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78637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情况汇报三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贯彻实施 土地管理法 情况汇报三篇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汇报我县自2005年以来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有关情况,请予审议。一、主要工作情况2005年以来,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加大土地宏观调控力度,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了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回顾近几年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1、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科学统筹安排用地计划。近年来,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用地供应政策,上级分配我县的用地指标逐年下降(农用地转用指标0

2、5、06、07年分别为40公顷,今年为30公顷)。为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一方面,严格实行从紧的用地政策,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把有限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省、市、县重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重要工业和招商引资等项目上,严格控制了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用地项目的进入;另一方面实行积极的调控政策,一手抓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一手抓全力挖掘用地潜力,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大力利用存量土地,有效地缓解了我县用地紧张的矛盾。通过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2005年至今,我县上报省市新增建设用地项目48宗,总面积250.2028公顷,批回42宗,面积217.1944公顷;盘活闲置、

3、存量用地11宗,面积16.9475公顷。二是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到各项用地计划分配体系中,实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制”,对达不到容积率、投资强度和回报率的建设用地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对出让土地严格实行限期开发、限期完工和闲置土地收回制度,防止土地囤积;对土地利用率低、盘活存量不利的项目,控制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后段,将对县内13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拟建办公楼项目,进行整合选址规划,统一规划成一个行政办公区,仅此一项就可节约用地近200亩。三是扎实开展规划修编工作。我县自2005年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来,共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修编工作领

4、导小组,加强了修编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领导。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规划评审,预计7月底可全面完成。这次修编工作,对合理规划我县各类用地规模,加速推进我县在“长株潭”经济核心圈内迅速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四是全面推进二次土地调查。目前,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已全面铺开,基本完成城区1:500地籍测量和22条街3023宗地的土地权属调查任务。农村方面,已完成静河乡23个村、新泉镇24个村的现状地类、权属调查等工作,9月底前可初步完成外业调查。2、强化管理职能,全面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一是全力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前,我县耕地保有量为57.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3.7万亩,

5、人均耕地不到0.9亩,仅为全国人均数的64,人地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县政府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国土资源工作重心来抓,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专门班子,各乡镇相应成立了专门机构,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将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情况纳入政府工作千分制考核范围,作为考核基层政府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将耕地保护的责任和目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组、到农户、到地块。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在每年“土地日”、“地球日”和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期间,都采取了宣传车巡回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案例警世、发表电视讲话、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城镇、乡村广

6、泛宣传,还把耕地保护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册子,分发给群众,为保护耕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县政府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 和“动态巡查”制度。组织国土管理部门对全县基本农田实行常年动态巡查,监督检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情况,严格督查问责,对占用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坚持一查到底,依法处罚。为从根本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县还大力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005年至今,全县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个,总面积2600多公顷,新增耕地400多公顷。目前,耕地在总量平衡基础上略有节余。二是切实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积极

7、深化土地市场秩序改革,加大土地市场规范力度,严格实行了土地供应“五统一”制度。政府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对工业用地、经营性用地实行严格的“招拍挂”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暗箱操作”、“低价出让”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土地交易市场秩序逐步走向了公开、公正、公平的轨道。2005年至今,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72宗、109.9553公顷,成交价款2.1558亿元,收取土地出让金5000余万元(如包括协议出让的土地出让金有近亿元)。同时,针对一些用地单位违规供地、“多头供地”、“预供地”,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秩序的问题。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下发了湘政办发200818号文件,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

8、个人向农村集体直接征地或实行预供地,有力地规范了供地秩序。三是严厉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始终保持对土地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加大了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2005年至今,全县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0宗,涉及土地面积63.94公顷,其中耕地6.54公顷。清理出闲置土地18宗,面积128公顷,立案查处7宗,面积39.4489公顷,其中收回闲置土地5宗,面积32.7487公顷。对收回的闲置土地,县政府依法进行了处置。如去年将浙江中设房产开发公司的80亩闲置土地收回后,再次进行了挂牌出让,为财政增收近1000万元。四是大力整治矿产资源开发。我县属典型的贫矿县,矿种矿藏少,分布散,利用率底,采矿秩序一度混乱

9、。为规范采矿秩序,县政府成立专门班子,加大了对采矿企业的整治力度,切实加大了整治力度,对县内6家违法采矿企业实施了关停,对8家违规采矿企业予以取缔,并成立了县砂石管理办,采取只设一个采矿权,控制开采船舶数量和区域,实行挂牌出让的方式,对所辖湘江水域采砂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为优化矿藏开采率,严格实行采矿准入,按照集约化开采思路,对采矿企业进行整合。目前,全县持证采矿企业22家,比2005年的58家减少36家,有效提升了开发效率。3、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近几年来,认真贯彻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把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始终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一是

10、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近年来,随着用地矛盾紧张化,群众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国土资源信访渐成热点难点。对此,县政府切实加大了对国土资源信访案件特别是重信重访案件的处置力度,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05年至今,全县共承办国土资源信访案63件,其中权属争议纠纷42件,已妥善处理57件,剩下6宗正在抓紧处理中。二是依法实施征地拆迁安置。通过积极探索,我县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管理。县政府已撤消县内一些临时项目指挥部,由县征地拆迁办统一实施征地拆迁,并统一了征拆补偿标准,规范了征拆程序,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取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三是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

11、案和责任机制,在各乡镇健全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群防群测网络,加强了对地质灾害反应机制的建立和演练,使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工作更加细化、到位。从2005年至今全县无一泥石流、山体崩塌等重大地质灾害发生。二、存在的突出问题。1、供需矛盾有待解决。上级分配的用地指标逐年下降,而我县项目用地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我县,用地需求量不断攀升,用地指标缺口很大。2、耕地保护有待加强。我县耕地保有量为57.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就占了53.7万亩,保护率达93.2%,保护面积过大,加之少数农民占用耕地违法违规建房等原因,造成耕地保护难度日益加剧。3、土地市场有待规范。违法违规用

12、地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在城乡结合部和长湘路、湘樟路等省、县主干道旁,农民违法违规建房屡禁不止。4、土地储备还在起步阶段。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一级市场应当由县级以上政府实行垄断,而长期以来,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县土地储备尚停留在起步探索阶段,政府储备土地职能还未很好地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经济发展。三、后段工作措施 1、继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继续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队伍素质;认真搞好对乡(镇)村干部培训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严格执法,切实提高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在全县形成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的良好

13、氛围。 2、继续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和“六个不批”的规定,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和规模。严格执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重点保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地需求,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3、扎实推进土地储备工作。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储备。同时,对县政府依法无偿收回的国有土地、进行旧城改造需调整使用的土地、改制企业国有土地、政府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全面纳入土地储备范围。4、大力加强土地市场监管。继续深化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认真

14、清理过来的一些预供地,由政府收回后依法进行出让。逐步推行“净地出让”,对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严格执行招拍挂。审批用地在规划计划、投资强度、容积率、建设速度、征地补偿、占补平衡以及回报率上予以把关。通过调控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时序和节奏,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关于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我县的贯彻实施情况,促使土地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人大机关调查组于6月中旬对全县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一、贯彻实施新土地管理法的基本情况自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新法的学习宣传、加强

15、耕地保护和用地管理、土地开发复垦以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做法是:(一)加强学习宣传,为实施新土地管理法创造了良好氛围自新法颁布以来,县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对这部法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县国土资源局制定下发了学习培训计划和宣传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一是抓了学习培训,县国土资源局的班子成员分别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新法培训班,县局对所属土地监察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并多次组织了不同规模的考试和知识竞赛,切实提高了土地执法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为使新法深入民心,县国土资源局利用宣传车、现场会、新闻媒体等多

16、种宣传手段,在城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共设立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站10处,出动宣传车28台次,制作不同规格的永久性宣传牌6块,赠送土地日特刊、国土资源报社宣传折画、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法律法规汇编、*报土地专版、中邮专刊50000份,散发土地管理宣传材料30000份。举办了“土地杯”齐鲁晚报大型交响乐团音乐会、庆祝第十二个全国土地日专场文艺晚会两台晚会。召开了全县庆祝第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座谈会、县城驻地村街书记座谈会、全局干部职工座谈会三个会议。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宣传,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了全社会的土地法律意识和土地国策意识。(二)重视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县国土资源局专门组成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1987年1月1日原土地管理法实施到1998年8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