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78149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城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城一小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测题一、教材1、拼音请各写出三个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_ _ _ _ _ _ _ _ _2、给带点字注音。龟裂( ) 慰藉( ) 徜徉( )参差( )3、写出小池的作者与诗句。小池( )_ _4、按下面词语的构词方式写词语。 (1)前赴后继 _ _(2)书声琅琅 _ _ (3)世世代代 _ _(4)研究研究 _ _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随风潜入夜,_。 (2)纸上得来终觉浅,_ 。 (3)秦时明月汉时关,_。 6、课外阅读开 春 在我们洞庭水乡,当春天刚刚伸出触须时,乡亲们就说“开春了”。春天到了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问乡亲,乡亲们摇摇头,露(l

2、lu)出纯洁的笑来 这次回家探亲,三月刚刚被农民从农历上揭开。一日,我倚门而望,池塘边的一排柳树一丝一缕了牵住了我的视线。乍一看,那柳枝有点像老妇人散乱的发丝。凝视片刻,就觉有一团浅浅的绿雾在那儿飘逸着。眨一下眼,再看,那雾又好像深了一层,真有点湘绣中双面绣的那种艺术效果,半透明半朦胧的。我便急急忙忙地看天、看水、看原野。 整个冬天,天空被沉沉的阴云紧锁着,现在三月一到,铅云四下里撤走,天洁净透明,蓝莹莹的,开阔了许多。 池塘和小河里的水,起先好呆板的,没有一点表情。有那么一天,一丝风拂来,水面上便起了丝绸般的波纹,渐渐地生动了。一些麻鸭用它们木木的嘴,也探测出了水的温度,欣喜地议论道:嘎嘎嘎

3、!佳佳佳! 天空、水面、草木被囚禁了一冬之后,这不都已一一像花朵一样舒展开了吗?可是,如果用词语来描绘,这只能说是“春开了”,乡亲们为什么要说“开春”呢? 我朝田野深处走去。洞庭平原坦荡无垠,在天空下敞开宽阔的胸怀。乡亲们拿了锹、锄这些祖传(zhung chun)的武器,又来到了阔别一冬的田野,疏密有致地点缀着,成为一种风景。 按照传统的习惯,乡亲们在田里横一下竖一下地开挖一些小沟,泥土还有些板结,但挖进去之后,土地深处似乎隐隐透出些温暖的气息来,如果仔细聆听,还听得到“咝咝”的声音,似乎是泥土感受到了一种召唤,在悄悄地松软。 乡亲们说,这是农事的第一页。小沟开挖成后,是用来盛(shng ch

4、ng)装春水的,暖暖的春水滋养土地哩,等泥土完全泡熟了,那时候,犁田,耙田,播种,热热闹闹的春天就正式到来了。 啊,这不就是在“开春”么!开,就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春天,以及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创来的呀。如果说,“春开了”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那么,“开春”就完完全全地融进队类的活动! 我为这一顿悟激动得热血沸(fi f)腾,我的朴实的乡亲虽不懂什么修辞原理,但把“开”与“春”这两个普通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便使它们具有了神奇的表达效果,生动而形象。 啊,开春! (1)文中带点的字后的括号里有两个注音,把不正确的一个划掉。 (2)文中的四对反义词,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 (3)联系上下文,解

5、释下列词语。 坦荡无垠: 疏密有致: (4)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我问乡亲,乡亲们摇摇头,露出纯洁的笑来 如果说“春开了”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那么,“开春”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人类的活动。 (5)文中写“我”倚门而望柳丝,共看了几次?在这几次看中“我”对柳丝的感觉有些什么不同? 答: (6)按要求填空天空 冬天_ 春天_水 冬天_ 春天_(7)“开春”和“春开”有什么不同?(4分) 答: 二、课程标准一位教师在教无私的爱时,文本内容从导课到解读全文只用了四分钟,接下的时间就是课外拓展,又是看孔繁森的电影,又是看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录像片断,接着写颁奖词,最后做节目主持人.问题一:你认为教

6、师这样安排这节课合理吗? 为什么?问题二:如果让你来安排课外拓展,你觉得该怎样安排?问题三:请你结合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要求,谈一谈该如何上好一节中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三、案例分析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案例课例背景有这么一个说法: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新课改打破了教材中心的传统思想,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增强,重视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学科资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但是这个时候的资源只是一块坯料,只是具有教学资源的潜功用。要想把这块“毛坯”打磨成一块宝玉,发挥其功能,还需要教师有一双巧手,对这些资源进行剪裁、加工、组合。案例描述在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了“一面五星红旗”这节

7、课。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一次漂流旅行中遇到危险,又饿又累的留学生终于在第三天走进一个面包店。老板想让留学生用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换取面包。留学生坚决拒绝了老板的要求,昏倒在地。老板很受感动,把留学生送到医院,并承担留学生费用的故事。文章是非常感人的。首先我们为留学生的那份爱国之情感动,也为那位面包店老板能够读懂了理解留学生的举动而感动。在这里,五星红旗不只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对祖国敬仰和热爱之情。当时教室黑板的上方悬挂着一面国旗。授课教师发现并利用了这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抬起头来,看看黑板的上方有什么?生:五星红旗。师:升旗的时候我们要做哪些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生:

8、升旗的时候我们要行队礼,要唱国歌。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对国旗的尊重。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五星红旗有关的课文。四、教学设计习作性格古怪的猫,美丽可爱的松树,高傲的白鹅在作家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这次习作,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个教学设计。(提示:本组所学的四篇课文为猫、松鼠、白鹅、白公鹅)五、习作(下水文)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请你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要把想表达的事情写清楚,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350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