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78145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四大阶段):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1 时间: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 时代三大文明成就。2 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原始艺术主要有:模仿劳动动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1 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 据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 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 1600 年,商

2、周分界为 公元前1046年。2 各代文化特征夏文化特征:尚忠。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知,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实干苦干,是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商文化特征:宗教色彩很浓,可称之为神本文化。西周文化特征:(1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即人本文化取向。(2)农耕文化取向春秋战国时期 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 浪潮。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文化的 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 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发展期(秦汉 一

3、一魏晋南北朝)秦汉时期:J 开拓、进取、创新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思想文化统一。最重大的文化活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虽动荡,但文化多元,生动活泼,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思潮一一玄学。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着眼点在于思考个体的人 生意义与价值,崇尚精神自由。这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佛教与道教勃兴,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儒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成熟期(隋、唐 南宋)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有一种有容乃大”的气派。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唐型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外倾、色调热烈。 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

4、金时代,也是绘画的极盛时期。在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收唐诗48900首,诗人 2300多位。 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是中日文化交流。宋朝时期(北宋、南宋): 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宋型文化”的特征是内省、封闭、精致、色调淡雅。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 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勃兴。话本、说唱文学应运而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瓦舍勾兰,瓦舍”是固定的游艺场所,勾栏”是瓦舍中划出的专供演出的地方,上演傀儡戏、参军戏等戏剧。 宋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十分突出,指南针、印刷术与火药的改进与运用,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 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

5、沉沉,又孕育新生。元朝文化的基本特点:1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既冲突又融汇。2 .中外文化交流规模盛大。明朝至清朝1840年前的文化特点:1. 文化专制空前严厉朱元璋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乾隆帝借编纂 四库全书之 机,开展禁书运动,长达 19年,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版 8万块 以上。大兴文字狱。2. 封建政府主持编纂了四部大型的图书永乐大典,是类书,收入各类著作七八千种,正文 22877卷,篇幅总计3.7亿字,被公 认为世界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可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焚毁、被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搜集,影印出版 730卷。古今

6、图书集成,修于康熙、雍正时,是类书,篇幅约 1.6亿字,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途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四库全书,是丛书,成于乾隆时,收书3503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四库全书抄有7部,今存4部,藏于北京、甘肃、台北,另有杭州的残本。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收字字数最多的字典,收字47035个。3.明末清初,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多少具有市民的反叛意识,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将批判的锋芒直指专制君主。4.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5中国小说发展到明清臻于极盛,出现了四大名著。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 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