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8735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音乐剧《HighSchoolMusical》教学设计初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High School Musical序幕联排课程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艺术学段: 初中第一学段年级初二&四高一相关领域综合舞台艺术教材书名:High School Musical音乐剧脚本出版社:北京市十一学校艺术学科 出版日期: 2011 年 8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泽北京市十一学校13146906660实施者王泽北京市十一学校13146906660指导者课件制作者王泽北京市十一学校13146906660其他参与者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011版 课标中提出,艺术课程的总目标旨在“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这其中所指的“艺术能力”又

2、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它要求在真实体验基础上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在艺术感召下自觉发现美的能力;能将不同种类的艺术相互联系、获得通感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引领应融为一体,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领悟生活;以多种方式丰富学生情感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来予以实现。根据这一标准并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面向初一至高二年级开设了8个类别的综合艺术课程,High School Musical便是其中音乐剧的一个模块。它涉及到表演、歌唱、音乐、舞台美术、舞蹈等不同艺术类别,注重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实施环境旨在让学生通过主

3、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在剧目的实践排演过程中获得艺术感知与体验,提高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合作与探究的综合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趣而丰富的艺术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了不同年龄层的学生们相同的目标。注重从自我兴趣出发的课堂,提高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成了从不同角度理解多元文化的契机,从而达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获得的艺术能力(如想象力、表演力、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了其与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由此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艺术综合课程中“音乐剧”系列的内容,“

4、音乐剧”是融表演、歌唱、舞蹈、编创、舞美等一系列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拥有着多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运用声、光、景、形等多种手段去创造和表达艺术感受。舞台上所表现的一切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取决于剧组中不同职责的分工和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本课程设计提取了音乐剧High School Musical排演过程中序幕的联排部分,旨在引领学生在台词、舞蹈、灯光、音乐等分排阶段完成后,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在整幕中的职责位置,领悟更好的合作流程,感受更美的合作体验,形成彼此之间的学习与反思,最终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及评价能力。教学设计包括分排阶段回顾、联排流程分析、舞台实践操作三大部分,引导学生在回

5、顾以往课程所学的同时,加固对自我职责的定位和认识,加强对合作伙伴的关注和配合,加深对艺术表现的思考与感悟。在由职能分排到联排整合的逐渐转化过程中,切身体会合作的乐趣、调整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励自我去主动发现艺术的多样美,提高对艺术能力审视的全面性,培养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的人文素养,获得更加突出的交流实践能力。学生情况:1、 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是我校艺术综合课程建设中设置的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内容,面向的是初一到高二的全体学生。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相同剧目的排演上显然有着不一样的教学侧重点。本课时面对的是初二和四高一的学生,他们年龄相仿、有着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热衷于自我才能的锻炼。但对于交流

6、合作之间的积极性,他们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源于对自我职能的过于关注而忽略了去了解他人,另一方面源于没有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上找到切实可行的依据。所以在课堂中,用总结分析的方法去引领大家展现了解彼此,再趁热打铁的进行实践合作,用具体的实践行动来深化大家交流合作的意愿和热情,充分体现了课标中自主学习的成果以及合作交流的主旨。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本课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之前4节课时的分排,对自我职责的完成度上有一定固化的认识。当彼此之间需要达成合作时,必须经历从了解、沟通、改变、共识到融合的一系列过程。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步入社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和技巧都是达成众多目标的前提基础。而在平时课业学习的压力以及

7、数理化的独立思考模式下,学生锻炼这种沟通协作的环境少之又少。在这种需求的引领下,艺术课充分的展现了独特的魅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既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也增进了友谊,从而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展现自我的自信心,鼓舞了自我实现的勇气和热情。所以从学生的需求角度来分析,综合艺术课程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式:以了解、欣赏、讨论、交流与实践操作为主,在学习与实践中学生尝试更好的合作方法,了解彼此的特点,体验合作的乐趣。课堂中采用了引导、启发、指导、对比、实践练习等方式,使得教学任务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有:视听教学手段(讲解、讨论、交流等)、实际操作的教学手段(设备操

8、作、实践排演);现代的教学手段主要有:采用多媒体展示(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技术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课件、舞台灯光系统、舞台扩声系统、MAC后期处理平台、服装道具、拍摄设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舞台的场位布局;了解舞台灯光的分类作用;了解幕间片花的作用与关联;了解剧幕的结构顺序。掌握用音乐节拍划分剧幕结构的方法;掌握舞台换场的走位桥接;掌握灯光效果的实时控制。能够明确自己的场次,能够良好的在联排中完成自己的职能,能够较好的配合其他职能协商合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主要通过同学们之间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情感

9、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剧目排演的实践过程中,获得集体合作的快乐感和自我价值感。培养学生形成交互式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欣赏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1能够明确自己的场次2. 掌握舞台换场的走位桥接3. 掌握用音乐节拍划分剧目结构的方法难点:掌握音乐节拍划分剧目结构的方法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学过程(文字描述)A.讲解部分一、导入因班级已经进行了4节课的分排,并且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联排意愿,故教师采用回顾式的导入方法进行新课程的铺垫和引入。借此,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彼此了解和明确自己的分排职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联排合作的

10、期待感。在此环节中教师刻意设计了舞台说明图(因学生的排演教室并非他们最终的演出舞台,而初中的学生还较难对空间方位的转换形成主观意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舞台的场位布局,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与欲望。另外,舞台说明图也成为了导入环节中回顾各个职能作用的一条线索。【环节1】教师自设问题:同学们,舞台是什么形状的啊? 回答:舞台有可能是各种形状,但它一定有一个中心。教师进一步讲解以舞台中心为原点的舞台布局,并且以舞台说明图中后方的的大屏幕为线引出职能回顾的第一组后期组同学的介绍。设置意图:学生能够以舞台中线建立舞台布局标准,对自己的舞台位置进行联想。【环节2】教师设置问题:舞台大屏幕是做什么用的? 学

11、生回答:是用来播放投影视频的。 教师补充:针对于我们剧组,大屏幕用来播放后期组同学制作的片花。教师有请后期组的同学介绍片花在演出时的作用并放映学生制作的片花。设置意图:让学生更加明确和了解各职能组彼此之间的任务以及配合。【环节3】教师设置问题:在了解了舞台的位置布局后,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序幕分为多少个段落? (由于学生之前处于分排阶段,只关注于自己的职能分区,对整幕的段落结构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教师在这里抛出问题,不为作答而为吸引学生关注下面的剧幕结构图。 教师补充:让我们来看一下序幕的结构图。并引出新课。二、过度到新知识的讲授 联排的前提是对自己在整幕演出结构中任务和位置的明确,而结构图帮助

12、学生更好的理解到这一点。在结构图的讲解中教师继续穿插各职能组的回顾(包括灯光组、表演组、舞蹈组等),并且以数节拍的方式去形成感受和记忆,使不同的职能组对这一幕的相互配合形成认识。【环节1】教师设置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序幕是由哪个职能组开篇的吗? 回答:灯光组。 教师自设问题:为什么呢? 回答:因为我们的角色Mrs.Darbus是个激情四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穿插引出表演组Mrs.Darbus的台词表现)而灯光组的特点正好适合在舞台上表现她的这一点性格。设置意图:让灯光组的学生了解与表演组台词配合的切入点,也让表演组学生的职能得以展现。【环节2】教师设置问题:那我们的舞台灯光分为哪些类

13、型呢?有请我们灯光组的同学为大家做下介绍。 学生1回答:有追光,三基色灯。(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指出所说的灯光) 继续设问:回答的很好,能告诉我们三基色灯的作用吗? 学生1回答:主要起到照明的作用。 继续设问:好,除此之外我们的排练教室里还有什么样的舞台灯光呢? 学生2回答:还有LED灯,电脑灯,激光灯。设置意图:让学生在联排前对舞台灯光有所认识,由此可以加深他们对舞台的进一步了解和期待感,同时让灯光组的学生得以展现。【环节3】学会用数节拍的方法去熟悉剧幕结构图的各个部分。本剧是一部音乐剧,大部分排演中都会有音乐相伴。加上剧幕中的音乐是本剧学生所喜爱的重点,所以各个职能组的学生都对它有较为熟悉的

14、感性认识。以音乐的节拍来标识和划分剧幕结构的方法,一方面既能让学生较为快捷的理解和掌握剧幕结构图,另一方面又能达到在艺术综合课中融入音乐元素基本知识的学习这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它为联排中各个职能组的工作设立了一个共同的时间线。因此教师把这一部分设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1.由集体台词“Summer”来熟悉速度和节拍a.情境引入教师设置问题:大家还记得我们的剧幕中有一个大家集体的台词是什么来着?学生回答:Summer!继续设问:大家在表现这句台词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这里教师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帮助教学,在这个班级中有一个很流行的词语“ZhuSiGa”)追问:是不是应该像表现我们班最

15、熟悉的某个词一样?学生齐声回答:是,ZhuSiGa!设置意图:利用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对集体台词“Summer”(在本剧中承担着由台词表演到音乐表演的重要衔接作用)的关注和兴趣。并为下面引入速度和节拍的概念形成铺垫。b.对节拍和速度的熟悉认识秒表的走针声本身就代表了Tempo=60这个速度概念。而它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本幕剧中都是学生所耳熟能详的。因此利用秒表的走针声来指引大家台词的表现不仅达到了声音整齐的目的,并且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了速度这个概念。穿插练习:让学生跟随剧幕中秒针的走动声表现集体台词“Summer”。秒针声响一下,大家喊一下。设置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速度的概念,为剧幕联排实践打下基础,对台词表演与舞蹈表演的衔接点形成重点记忆。c.对节拍的进一步掌握教师展示集体台词Summer的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