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7771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初中化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06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第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5分)1可能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 升华 B. 燃烧 C. 爆炸 D. 液化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 二氧化碳 冰 CO2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C氧化钙 石灰石 CaO D氧气 臭氧 O33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6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

2、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7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洗涤剂,古人将贝类(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上述叙述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B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饪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排气9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3、。A.性质与用途活性炭有吸附性作净水剂氢气有还原性冶炼金属乙醇有可燃性用作燃料B. 安全常识 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煤气泄露严禁火种稀释浓硫酸水倒入浓硫酸中C.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D.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1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A. 炭粉 B铁粉 C. 氯化钙 D生石灰12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

4、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纯碱;生石灰;醋酸;熟石灰;酒精;铜;石墨;氧化铁;蔗糖;尿素。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物的有 B属于单质的有C属于碱的有 D属于氧化物的有13牙膏配料氟化物添加剂可以防止龋齿的原因是在牙齿表面生成一层质地坚硬的氟酸钙。已知: 氟酸钙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3个PO43和1个F,则其化学式是( )。ACa5(PO4)3F BCa3(PO4)3F CCa2(PO4)3F DCa6(PO4)3F14在A+2B=C+3D的反应中,4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lgC,若D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3

5、2 C48 D9615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 烧杯的大小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C. 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二个符舍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题2分,本题共10分)16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ACH4和C2H4 BCH4和CH3OH C. 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17在饱和Ca(OH)2溶液中,放入少量CaO粉末,恢复至原温

6、度后,没发生变化的是( )。A. pH B溶液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 溶剂的质量18实验测得某化肥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7,则该化肥中可能混入的一种氮肥是( )。ANH4HCO3 BCO(NH2)2 C(NH4)2SO4 DNH4C119不同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粒子可能是( )。A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 B不同元素的离子C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D不同元素的原子20下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右图要求的是( )。甲乙丙丁戊AA1H2SO4NaOHCuCl2A12O3BHClZnH2

7、SO4FeCuCl2CCCuOHClO2CO 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l. 请将下列物质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由高到低、由多到少)排列(填序号)。 (1)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 氢气 氮气 。 (2)硫元素的化合价:SO2 Na2SO4 H2S 。 (3)溶解性:CuO Ca(OH)2 KNO3 。 (4)溶液的pH:NaCl溶液 Na2CO3溶液 CH3COOH溶液 。 (5)地壳中元素含量:Ca A1 Si 。 (6)用量筒量取m mL溶液的取液量:仰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俯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平视刻度线读出读数 。22具有如下结构的粒子中: (1)属于同种

8、元素的是 ; (2)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3)属于阳离子的是 ; (4)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5)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6)能形成AB型化合物的是 。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几个问题。 (1)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某些儿童由于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结果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这是由于摄入 (选填:A. 维生素 B油脂 C. 蛋白质)不足而引起的。(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疾病。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选填:A. 锌 B.

9、 氮 C. 铜 D.汞 E铁 F. 碘)。(3)人体摄入过多食物时,会引起过多胃酸分泌,胃液的pH下降,使人体感到不适,此时服用消酸剂能有效调节胃内的pH,双羟基铝酸钠就是一种常用消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由于Al3+在人体内难以代谢,含量高了就会造成许多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请再举生活中例,说明铝元素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4)下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从下表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含糖类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品名X X X配料鲜鸡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油、奶粉、食盐、柠檬汁生产日期:

10、标于包装袋上四、有关金属材料的探究(共35分)24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原始人制作石刀 B冶炼青铜 C. 炼铁(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 (填序号)。A. 铁 B青铜 C铝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 有关,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之后。(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 ,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 。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

11、通常表现为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该金属可能是 ,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a. 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YmOn的化学式是: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种产物,该物质是 (写化学式)。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