请个别喜欢表演的小朋友到上面来表演,激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表演。2、第二个节目小品动物模仿秀a:请学生根据一定的节奏模仿表演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小红花。(教师出示小狗、小猫、小鸭、大象的图片,便于写合奏节奏),。 b:教师随机评价,提取节奏 (1)小鸭: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小鸭叫 嘎嘎 嘎 嘎嘎嘎嘎 嘎(2)小猫: X X X | X| X| |小猫叫 喵 喵 (3)小狗: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小狗叫 汪汪 汪 汪汪汪汪汪(4)请全班同学分声部合作表演。 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

13、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3、第三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 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方法:走圆圈,根据一定的节奏模仿动物走路。 自由选择节奏如: 大象: X X | X X | 走 走 走 走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跑跑跑跑跑跑跑跑 4、第四个节目:演唱歌曲小小音乐会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动物交响曲。第三个节目,是什么呢?全班齐唱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 复习巩固歌曲: a、(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 b、 通过

14、提问,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快乐的音乐会都唱了哪些乐器?谁去参加了音乐会?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c、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歌曲。要求学生在唱“得儿”两字时舌头要翘起来,重点练习“得儿喂”的唱法,声音轻巧而富有弹性。(让学生倾听皮球的声音,感知有弹性的声音。)再感知“0”处的停顿,初步认识休止符“0”。d、分句接唱游戏,培养学生自然接唱的能力。(出示二胡、小鼓、唢呐提示.鼓励学生加动作表演。) e、创编歌词,展示比赛,培养创作能力。 5、师:刚才,我们模仿了哪么多动物的声音,能不能把这些把这些声音编成歌词,创作出一首新的小小音乐会主题歌呢? a、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歌词,并小组集体编动作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b、小小音乐家展示比赛。 (学生分小组展示,学生互评,颁发小红花。) 要求:情绪快乐、活泼,加动物、乐器表演。 6、综合表演: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 选择学生创作的新编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用乐器伴奏表演。 (放录音范唱) 7、小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