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9145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相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说课稿一、说教材 将相和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选编本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读课文已经不十分困难。以读为本,是

2、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及本身具有的深度,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在全册本组所处的位置,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

3、联系。学习重难点 1.根据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和本组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会蔺相如的高尚品质,以此作为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抓题眼,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是本课在教法上的一大特色。为了避免将三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教成“绝对孤立”,我将视觉拨向课题中的“和”字,有“和”必有“不和”,让学生找出二人的不和之处,在

4、教学中紧紧扣住蔺相如的言行,采用“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的方法,步步为营,逐层推进。在读中展开对话过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力求把蔺相如人物形象定格在学生眼前。学法:以读促思、读悟结合五、说课时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能耐、诸位、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绝口不提 ”等词语。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完璧归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1.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5、 同学们,我国的古典名著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今天,我们就马上启程,开始中国名著之旅吧!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写的史记的故事将相和,去感知故事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吧。 3、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机教学生字“廉颇”)“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一 些问题。【设计意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快速进入文本的学习。】(二)自学互动学习活动一 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词。2.小组汇报学习生字情况。(1)我会读 b nu qi s fu j qng 璧 诺 怯 瑟 缶 拒 卿(2)我会

6、读读写写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 能耐 诸位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设计意图:为了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所以先让学生学习生字词,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学习活动二 讨论交流 1.这篇课文共讲了 小故事,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 和 。2.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3. 朗读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 经过: 结果: 4.交流感悟,情境促读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7、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板书)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面对强大的秦国,蛮横的秦王,蔺相如凭借自身的勇敢机智,把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了赵国。假如你现在听廉颇说蔺相如只靠“一张嘴”,你会怎么告诉廉将军?(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更是凭借自身的机智和勇敢)【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以此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完璧归赵”

8、部分,再指导学生用“”和“”划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文、圈划、领悟、质疑,总结了学法,为下节课让学生放手自学作好了铺垫。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三)测评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zho j yn nu dn qi( ) ( ) ( ) s j ju zh wi( ) ( ) ( )wn buzho f jn qn zu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完( )归( ) 理( )气( )攻无( )( ) 同( )协( )负( )请( ) 战无( )( ) 【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巩固所学知识。】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文章脉络和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简洁明晰。 八、说课堂评价: 通过教师对个体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通过对各个小组评价,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竞争气氛,同时有利于每个组内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