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7729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问题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2017年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号: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共8页。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须知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 根底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 如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花之后,春意澜珊。有人唏嘘x惋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唏嘘惋惜于事无补,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 B.在各类糖中,蔗(zh糖作

2、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其开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sn卯结构,一个钉子不用,扔出去捡回来,不会散架;瓦匠砌出墙来,不用挂线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 D.当下,在技术浪潮和消费主义中沉溺与迷惘mng的年轻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让传统“灌顶,唤回应有的青春活力。2.如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素有“国粹之誉,是联系全球华人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

3、座,实现成功卫冕。C.萧红具有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能力,她的笔触有幽默和讽刺,不时使人忍俊不禁,但多半是“含泪的微笑。D.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您真的是散文大家啊!3. 请找出与例句不一样的一组熟语例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近墨者黑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 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

4、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A.夸、设问、引用 B.比喻、反问、引用C.比喻、设问、反复 D.拟人、夸、排比5. 下面是一如此新闻的主题局部,其中有多处语病,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首届阅读节活动启动仪式的时间在2017年7月13日上午举行。据介绍,此次活动以“文化滋养、书香满城为主题,由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举行,目的是激发广阔市民进一步阅读的热情,打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气氛。期间,举办方还将开展名家对话、江南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句话有语病,应将“在改为“是,删去“举行。句话有语病,应将“举行改为“举办。句话没有语病。句话没有语

5、病。6.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的生活走向。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惊讶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A. B. C. D.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项为哪一项黄色的花淡雅,白色

6、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A.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D.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8.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A.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海澄,省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B.这首诗结构清晰,语言平淡朴素但又极为凝练,寥寥数语就刻画出挺拔而又极具生命力的树的形象。C.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一棵树,一棵树,象征着当时彼此孤离的中国人民

7、;“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时产生强大凝聚力。D.这首诗写于1940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辛的相持阶段,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容,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之情。二、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

8、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义庆世说新语)9. 如下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有一人欲依附 依傍服从B. 不忍委之 委托,托付C. 遂携拯如初 携带救助D. 歆辄难之 以为难“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中的“而字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而二螯而还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D.其势弱于,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11. 如下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文言句式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幸尚宽,何为不可?A.12.如下对原文的表示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华歆慎重

9、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承受请托,即使遇到危急的情况也不相弃,明确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B.【甲】文中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与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方便别人,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就出尔反尔,不能共患难。C.【乙】文中运采用对话描写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可代朋友死去,也要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文章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D.【乙】这如此故事除了让我们懂得患难真情的可贵之外,还揭示了一个道理:坚守信义、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三、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 将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远来

10、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4. 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任选2句,2分时光荏苒,岁月易老,当华发早生而又壮志未酬时,我们常常会发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白将进酒的悲叹;当鬓发已白而事业又未成时,我们难免会发出“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的感慨;当青春不在而又无所建树时,我们可能会发出“,羡长江之无穷轼前赤壁赋的感叹;当年华已逝而又无限惆怅时,我们不禁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商隐锦瑟的叹息。15. 语言运用题此题共3题,11分(1) 百年老店“狗不理,曾将自己店名的汉语拼音“Goubuli改为“Go believe,无独有偶,包括全聚德、堂等在的六家老字号也改了

11、英文名。针对这种现象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任选一个并说出理由。赞同者:反对者:(2)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为其拟一个标题并说出它的寓意。 标题:不超过20字,2分寓意: 不超过35字,2分(3) 高二4班准备本周六湿地公园踏春活动.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8:30准时出发,时间为一天,全体骑公共自行车出行。请你代班长在班级微信圈里发一份通知。通知容可根据活动需要补充相关信息。字数90110字,5分四、 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路怒,迟早付出冲动的代价清明节假期,在坐出租车陪朋友游玩,车行至公园附近,旁边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变道加塞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出租车司机慌忙刹车,差点追尾,让人

12、惊出一身冷汗。这时,原本就被交通拥堵耗尽耐性的出租车司机口大骂,一边疯狂鸣笛,一边加速超车,欲找前车司机出出气。我和朋友与时劝说制止,一场公路惊魂才算终结。公路,是折射国家交通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法治意识的一面镜子,镜子里“路怒的丑陋样儿到了该治的时候了。拐弯时互不相让、开斗气车、车主撕扯打骂,有的甚至为了出一口气造成车毁人亡,各种路怒引发的恶性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就连一些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人,开起车来也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易怒焦躁。 a 。中国已经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十几、二十年前私家车还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而现在一些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已经相继出台了汽车限行

13、政策。但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一些根底配套设施还没来得与升级改造。找不到停车位,车太多路太堵,道路规划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快节奏的工作、激烈的社会竞争,再遇到不按规矩行车的司机,难免“一点就着引发路怒。 b 。路怒的外在诱因还包括有的驾驶人规如此意识和法律观念缺失。不随意变道超车,车遇行人当礼让,交通拥堵时换挡减速,等等,这些规如此是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牢记在心的。然而,不少人却常把规如此抛之脑后。当规如此不被尊重,他人的安全空间遭到挤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紧,路怒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c 。从“路怒族自身来看,自我情绪的管理是个大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行车途中

14、,意外难免,尤其在行车环境复杂的时候,更要控制和调节好自我情绪。开车上路,脚踩油门,手握方向盘,这不仅关系到自身和他人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关系到公共安全。动不动就着急上火,弃规如此于不顾,往往会酿成大祸。因此,在动辄迁怒别人会不会开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好好开车?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将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化于心、外化于行。 d 。当然,规如此不仅在于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面对屡屡上演的路怒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对路怒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严重后果的,明确更加严厉的罚责。这方面醉驾入刑具有借鉴意义。醉驾入刑后,酒驾人次明显下降,如今“饮酒不开车已成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加强监控,严格执法。依法追究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等的责任,对那些敢于挑战规如此的行为实行零容忍,破除他们的幸运心理。公路不是赛车场,交通法规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视法规如儿戏,就应付出“冲动的代价。人民日报2017年4月11日16.“失的行车、愤怒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牵动社会神经,值得反思。将此句放回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路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路怒是一面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