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78346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寿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命题:栾文凤 校对:栾文凤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 分前言:“读史使人明智”。走进历史,你会发现,真的是这样:历史不仅带给我们乐趣,它还使我们聪慧,并让我们从中学会许多做人的真谛。通过一期的学习,相信大家有很深的体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张试卷交流和分享一期来的学习收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你选出的正确答案的字母番号填在下面的选择题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

2、2425/答案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南方古猿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火的使用,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从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3.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棉花和水稻 B.水稻和小麦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4. “三过家门而不入”赞颂了我国远古时期一位公而忘私的治水英雄。他是 A尧 B舜 C.禹 D.启5.为了更多地了解商代历史,你可以去参观殷墟博物苑。如果你有机会参观

3、殷墟博物苑,应该去的地方是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6.荀子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王位世袭制7.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 A.管仲 B.王绾 C.姜子牙 D.孙武8.卧薪尝胆的故事给我们很大启发。你知道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9.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方法是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当兵建立军功C.去经商发财 D.参加考试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于 A.公元前2070

4、年 B.公元前221C.公元前138 D.220年11.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12.下列哪一战役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期间A.围魏救赵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13.将西汉王朝带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刘邦B.汉文帝刘恒 C.汉光武帝刘秀 D.汉武帝刘彻14.据史书载,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该史实表明 A.西汉时中日开始往来 B.东汉时中日交往增多C.东汉时中朝开始往来 D.西汉与西域往来频繁15.三国时期的魏国是下列何人所建?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16.公元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州。夷州指今天

5、的 A.台湾B.香港 C.澳门 D.上海17.“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何处经济的开发情况?A.江南地区B.江北地区 C.黄河流域D.长城以北18.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 反映。右图是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请指出 其制造的朝代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19.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A.西周B.秦朝 C. 春秋D.战国 20.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

6、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21.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祖冲之 B.王羲之C.顾恺之D.蔡伦22.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是A.扁鹊B.华佗 C.张仲景D.孙思邈2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撰写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学家是A.贾思勰 B. 郦道元 C.徐光启D.宋应星24.由于“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使下列哪个朝代成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A.夏朝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5.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颜真卿 C.张择端 D

7、.王羲之二、识图填图题(26小题4分,27小题6分,共10分。) A B C D战国形势图26.仔细观察上图,填出下面字母番号代表的诸侯国名称。(4分)A_国;B_国。C_国;D_国。27.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A B(1)这条通道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 (2分) 。它当时东起中国的A_ ,西至西亚和B_ (2分) 。(2)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三、材料分析题(28小题10分,29题8分,共18分。)28.(10分)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著名帝

8、王?(4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有人评价说“秦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评价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秦 皇”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2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贺赖独狐汉 姓元长孙陆贺刘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指的是谁?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有何重要历史作用?(2分) (3)从北魏的这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2分)四、简

9、答题(30题10分,31题12分,共22分。)30.(10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1)以上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仔细想一想,曹操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2)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却以多败于少,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2点即可。4分)(3)赤壁之战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了我们什么重要启示?(答出2点即可。2分。)31.山东这块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曾经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享誉海外,被世界上美英等国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孔子,

10、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有关孔子的相关问题:(12分)(1)孔子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他创立了什么学派?(3分)(2)人们常说:“文史一家”,相信同学们通过七年级一学期的学习,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受: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采取了一项什么重要措施?(1分)B.他在教学中总结和积累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广泛运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和孔子有关的教学名言,至少3句。(3分) C.他编订的诗、书和_等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保存和发

11、展了我国的古代文化。(1分) (3)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将他的言论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请问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2分) (4)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请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你的观点。(2分)长寿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DCABADB

12、BC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AABDADCABD二、识图填图题(26小题4分,27小题6分,共10分。) 26.A齐国。(1分)B燕国。(1分)C秦国。(1分)D魏国。(1分)27.(1)丝绸之路。(2分)A.长安。(1分)B.欧洲(大秦)。(1分)(2)促进了中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是联系中外的纽带和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分)三、材料分析题(28小题10分,29题8分,共18分。)28.(1)秦始皇和汉武帝。(4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 (2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既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暴君。(2分。只答出其中一个方面或回答具体史实的给1分。)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