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768737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州市朱良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使用2B铅笔涂卡,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荣膺(yng) 诓骗(kun) 家醅(bi) 面面相觑(q)B.名讳(hu) 荫庇(yn) 幽邃(si) 孜孜不倦(z)C.山麓(l) 行事(hng) 锃亮(zng) 怒不可遏()D.枭雄(xio) 凫水(f) 愧怍(zu) 颔首低眉(k)2.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轩昂 沉缅 恣睢 鳞次栉比B.告罄 蓦然 威慑 根深蒂固C.潺弱 扶掖 惊悚 睇泗横流D.亵赌 鸿鹄 睥睨 独具惠眼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这个 学子终于考进了理想的大学。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 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由于某种原因,原定的演出 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更精彩的演出。寒门 蕴含 延迟 B.莘莘 蕴含 延缓C.寒门 孕育 延缓 D.莘莘 孕育 延迟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

3、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C.一中年男子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吻妻子,又轻轻地吻了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D.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5.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行于这雨

4、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A. B. C. D.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D.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一

5、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二、(10分)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小题必做;第小题可以选填一空,若都填,则以第一空为准)(6分)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李白直抒胸臆,“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的壮志豪情令人赞不绝口;岳飞仰天长啸,“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的慷慨激

6、昂让人热血沸腾。8.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1)以上文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1分)(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1分)(2)从上面语段看,

7、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著中再找出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三、(8分)班内组织关于考试改革的讨论,请你参加。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同时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自2020年起,北京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不超过20字)10.下面是某同学对这项改革的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的主要内容。(2分,20字左右) 你支持英语降低分值吗?(单选)A.支持74.8%

8、B.不支持15.5%C.不好说9.7%你支持语文增加分值吗?(单选)A.支持70.4%B.不支持28.9%C.不好说0.7%11.对于英语高考改革,有的同学提出了以下意见:有一些地方,高考英语取消听力和口语,说是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很多人就担心,现在如果不考口语不考听力,更加导致英语变成“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还有地方讲英语不算总分,只是算等级,英语变成一个新门槛,虽然没有降低英语对于学生的焦虑情绪,反而会加重这种焦虑情绪。所以,英语教学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体高考录取制度的问题,是我们在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选拔评价学生。真正的高考改革就是推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基础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

9、多种选择的自主招生,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专业特点,自主提出要不要英语,这样的话,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良性发展的局面。上面文字划线的句子中有2个病句,找出来并修改。(4分)(1)第 句,修改意见:(2)第 句,修改意见:第二部分 阅读(40分)四、(1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释】: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银山:形容白浪如山。大江:指长江。(1)有人说,诗歌第四句“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分)(2)这首诗在表

10、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3分)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11、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选自宋钱公辅义田记)【注释】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负郭:距城很近。稔:谷物成熟。缣:细绢。屏:弃,指丢了官。敛:指收殓尸体。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咸施之 咸: (2)屏而家居俟代者 俟:(3)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 (4)日有食,岁有衣 岁: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B.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潭西南而

12、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C.以养济群族之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D.公之未贵显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2分)(2)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2分)17.选文第二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五、(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2分)随风吹笛林清玄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

13、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

14、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