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79051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 张志辽 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若有抄袭,愿承担相关后果与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高子衿2018年 3月28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属于: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高子衿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2018年3月 28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淮河流域污染防治

2、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 高子衿(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摘要现行法律针对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进行了规定,在实践中的制度效果却有限,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官方污染治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进行研究,找出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的方法: 首先,介绍澧河污染现状;其次,调研澧河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运行现状;最后,结合实践和科学理论,提出完善澧河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的建议。关键词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澧河 一、引言 陈湘满称,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淮河流域水污染的难治理,和流域的经济发展状态是密不可分的。淮河流域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

3、南流入江,北流入海。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约200米。总人口为1.65亿人,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淮河流域沿海还有近1000万亩滩涂可资开垦。地表水62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374亿立方米,流域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54亿立方米。干旱之年还从北引黄河,南引长江进行补充水源。境内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在河流生态研究领域,学者倪晋仁和刘元元(2006)在“河流生态修复”这一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系统探讨了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全面论述了讨了原始自然阶段、工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改

4、善等四个阶段的河流特点和治理条件,分析了各个阶段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学者汤建中、宋韬、江心英 (1998)等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泰晤士河的治理等国际问题,最后延伸至我国河流治理的经验;学者王园欣、左其亭(2007)等研究了“沙颍河河南段水质变化及成因分析”剖析原因。我国学者周兵、杨勇(2016)分别就通过对近5年淮河流域河流水质状况、各省污水排放情况的对比分析,剖析淮河流域治污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法规多、法律少,权威性不强;刑法相对虚化;重视城市污染法规建设,忽视农村污染防治

5、;重经济处罚,轻刑事处罚等.并据此提出淮河流域污染治理的法律对策:从立法改进的角度看,应遵循事前控制与事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污染者负担原则、强化国家干预的原则;从立法创新和完善的角度看,赔偿责任界定应清晰、赔偿限额应明确,应更加注重对重污染事故责任主体的刑事和民事责任追究。学者郝天奎于“推进流域立法为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提供法律支撑”总结淮河流域水法规体系现状及剖析流域立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流域立法框架、提出重点领域研究内容,以推进淮河流域立法工作。上述书文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以及在污染法律治理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但尚未见到对更新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并且未将污染治理法律化

6、和常态化。本文试从法学学科角度提出并探讨“淮河流域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以沙颍河水系澧河为例”这一议题,文章拟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方法,对淮河的生态环境、特点、发展现状及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的改进等一系列问题作出系统的理论回答和制度探索。二、介绍澧河污染现状(一)澧河流域现有面貌 颍河,古称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其主要支流为沙河,因此也被称为沙河或沙颖河。颍河属淮河的支流。发源於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颖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 全长共有620公里。范围流域西北至黄河支洛河,北到黄河南岸,西南与汉水水系的唐白河流域分界,东北与涡河

7、、西淝河水系相邻,南与洪汝河、谷河、润河地区相接壤。而颍河支流的澧河,在河南省中部。因源出山涧,清澈甘醇,故名。古称澧水。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一说南召县老麓山 ),由西向东,流经方城县、叶县、舞阳县至漯河市区西汇入沙河。河长145公里2 (一说 全长163公里 ), 流域面积2787平方公里。 河床比降平均约1/3000 。澧河上游为伏牛山的暴雨中心,又多为山区,历史洪涝较为严重,建有孤石滩等多座水库及防洪设施。澧河支流丰富,干江河是其最大支流。总之,澧河的面貌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植被较差并且部分岩石裸露;2、雨季多暴雨而致水土流失较重;3、段河道曲折致河床冲刷严重;4、流经多个村庄而

8、生活垃圾污染严重;5、降水时空分布极度不均匀致河流自我精华能力差;6、网箱养鱼使河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7、河段挖沙现象严重使河底千疮百孔。 (二) 澧河流域传统污染源的主要类型河流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流环境,造成损害河流生物资源,损坏河水和河流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等有害的影响,也是水体污染的一种。其污染程度随时间变化,而且扩散快,污染影响比较大。 张燕,马宗武,奚志诚,郭茂辉,薛德成等港口经济辞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我国河流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挥发酚等为主要的污染物;其中湖泊以富营养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

9、、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治理难度极大,危害结果严重,影响范围广泛等特征。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3年辽河、淮河、珠江、松花江、黄河、海河、长江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61.9%以上的断面水质为四类到五类类和劣五类。2004年的状况略有改善,41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有近58.2%断面水质为四到五类和劣五类。松花江、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淮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西南诸河、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在2016年1617个国考断面中,一类总共有34个,占到了2.1%;二类676个,占41.8%;三类441个,占27.3%;

10、四类217个,占13.4%;五类102个,占6.3%;劣五类147个,占9.1%。而与2015年相比,一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2个百分点,二类上升5.5个百分点,三类下降3.5个百分点,四类下降1.9个百分点,五类上升0.5个百分点,劣五类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的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断面超标率分别是17.6%、15.1%和14.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在词典中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得发生源头物体,指向环境排放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或者有害物质的场所、人体以及装置等等。任何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或能

11、量,统称为污染物。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大气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等。对于澧河的污染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天然污染源。河流周围植被差并且部分岩石裸露,又是伏牛山的暴雨区,支流多,雨季水涨迅猛,山坡碎石砂砾顺流而下使得河流水质差;2、 人为污染源。澧河流域多个村庄,而生活垃圾多堆砌,致使地表水有机污染甚至污染地下水。3、工业污染源。工业排污处理制度不健全,致使污染物随意排放河流中;(三) 澧河流域出现的新污染问题及其成因沙颍河流域河南段肩负着国家粮仓的重担,但是由于该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众多,水污染比较严重,严重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沙颍河河南段的

12、水质年内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污染季节性波动较大,主要与闸坝蓄水时长以及流量的大小关系密切;水质的年际变化与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关系密切,但是工农业污水排放和城市化依然是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家和地区对沙颍河的大力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沙颍河河南段水质呈逐年变好的趋势,但是界首断面年监测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所占比例仍然在 50% 以上,所以沙颍河河南段的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近年来,沙颍河流域澧河段出现的新污染问题及其成因:1、 水污染程度不断加深,且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沙量需求变大,于是采砂成为了新的牟利行业。在天然污染源的基础上,首先,澧河段出现了大量采砂的现象,

13、但许多的采砂行为不但没有得到许可证更是过量采砂,致使河底受到破坏,千疮百孔,大大降低了澧河河流自身的精华能力。在河道自身精华能力下降的基础上,由于生活垃圾问题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致使垃圾堆砌严重,甚至丢至河流中。在工业污染源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发展迅速,工农业的化工水与施肥水不但污染了土壤,亦污染了河水,并且污染量与日俱增。于此同时,排污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落实,致使工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种种致使水污染程度不断加深。2、污染类型呈现多样性和复合性。澧河中部分河段存在网箱养鱼现象,在养鱼过程中向网箱中投掷鱼饲料,鱼食中的化学物质在水中分解使得水质富营养化。不仅仅是网箱养鱼这一种现

14、象,现今水污染既有农药、化工、重金属等污染类型,更有病原菌、抗生素等新的污染。污染物种类的增多,给水污染防治带来了新的困难,使得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紧迫性和艰巨性的双重难题。三、澧河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运行现状(一) 澧河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机制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是一种控制建设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的技术手段和制度。在澧河周边的工程项目无论大小,都需要进行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评估对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预建项目的设计、选址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进行预测、调查和评定,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0月起施行 。它可以使新建工程污染防治工作,由

15、事后治理变为防患于未然。2、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三同时”是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澧河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适用“三同时”制度,在控制主体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将污染防治设施投产,达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友好共存。3、排放污染许可证制度在实行排放浓度控制基础上对一些重点污染源实施排污定量控制,从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污染4、排污收费制度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的排污收费制度,是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通过该制度筹集资金,以经济效益激发环保意识,它与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被誉为“澧河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5、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地方名级人民政府在任期的本辖区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实行环境质量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度。6、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就是把城市具体实际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以城市建设的生态学为指导进行城市的治理工作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