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76769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学科特点使学校体育更适合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它更注重的是学生身体的实践活动,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学校体育也因其学科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的整合(一)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整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练习完成的,在完成不同教学任务时,经常需要学生相互间讨论、帮助、保护,共同尝试练习完成。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小比赛更是需要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

2、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如在教学单杠“一足蹬地翻身上”时,教师先做一次正确的示范,让学生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帮助最有效?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学生对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已有很大的兴趣,然后教师再讲解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学生在接下来的分步骤练习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保护、探索都能找到较好的方法。再如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比赛,它是把学生学过的技术技能与规则等通过教学比赛这一实践活动不断得到强化,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寻找战胜对手的技、战术等。这是一个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注重正面导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参

3、与的态度。优化组织教法,激发学生参与的内在主动性与积极性。教材的合理选择搭配,组织教法的合理运用,都能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革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内动力。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运动会整合。学校运动会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舞台,传统学校运动会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增加学生参与运动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比率,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学校运动会这一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其中的成功与挫折,改革学校运动会很有必要,这也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运动会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改革学校运动项目设置

4、。在学校运动会中通过增加个人项目的参加人数和增加集体项目两种方法,有效提高运动会的参与面与每项参与人数,使每位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中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掷“纸飞机”、“放风筝”、“跳皮筋”、“跳绳”等,这些项目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掷“纸飞机”比赛,可以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也可以比谁的“纸飞机”飞得时间长。放风筝可以比谁的风筝先放起来,也可以比谁的风筝放得高。“跳皮筋”则鼓励学生创编新的健康的歌谣与新的跳法,并在学生中加以推广,学校体育组对每位参与创编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在运动会中设置相应比赛,而比赛规则也由学生讨论制定

5、。以掷“纸飞机”为例,根据不同比赛要求,如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与比谁的“纸飞机”飞得时间长,对“纸飞机”的用材、折法有不同的要求,学生相互间会探讨这些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到认为合理的材料与合理的折法。这一过程是一个探索、思考、创新、实践与合作的过程。而且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能参与到学校体育运动会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加学生“自编室内操”比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以往,每逢天下雨,学校经常取消出操,学生也因此缺少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在下雨天也能做操,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团体协作精神等综合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全校性的“自编室内操”比赛

6、。在学生创编室内操的过程中,教师无须包揽,只须进行适当的指导,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8节操每人编一节,避免重复,由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再教会全班同学,下一年编操必须是另外8位学生,以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项有益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室内操编出来后,要组织比赛,平时若天不下雨,每个星期要做一次作为复习,并且抓好做室内操的检查评分工作。而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创编的主动性、积极性。室内操每学年重编一次,可以使学生对室内操保持新鲜感。为了让学生把室内操编得更好、做的更认真,可以增设创编奖、做操整齐奖等,并且可以让学生相互间参观、评比,让学生做该事件的主人,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看到自己所编的操在全班推广,在

7、全校获奖,内心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做操热情。为了让学生“自编室内操”能更好地开展,可以把它作为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内容之一,并以团体项目计入团体总分。学生自编室内操有以下好处: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合作意识。能使平时无事可做的一些调皮生也有事可做,让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使学生在下雨天也能在教室内通过做室内操来锻炼身体;由于室内操是自己编的,学生做起来会更认真。经过二年的尝试,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自编室内操这一综合实践任务,而且,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大超出预期目标,两年中合计创编室内操47套,其中不乏设计相当合理的

8、室内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大为提高。2、改革比赛时间的设置。学校运动会采用集中与分阶段相结合安排比赛项目,可选用课余时间或体育课时间进行比赛。比赛时间的改革,可以使运动会能容纳更多的比赛项目,增加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3、改革竞赛办法。田径类项目可通过每项限报人数,每人限报项数,提高或控制学生的参与率,通过每人最少报几项与最多限报几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到学校运动会中。集体项目除身体健康原因外,应人人参与。学校运动会这么好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不应排斥任何一位学生。4、改革录取名次和计分方法。作为学校运动会,一般按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各项目同年级相比,集体项目如50M迎面

9、接力、踢毽子、跳绳、万米接力比赛等可采用“男平均成绩+女平均成绩”的方法计分,以克服男女人数不同后带来的不公平现象。5、做好校运会配套的相关工作:征文、会徽设计、运动会口号。每个学生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与优势,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更好地发挥其综合实践能力,是运动会改革的目的之一。运动会其间,学校各部门配合协作,由校长室负责,学校体育组具体操作,校德育处负责运动会口号征集、出黑板报,进行宣传发动;校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广播投稿。美术组组织学生进行运动会会徽设计、评比;语文组组织学生撰写运动会周记,并由学生小组评出优秀稿件。举办运动会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应让学校运动会这一大型学校综合性

10、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整合。1、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班级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每天必须有1小时的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各班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年级、班级错时、错位进行锻炼。确保学生有时间、有空间进行体育实践活动。2、合理安排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全班学生踢毽子、跳长(短)绳、长跑、掷飞盘、球类运动等。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根据小学生特点,开展了校园体育吉尼斯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也因此更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外体育锻炼之中,相互探讨,共同提高。二、综合实践的理念让体育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参

11、与机会体育弱势群体包括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与身体有残疾影响体育运动和比赛的学生及由于心理原因不能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平时的体育实践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完不成动作要求,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学习、锻炼与比赛活动,不能从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而且对自己缺乏信心。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而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则始终处于劣势。每个教师都喜欢本科目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需学生做示范等,教师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体育成绩较突出的学生,而体育弱势群体往往只有看、听的份,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并使体育弱势群体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体

12、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解决如何让体育弱势群体有同样多的机会或较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也是极具积极意义的。首先要转变观念。作为教师要把学校体育面向每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参与的机会,让体育弱势群体在参与和成功中体验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并进而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第二,在课前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课的组织、教法的选择和运动负荷的安排上考虑到体育弱势群体的特点。第三,及时的鼓励、表扬,适当的辅导、帮助,都可以帮助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提高进行锻炼的积极性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第四,也可降低要求,

13、先完成较低锻炼目标,然后逐渐增加难度等,甚至可以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运动会改革中增设集体项目等方法、措施就是让体育弱势群体能参与其中。三、改革体育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欲望体育新课程的评价应反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受益;评价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最终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评价中可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办法,首先把评价内容分为三块:身体素质;技能技巧;平时表现。它们的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30分。平时表现分值从一般的

14、10分增加到30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要积极的参与,就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也有希望取得较好的体育评价。而本来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也必须认真积极参与,才能取得高分。体育评价应更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加体育特长分,特长分为10分,凡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或在校内外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奖的均可加相应的分值,如区级以上比赛获奖加3-5分,校级比赛获奖加1-3分,参加校运动队加2分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与运动队,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例:一学生体育课成绩为91分,特长方面加了7分,则期末体育总分为98分,若特长方面加了10分,则总分最多为100分。为了便

15、于操作,体育评价上采用先分数,再折算成等第的方法。学生的平时表现分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三种方法相结合。在学生给自己打平时表现分时,先要求学生为自己写一份一学期的个人体育课小结,再找出自己的5-10个优点与23个缺点,最后才为自己打个平时表现分,这样做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有利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去。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影响着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及其它各类特色体育比赛等途径和改革体育评价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反过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又更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等的开展,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例: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关于社区居民早锻炼现状的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在社区居民早锻炼队伍中,老年人和小孩子是主要人群,对于锻炼设备,普遍希望再多增加一些。通过调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意识。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整合起来,是一项双赢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