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7502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壕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石壕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石壕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壕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壕吏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壕吏说课稿二坝中学 石玉宝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三首诗歌正好反应了杜甫诗作风格的转变过程,由青年时期的壮志昂扬到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忧国意识。前面的两首诗歌能够让学生大致了解杜甫的诗风,并且了解本诗学习的背景,奠定了重要的学习前提。本文是一首叙事诗,与学生平常所看到的四句或八句的诗歌不同,质朴、凝练的语言,精炼的叙事,使文章兼具生动性和具体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二、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本文的写作特色,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在原有古文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书本注释,能够疏通全文,理解文章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

2、情节,在此基础上理解性背诵全诗。这是本文的重点,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本文藏问与答的写作特色。这是本文的难点,三、说教法: “学习千法,读是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朗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自由读、齐读等方式,通过多读来掌握、理解文章,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本文是叙事诗,具有一定的故事的情节性,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和探究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人物和故事背后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四、说教学设计:(一)、导入:春望中描绘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下,国家呈现出一派破败、萧条的状态,人民的生活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

3、容,本诗作者更是亲历了一幕当时战争中,“强行征人”的悲惨经历。(二)、了解杜甫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三)、自由朗读,疏通全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达到流利准确这两个要求,再通过学生自主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和已有的古文知识,疏通全文,并能说出每句诗的意义。(四)、理解课文,掌握内容结合本文是叙事诗的写作特色,用现代文中叙事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以下问题:1、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捉人2、捉人的时间、地点和对象课文是怎么交代的?当时气氛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在捉人的过程中,老妇人三次向差吏求情,她讲了哪些理由?4、捉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课文时怎么交代的?诗人亲身经历了差吏强行抓人这件事后有什么感受?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并理解诗歌所表现的主题。(五)教师小结本诗表现手法,主要是藏问于答,引导学生感受诗圣杜甫高潮的作诗技巧。(六)指导背诵全诗,采用男女生对读对背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