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78117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你会选吗?(将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质D.细胞核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脂类B.蛋白质C.糖类D.维生素3. 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于()A.古人类B.古代人类C.近代人类D.现代人类4.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5. 要用鼻呼吸是因为()A.鼻腔可以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B.鼻腔是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门户C.可以通过鼻腔黏膜,感受气味的刺激D.鼻腔可以多吸入氧气6. 下列哪项计划生育措施有利于提高

2、人口素质?()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7. 下列分别为四个同学的胸围差,呼吸功能最好的是()A.8 cmB.7 cmC.6 cmD.5 cm8.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A.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单位、肾脏、输尿管、收集管9. 血液的组成是()A.血浆、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血浆、血细胞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10.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A.尿素B.蛋白质C.无机盐D.水11.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2.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A.

3、降低血糖浓度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促进生长发育D.升高血糖浓度13. 血液中,有运输氧功能的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14. 参与身体全部物质交换的是()A.体循环B.肺循环C.冠脉循环D.血液循环15. 人体内分泌系统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是()A.甲状腺B.性腺C.胰岛D.垂体16. 在紧急情况下,哪些血型的血可输少量给其他血型的人?()A.O型B.A型C.B型D.AB型17.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B.反射弧C.神经元D.脊髓18. 不论远近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得清楚,这是由于()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晶状体凸度可以调节C.瞳孔大小可以改变

4、D.眼球的前后径可以变化19. 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A.性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胸腺激素20.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虹膜C.巩膜D.视网膜21. 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A.视觉中枢B.语言中枢C.躯体感觉中枢D.躯体运动中枢22. 吸入气或呼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其他气体23. 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能缩短发育时间,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A.性激素B.生长激素C.胸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24. 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A.胸、脊髓B.脑、脑神经、脊神经C.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D.神经

5、中枢、周围神经系统25. 下列保护我国植被的法律是()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D.森林法草原法二、你能完成吗?(30分)(一)填空(20分)1. 在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其作用是,要加热到叶片变成为止。2.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组成,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叫,它随着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 外界的声波经过传到,其产生的振动通过传到,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4.

6、 在甲、乙两支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糨糊,然后向甲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乙试管滴入唾液2毫升,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过10分钟,取出冷却,分别滴入两滴碘液,结果甲试管,乙试管,原因上是_。5.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具有保证的结构;肺具有与相适应的结构特点。6. 在动物和人体内,干细胞能经过细胞的和,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二)识图(括号内填编号,10分)1. 下图为人体心脏构造图,请回答:(5分)(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开始肺循环的是()。(2)17世纪,哈维用捆扎手臂的实验证明:。原因是与控制血液方向相关的构造()和()只能朝

7、一个方向打开,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3)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由于。2. 下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3)中的液体叫,其成分变化是缺少了,原因是_。三、请你设计(10分

8、)1. 上“近视及其预防”一节课时,老师出示了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供同学们思考: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你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吗?请你设计(提出)至少三个问题给大家讨论。(6分)2. 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多吗?(2)B实验的探究问题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一个教室内空气的尘埃数量相同吗?若你是这一小组的一员,你会如何分别设计这两个实验的尘埃采集方案,以便实施计划?四、请你分析(10分)1. 下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3分)(1)该图表

9、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你能简述它的实质吗?(2)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 科学探究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非典”(SARS)发生后,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探索病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资料A:2月18日,国内权威机构宣布,找到了病原体为衣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细胞结构极为简单的生物)。3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病原体是一种副黏液病毒。3月25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实验室陆续找到了冠状病毒。4月1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

10、所和香港大学宣布,已分离出冠状病毒。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因为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发生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肺炎。资料B:5月23日深圳疾控中心与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冠状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与人的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5月24日报道,农业部调查组从果子狸、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人的SARS病毒的基因完全一致。专家指出:“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1)分析资料A,请你概括出他们在探究前会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他们先后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什么?(2)科学探究要讲究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得

11、出正确的结论,请你从资料A中指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资料A,你能感受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精神?(3)若资料B的结论得到确认,对人类有何启示?请你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一、你会选吗?(每小题2分,共50分)二、你能完成吗?(3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黄白色2. 内分泌腺 激素 血液循环3.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感觉细胞 大脑(大脑皮层)4. 37 变蓝不变蓝甲试管的淀粉没有分解,遇碘变蓝;乙试管的淀粉已分解,加碘不变蓝5. 气体交换气体通过(顺畅通过)气体透过6. 分裂分化(二)识图:(括号与

12、横线合为1分,共10分)1. (5分)(1)F右心室(2)血液是从心脏经过动脉流到静脉,再流到心脏的1动脉瓣2房室瓣(或1房室瓣1动脉瓣(3)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与肺泡中的氧进行了交换,血液的含氧量升高2. (5分)(1)(2) 肾小囊(3)尿夜 葡萄糖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注:以下第三、四题的答案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也相应给分。三、请你设计(10分)1. (6分。每个问题2分)(1)年龄越大,视力不良率越高,原因是什么?(2)青少年在学习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才能保持良好的视力?(3)做眼保健操,对于防止视力不良有什么作用?2. (4分。每个方案2分)(1)A实验

13、的方案:将采集用具平均分成两组(如每组3个),一组放于教室外窗台上避风的地方,另一组置于教室内(1分),2小时后回收统计(1分)。(2)B实验的方案:将采集用具平均分成三组(如每组3个),分别于上午、中午、下午放到教室内(1分),每次采集时间为2小时(1分)。四、请你分析(10分)1. (3分)(1)(1分):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气氛的过程。(2)(2分):一方面,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尤其是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使得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超过了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1分);另一方面,大量的森林被破坏,使得光合作用固定

14、的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绿色植物调节碳氧平衡的能力降低)(1分)。2. (7分)(1)(2分):提出的共同问题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究竟是哪种微生物?(1分)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进行表达和交流。(1分)(2)(2分):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把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黑猩猩感染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性肺炎(或动物实验法、比较实验法)。(1分)作为科学工作者,应具备不妄从、不轻信,要从实际出发,严谨求实,不断进取,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1分)(3)(3分,至少写出三点,每点1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人类不能以主宰者自居,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要充分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之和平共处,要懂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