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说明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78750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立替康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伊立替康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伊立替康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伊立替康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伊立替康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立替康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立替康说明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立替康编辑声明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 嘱。伊立替康【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商品名称:艾力(国产)开 普拓(进 口)英文名称:IrinotecanHydrochlorideforl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YansuanYilitikang性状编辑本品(艾力一XX恒瑞产)为淡黄色至黄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开普拓 辉瑞制药产)及(亿迈林一齐鲁制药产)均为淡黄色至黄色液体。4适应症编辑用于成人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对于经含5 - Fu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 为二线治疗。同时,伊立替康应用于胃癌、食管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2、的多种临 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就已得出的阶段性观察结果来看,有很好的临床适用前景, 值得密切关注。5规格编辑40mg、100mg的注射用粉针,2ml:40mg、5ml:100mg的注射液(按C33H38N4O 3HCI 计)。6用法用量编辑本品推荐剂量为350mg/m2,静脉滴注3090分钟,每三周一次。(注:剂 量似乎偏大,实际操作中以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为准。)剂量调整:对于无症状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中性粒 细胞减少伴发热或感染(体温超过38C,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或严重腹 泻(需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下周期治疗剂量应从350mg/m2减至300m

3、g/m2, 若这一剂量仍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如上所述的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 的发热及感染或严重腹泻时,下一周期治疗剂量可进一步从300mg/m2减量至 250mg/m2。延迟给药: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未恢复至1500/mm3以上前请勿使用本品。当患者曾出 现过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严重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和呕吐时,本 品的使用必须推迟到这些症状,尤其是腹泻完全消失为止。疗程:本药应持续使用直到出现客观的病变进展或难以承受的毒性时停药。特殊人群: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当患者的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由(ULN)的1.0 - 1.5 时,发生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性增加。对该人群应经常进

4、行全血细胞计 数。当患者的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时,不可用本品治疗。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本品不宜用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老年人:未对老年人进行过特殊药代动力学研究。但是,由于老年人各项生 理功能,尤其是肝功能的减退机率很大,选择剂量时须谨慎。不良反应编辑1 胃肠道:迟发性腹泻:腹泻(用药24小时后发生)是本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在所有听从腹 泻处理措施忠告的患者中20%发生严重腹泻。出现第一次稀便的中位时间为滴注本品后第5天。有个别病例出现假膜性结 肠炎,其中1例已被细菌学证实(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恶心与呕吐:使用止吐药后10%患者仍发生严重恶心及呕吐。其他胃肠反应:腹泻及/或呕吐伴随脱水

5、症状已有报导。少于10%的患者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便秘。少见发生肠梗阻报道。其他轻微反应如:厌食、腹痛及黏膜炎。2血液学: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剂量限制性毒性。78.7%的患者均出现过中性粒细胞减少 症,严重者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占22.6%。在可评价的周期内,18%出 现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其中7.6%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是可逆的和非蓄积的,到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8天,通常在第22天完全 恢复正常。6.2%的患者(按周期为1.7%)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发热。10.3%的患者(按周期为2.5%)出现感染;5.3%的患者(按周期为1.1%)出现严

6、 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引起的感染,2例死亡。贫血的发生率为58.7%(其中 8%Hb8g/dl,0.9%Hb6.5g/dl)。7.4%的患者(按周期为1.8%)出现血小板减少 症(100000/mm3),(其中 0.9%血小板500000/mm3,按周期为 0 . 2%)。几 乎所有患者均在第22天恢复。在上市后使用中,曾报道1例因抗血小板抗体导 致外周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3急性胆碱能综合征:9%的患者出现短暂严重的急性胆碱能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早发性腹泻及其 他症状,如用药后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腹痛、结膜炎、鼻炎、低血压、血管 舒X、出汗、寒战、全身不适、头晕、视力障碍、瞳孔缩小、流泪、流涎

7、增多, 以上症状于阿托品治疗后消失。4其他作用:早期的反应如呼吸困难、肌肉收缩、痉挛及感觉异常等均有报道。少于10% 的患者出现严重乏力,其与使用本品的确切关系尚未阐明。常见脱发,为可逆的。 12%的患者在无感染或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情况下出现发热。轻度皮肤反应, 变态反应及注射部位的反应尽管不常见,但也有报道。5.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短暂、轻至中度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分别 为9.2%、8.l%和1.8% (指在无进展性肝转移的患者)。7.3%的患者出现短暂的 轻至中度血清肌肝水平升高。禁忌编辑1 禁用于有慢性肠炎和/或肠梗阻的患者。2禁用于对盐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或其辅料

8、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患者。3禁用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4 禁用于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5禁用于严重骨髓功能衰竭的患者。6 禁用于WHO行为状态评分2的患者。7 老年人慎用。注意事项编辑1 本品应在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2 考虑到不良反应的性质及发生率,对以下患者应在充分权衡治疗带来的 好处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后再选用本药:(1)患者具危险因素,特别是WHO行为状态评分=2。(2)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患者被认为不愿遵守有关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的 忠告时,(当迟发性腹泻一旦发生,需立即和持续给予大量液体及抗腹泻治疗)。 建议医院应对这类患者严格管理。3 本品不能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时间亦

9、不得少于30分钟或超过90分钟。4关于迟发性腹泻:患者必须了解,在使用本品24小时后及在下周期化疗前任何时间均有发生 迟发性腹泻的危险。静脉滴注本品后发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时间是第5天,一旦发 生应马上通知医生并立即开始适当的治疗。既往接受过腹部/盆腔放疗的患者基 础白细胞升高及行为状态评分2的患者,其腹泻的危险性增加在治疗不当,腹 泻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更是如此。旦出现第一次稀便,患者需开始饮用大量合电解质的饮料并马上开始抗腹 泻治疗。这种抗腹泻治疗应由使用本品的单位来进行。出院的患者应携带一定数 量的药物以便腹泻发生时及时治疗。另外,当腹泻发生时,患者应及时就诊,推

10、荐的抗腹泻治疗措施为:高剂量 的氯苯哌酰胺(2mg/2小时)这种治疗需持续到最后一次稀便结束后12小时, 中途不得更改剂量,本药有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故所有患者以此剂量用药 方面不得少于12小时,但也不得连续使用超过48小时。除抗腹泻治疗外,当 腹泻合并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计数500/mm3时,应用广谱抗菌素 预防性治疗。除抗腹泻治疗外,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住院治疗腹泻:-腹泻同时伴有发热;-严重腹泻(需静脉补液)-开始高剂量的氯苯哌酰胺治疗48小时后仍有腹泻发生。氯苯哌酰胺不应用于预防性治疗,甚至前一周期出现过迟发性腹泻的患者也 不应如此。出现严重腹泻的患者,在下个周期用药应减量

11、(见用法用量)。5.血液学:在本品治疗期间,每周应查全血细胞计数,患者应了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 险性及发热的意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体温超过38C,中性粒细胞计 数1000/mm3,应立即住院静脉滴注广谱抗菌素治疗。只有当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mm3,方可恢复使用本品治疗。当患者出现严 重无症状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00/mm3),发热(体温超过38C )或感染伴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应减量(见用法用量部分)对 出现严重腹泻的患者,因其感染的危险性及血液学毒性会增加,应做全血细胞计 数。6 治疗前及每周期化疗前均检查肝功能。肝功能不良患者(胆红素在正常 值

12、上限的1.0- 1.5,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5倍时)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 少症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性很大,应严密监测。本品禁用于胆红素 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7每次用药前应预防性使用止吐药。本药引起恶心呕吐的报道很常见。呕 吐合并迟发性腹泻的患者应尽快住院治疗。8 若出现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早发性腹泻及其他不同症状如出汗、腹部痉 挛、流泪、瞳孔缩小及流涎),应使用硫酸阿托品治疗25mg皮下注射)。 对气喘的患者应小心谨慎。对有急性、严重的胆碱能综合征患者,下次使用本品 时,应预防性使用硫酸阿托品。9 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功能的减退机率很大,尤其是肝功能减退,因此对 老年患者选择

13、本品剂量时应谨慎。10 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应采取避孕措施。11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患者应注意,在使用本品24小时内。有可能出现头晕及视力障碍,因此建 议当这些症状出现时请勿驾车或操作机器。药理毒理编辑药理作用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喜树碱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 谢物SN - 38可与拓扑异构酶I - 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断裂单链的再连接。 现有研究提示,伊立替康的细胞毒作用归因于DNA合成过程中,复制酶与拓扑异 构酶I - DNA 伊立替康(或SN- 38)三联复合物相互作用,从而引起D

14、NA双链 断裂。哺乳动物细胞不能有效地修复这种DNA双链断裂。毒理研究遗传毒性:伊立替康和SN- 38在Ames试验中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伊立替 康在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中显示了致断裂作用。生殖毒性:在啮齿动物多次给药试验中,可见雄性动物生殖器官萎缩。雌性 大鼠静脉注射14C 伊立替康,其放射性可透过胎盘屏障,大鼠和家兔试验中, 可见本品对胚胎和胎儿的毒性反应。大鼠静脉注射放射性标记的伊立替康后5 分钟内,可在其乳汁中检测到放射性,给药4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到血药 浓度的65倍;雌性大鼠在围产期静脉注射本品可引起仔鼠学习能力和雌鼠仔鼠 体重的下降。尚无足够的和严格控制的孕

15、妇临床研究资料,若患者在孕期使用本品或在使 用本品期间怀孕,应被告之对胎儿的潜在危害。有生育可能的妇女在本品给药期 间应避免怀孕;母亲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致癌性:尚未进行伊立替康长期给药的致癌性研究,但进行了大鼠连续三周、 每周一次静脉注射伊立替康2mg/kg和25mg/kg,然后恢复91周的试验(大鼠静 脉注射伊立替康25mg/kg后,其Cmax和AUC分别约相当于人每周给药125mg/m2 后的7倍和1.3倍),结果显示,子宫喇叭口处子宫内膜间质息肉和子宫内膜间 质肉瘤发生率的增加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药代动力学】文献报导,人体静脉注射本品后,伊立替康的血浆浓度呈常指数消除。平均 消除半衰期为612小时,活性代谢产物SN- 38的消除半衰期为1020小时。 因为其内酯和羟基酸是化学平衡的,故活性内酯和SN- 38的半衰期与完整的伊 立替康和SN - 38的半衰期相近。在50350mg/m2的剂量X围内,伊立替康吸收面积(AUC)与剂量呈线性递 增关系:SN- 38的AUC增加要小于剂量的增加。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本品后1 小时内,活性代谢产物SN- 38达到最大浓度。伊立替康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 30%68%,明显低于SN - 38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大约95%)。伊立替康主要 在肝内由羧酸酯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SN-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