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78015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膜蒸发器检修工艺规程一、前言降膜蒸发器是蒸发片区I系列、1系列蒸发站IV效和V效的的主体设备。 由于碱液的腐蚀、管子的结疤等的影响,蒸发器的效率降低,需要进行修理, 部分需要进行更换。为了适应今后多次修理的需要,特编写蒸发器制造、修 理技术文件。现场的降膜蒸发器是山西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二、结构简介降膜蒸发器是由筒体、液体分布装置、上下管箱、管板、换热管组成。其容器类别I类;设计压力壳程一0.1/0.6MPa,管程为一0.1/0.05MPa, 160C; 适用介质:蒸汽及循环母液。三、蒸发器检修(一)拆除与清理1. 按照大修任务单,明确大修内容,熟悉图纸及工艺文件。2. 安全隔离

2、: 由于蒸发器工作时温度高压力大,介质腐蚀性强,因此必须按照安全保证措 施中的有关规定,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及工器具的安全。1)与周围蒸发器隔离,将所有与本台蒸发器连通的气管、液管等全部隔离。2)将本台蒸发器内部介质彻底隔离,并清理干净。3)工序间的隔离,交叉作业时,上部与下部要完全隔离。4)所有隔离措施必须进行安全确认。3. 拆除:1 )有关施工部位保温拆除注意安全。2)上、下封头和联通管的拆除,应先做好方位标记,才能进行切割,气割 时保证封头及直筒部分尺寸。3)局部筒节(包括上、下管板)的拆除,要事先做好测量工作,各处时要 留出适当的修口量,以便大修后符合整体尺寸要求。4)换热管的

3、拆除,打管,割管时注意不要损伤管板。4. 清理:1)对于不更换的壳体以及法兰等部位认真清理,要求无锈蚀和杂物等。2)对于不更换管板的管孔应认真清理,要求管孔尺寸不超过58.3mm,管孔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12.5 微米,不允许存在贯通的纵向条痕或螺旋状刻痕等 缺陷。3)废旧物料及时清理干净,现场保持清洁、有序。(二)设备的测量、检查及缺陷处理:1. 对于不更换的部位,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并作好记录。2. 全面检查,要求筒壁无机械损伤和裂纹,管板处筒体椭圆度要求不大于4mm,对于不更换筒节的部位的焊缝要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应 无裂纹和分层等缺陷。3. 对检查出和实现已明确要处理的裂缝进行

4、修复和补焊,要求坡口开透后进 行施焊,不允许带水施焊。4. 对变形过大或腐蚀严重的受压元件,提出更换建议。5. 旧管板变形超差,管孔超过60.85mm,征求处理意见。6. 管子与管板胀接时,应分区、间隔胀接接。 四蒸发室制作工艺与要求(一)技术要求:1. 严格按照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检验和验收。2. 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采用J426或J427。3. 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参见图纸要求,图中未注明接头按 GB985-88 中规定, 法兰接头的焊接按相应法兰标准中规定执行。4. 焊缝探伤按 JB4730-94 规定执行。5. 蒸发室本体制作完毕与加热室组装成整体,与加热室壳程一同

5、进行水压试 验,具体见水压试验内容。(二)简体制作:1. 材质检验:制作用钢,必须附有钢材生产单位的钢材质量证明书,制造单位应按质量证 明书对钢材进行验收,否则,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划线、下料、开坡口:(1)划线、下料按照图纸要求执行,坡口型式图样中有规定的按照图纸要 求,图纸中未注明的坡口按照GB985-88中规定执行。(2)切割坡口保证其平整度,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曾、夹杂等缺陷。(3)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母材两侧表面20mm范围内的氧化物、油物、熔 渣及其他有害杂质。3. 卷制圆筒:(1)卷制弧板时应注意按照制造工艺确定加工裕量,以确保其成型后的厚 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

6、度减去钢板负偏差,同时,制造中一贯避免钢板表 面的机械破坏。(2)A、B类焊缝的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类焊缝:当对口处刚才厚度小于等于12mm时,对口错边量小于等于1/4; 当对口处刚才厚度大于12mm小于等于20mm时,对口错边量小于等于3mm;B类焊缝:当对口处钢材厚度小于等于20mm时,对口错边良小于等于1/4(3)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用弦长等于1/6(内径),且不小于300mm 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其值不得大于(/10+2) mm,且不得大于5mm;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用不小于300mm的直尺检查,其值不得大于(/10+2)mm,且不得大于5mm。(4)筒体

7、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筒体长度的1%。( 5)筒节长度应不小于 300mm,(6)组装时,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的3 倍,且不小于 100mm;组装时,封头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 长应大于钢材厚度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7)筒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的 1%,且不大于 25mm。(8)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平 齐。(三)组对焊接:1、焊前准备及施焊环境,严格按照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执行。2、焊接工艺执行焊接工艺卡3、焊接返修,其返修工艺应按照焊接工艺

8、卡执行;焊缝的同一部位返修次 数不应超过两次;要求焊后热处理的部位,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否则焊 后应做必要的热处理。4、焊接返修的次数如果超过两次,返修前应经过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的 批准,返修记录应载入质量证明书。(四)焊缝外观检查及射线探伤: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GB150-98的规定。外观检查合格后,对A、B类焊缝 进行局部探伤,探测长度为其总长的20%,且每张片不小于250mm, “T”型 缝 100合格,其长度可计入局部检测长度之内,合格标准按 JB4730-94 规定的III级为合格。(五)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按照焊接工艺卡中热处理工艺曲线进行。要求:1、采用履带式加热法进行热处理

9、,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的 2 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 性能。2、以100150C的速度升温至620650C,保温1小时,然后,以50100C/h的速度缓慢降至300C左右,空冷。五、加热室制作工艺与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 按GB151-2000以及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2. 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采用J426或J427。3. 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参见图纸要求,图中未著名接头按 GB985-88 中规定, 法兰接头的焊接按相应法兰标准中规定执行。4. 焊缝探伤按JB4730-94规定执行。5. 列管与管板的联

10、接采用胀接。6. 加热室管程采用0.7MPa的水压试验。老蒸发试验压力为0.55MPa。7. 加热室壳程待与蒸发室组装整体后,与蒸发室一同进行水压实验,具体见 水压实验内容。(二)简体制作:1. 材质检验:应用符合图中规定的材料或有关单位要求采用的材料,制作用钢必须附有钢 材生产单位的钢材质量说明书,制造单位应按质量说明书对钢材进行验收, 否则,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2. 划线、下料、开坡口:a、划线、下料按照图纸要求执行,坡口型式图样中有规定的按照图纸要求, 图纸中未著名的坡口按照 GB985-88 中规定执行。b、坡口保证其平整度,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c

11、、施焊前,应清楚坡口及其母材两侧表面20mm范围内的氧化物、油物、熔 渣及其它有害杂质。3. 卷制弧板:(1) 卷制弧板时应注意按照制造工艺确定加工裕量,以确保其成型后的厚 度不小于该不见的名义厚度见区钢板负偏差,同时,制造中应避免钢板表面 的机械破坏。(2) A、B类焊缝的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 类焊缝:对口错边量小于等于 3mm;B 类焊缝:对口错边量小于等于 3mm。(3) 在焊接接头头环向形成的棱角,用弦长等于 1/6Di (内径),且不小于300mm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其值不得大于3.2mm; 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用不小于 300mm 的直尺检查,其值不得 大于

12、 3.2mm。(4) 筒体直线度允差不大于筒体长度的1%。(5) 组装时,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的3 倍,且不小于 100mm;(6) 筒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的 1%,且不大于 25mm。(7) 筒体外圆周长语序上偏差为10mm,下偏差为零,弧板卷制成型后,必 须经检验合格,才能施焊。(8) 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平 齐。4、组对焊接:1. 焊前准备及施焊环境,严格按照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执行。2. 焊接工艺执行焊接工艺卡。3. 焊接返修,其返修工艺应按照焊接工艺卡执行;焊缝的同一部位

13、返修次数 不应超过两次;要求焊后热处理的部位,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否则焊后 应进行必要的热处理。4. 返修的次数如果超过两次,返修前应经过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的批准, 返修记录应载入质量证明书。5. 焊缝外观检查及射线探伤: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GB150-98的规定。外观检查后,对A、B类焊缝进行局部射线探伤,检测长度为其总长的20%,且每张片不小于250mm, “T”型缝 100%,合格标准按JB4730-94规定的III级为合格。6.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按照焊接工艺卡中热处理工艺曲线进行。要求:(1) 采用履带式加热法进行热处理,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32mm,靠近 加热区的部位应采

14、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2) 以100-150C/h的速度升温至620-650C,保温1小时,然后,以 50T00C/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300C左右,空冷。(三) 上、下管板的组对焊接1. 管板检查:(1) 要求管板表面平整,无毛刺,平直度小于2mm;(2) 管孔直径57.7mm,偏差0-+0.4mm,抽查不小于60度的管板中心角区 域内的管孔,允许有4%的管孔上偏差比规定大0.15mm;(3) 管孔表面粗早度不大于12.5Am,不允许有贯通的纵向条痕或螺旋状刻 痕等缺陷;(4) 相邻两管之间孔桥宽度必须保证96%不小于11.02mm,而且最小孔桥宽 度不小于 8mm

15、。2. 管板与筒体组对:(1) 管板表面应筒体中心线垂直,其不垂直度不大于 10mm;(2) 上、下管板应按原配钻位置组对,周向误差不大雨 5mm;(3) 上、下管板不平行度允差 4.5mm;(4) 组对完毕,保证尺寸偏差在土 10mm内。3. 管板与筒体焊接: 管板与筒体的焊接按图执行。4. 焊缝检查: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磁粉探伤,探伤前应打磨受检表面至露出金属光 泽,使焊缝与母材平滑过渡,探伤要求按JB730-94规定I级为合格。5.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与筒体制作方法中热处理方法相同。(四) 换热管的安装:1. 管子检验:(1) 到货管子应检查其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内、外表面是否有缺陷;(2) 管子外径要求57土0.57mm,壁厚3.5mm;(3) 管子弯曲度要求不大于1.5mm/m。2. 管子选用:管子外径、壁厚、内外表面质量、弯曲度、重量、长度等必须进行逐根检查 测量,若有缺陷可以不用或清楚掉,但清楚处的壁厚不得小于壁厚允许的最 小值。3. 管子切割:(1) 管子切割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切割长度为 L+10-70mm;(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