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76545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只不过对于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准,实现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中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外包 覆与质子数量相等的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受原子核中正电的 吸引,在 轨道上围绕原子核旋转。不同元素的电子、质子数量也不同,如氢和氢同位素只有1 个质 子和 1 个电子,铀是天然元素中最重的原子,有92个质子和 92 个电子。核聚变是指由质量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原子 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较重的原子核(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 千克氘全部聚变释放 的能量相当 11000吨煤炭。其实,利用轻

2、核聚变原理,人类早已实现了氘氚核聚变-氢弹爆 炸,但氢弹是不可控制的爆炸性核聚变,瞬间能量释放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能让核聚 变反应按照人们的需要,长期持续释放,才能使核聚变发电,实现核聚变能的和平利用。如果要实现核聚变发电,那么在核聚变反应堆中,第一步需要将作为反应体的氘-氚混 合气体加热到等离子态,也就是温度足够高到使得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让原子核能自 由运动,这时才可能使裸露的原子核发生直接接触,这就需要达到大约 10 万摄氏度的高温。第二步,由于所有原子核都带正电,按照同性相斥原理,两个原子核要聚到一起,必 须克服强大的静电斥力。两个原子核之间靠得越近,静电产生的斥力就越 大,只

3、有当它们 之间互相接近的距离达到大约万亿分之三毫米时,核力(强作用力)才会伸出强有力的手, 把它们拉到一起,从而放出巨大的能量。质量轻的原子核间静电斥力最小,也最容易发生聚变反应,所以核聚变物质一般选择氢 的同位素氘和氚。氢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同位素有: 氕、氘 (重氢)、 氚 (超重氢 )。在氢的同位素中,氘和氚之间的聚变最容易,氘和氘之间的聚变就困难些, 氕和氕之间的聚变就更困难了。因此人们在考虑聚变时,先考虑氘、氚之间 的聚变,后考 虑氘、氘之间的聚变。重核元素如铁原子也能发生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也更多;但是以人 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足满足其聚变条件。为了克服带正电子原

4、子核之间的斥力,原子核需要以极快的速度运行,要使原子核达到 这种运行状态,就需要继续加温,直至上亿摄氏度,使得布朗运动达到一个疯狂的水平,温 度越高,原子核运动越快。以至于它们没有时间相互躲避。然后就简单了,氚的原子核和氘 的原子核以极大的速度,赤裸裸地发生碰撞,结合成1 个氦原子核,并放出1 个中子和17。 6 兆电子伏特能量。反应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内部反应体已经不需要外来能源的加热,核聚变的温度足够 使得原子核继续发生聚变。这个过程只要将氦原子核和中子及时排除出反应 堆,并及时将 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气输入到反应堆内,核聚变就能持续下去;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 在反应体内,维持链式反应,

5、剩余大部分的能量可以通过热 交换装置输出到反应堆外,驱 动汽轮机发电。这就和传统核电站类似了。核聚变消耗的燃料是世界上十分常见的元素-氘(也就是重氢)。氘在海水中的含量还 是比较高的,只需要通过精馏法取得重水,然后再电解重水就能得到氘。新 的问题出现了, 仅仅有氘还是不够的,尽管氘-氘反应也是氢核聚变的主要形式,但我们人类现有条件下, 根本无法控制氘-氘反应,它太猛烈了,所需要的温度要 高得多,除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做一 次性的实验外,很难让它链式反应下去-那是氢弹一样的威力。还好,人们发现了氘-氚反应 的烈度要小很多,它的反应速度仅 仅是氘-氘反应的 100分之一,而点火温度反倒低得多, 很适合

6、人类现有条件下的利用。而氚不同于氘,氚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由于氚的半衰期只有12。26 年,所以在地 球诞生之初的氚早已衰变地无影无踪了。现在人类的氚都是人工制造而非天然提取的,人们 通常用重水反应堆在发电之余人工制造少量的氚 - 它是地球上最贵的东西之一,一克氚价 值超过30万美元,仅在美国保存有30公斤左右的氚。这 么贵的原料,用作核聚变发电显 然是无法接受的,幸好上帝给人类又提供了一种好东西-锂。锂元素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资 源,有2000多亿吨。一方面海水中 就包含足够的氯化锂,分离出来即可。另一方面,中国 是世界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碳酸锂矿也不是稀有资源,更容易获得。锂的2 种同位素

7、-锂 -6 和锂-7, 在被中子轰击之后,就会裂变,他们的产物都是氚和氦,目前为止人类在重水 反应堆中制造氚,用的就是将锂靶件植入反应堆的方法。在聚变反应堆内,氚和氘反应后,除了形成一个氦原子核之外,还有一个多余的中子, 并且能量很高。我们只需要在核聚变的反应体之内保持一定比例的锂原子核浓 度,那么核 聚变产生的中子就会轰击锂核,促使锂核裂变,产生一个新的氚,这个氚则继续参与氚-氘 反应,继而产生新的中子,链式反应形成了。所以,理论上我 们只需要给反应体提供两种 原料-氘和锂,就能实现氘-氚反应,并且维持它的进行。看起来很简单是吧,只是还有一个问题,能够承载上亿摄氏度超高温反应体的核反应堆 用

8、什么材料来制造呢?要知道,太阳表面的温度也才只有6000万度左右。 迄今为止,人类 还没有造出任何能经受1 万摄氏度高温的材料,更不要说上亿摄氏度了。以上这些因素就是 为什么一槌子买卖的氢弹已经爆炸了50 年后,人类还是 没能有效地从核聚变中获取能量的 重要原因。帖子附图:中国核聚变研究巨大突破:耗资惊人的人造“太阳”计划作者:柏弧紫 于 2009-08-28 08:19:46 发表 只看该作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镇,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研究试验基地的中国环流器2号A装置2006年9月28日,中国耗时6年、耗资3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制造的新 一代托卡马克磁约束核聚变装置EAST首次成功

9、完成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 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使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 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是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里程碑式突破。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处盗下的天火,照亮了人类的黑夜。在人 类现代科技中,可控核聚变技术将照亮人类能源的未来之路,由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产生能 量的方式和太阳类似,因此它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太阳是热核聚变反应的典型代表,1938年,美国科学家贝特(H。Bethe)和德国科学家魏 茨泽克(C。F。v。Weizsacker)推测太阳能源可能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 这甚至早于核裂变模

10、型的提出。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表面有6000度,压力 相当于2500亿个大气压。核心区的气体被极度压缩至水密度的150倍。在这里每时每刻都 发生着热核聚变,太阳每秒钟把七亿吨的氢变为氦,在这过程中失去400多万吨的质量,这 种聚变反应已经持续了几十亿年,它的辐射能量给地球带来无限生机。世界能源危机自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世界能源消耗迅速增长。有数据显示,自1973年以来,人类 已经开采了5500亿桶石油(约合800亿吨),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 地球上已探明的1770 亿吨石油储量仅够开采50年,已探明的17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仅够开采63年;已探明的 9827亿吨煤炭还可以用300

11、年到400 年。核电站发电需要浓缩铀,世界上已探明的铀储量 约 490 万吨,钍储量约 275万吨,全球 441 座核电站目每年需要消耗6 万多吨浓缩铀,地球 上的铀储量仅 够使用100年左右。世界各国水能开发也已近饱和,而风能、太阳能尚无法 满足人类庞大的需求。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能源危机再次被提起,各国也加快了新能源研发,核聚变能就是重 点之一。与传统的裂变式核电站相比,核聚变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核聚变所 用的重要核 燃料是氘,理论上,只需1千克氘和10千克锂(通过锂可得到氘)就可以保证一座百万千瓦 聚变核电站运转一天,而传统核电站和火力发电站至少需要100千克铀或1万吨煤。制取1 千克浓缩

12、铀的费用是1。 2万美元,而制取1 千克氘的费用只有300美元。一座100万千瓦 的核聚变电站,每年耗氘量只需304千克;而一座百万千瓦裂变式核电站,需要30-40吨核 燃料。氘的发热量相当于同等煤的2000万倍,是海水中大量存在的元素。据测算,海水中大 约每6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氘原子,每1公升海水中含有0。 03克的 氘,通过核聚变反 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的汽油。就是说, 1升海水约等于300升汽油 。地球 上的海水总量约为138亿亿立方米,其中氘的 储量约40万亿吨,足够人类使用百亿年。锂 是核聚变实现纯氘反应的过渡性辅助燃料,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海水中的氘

13、再加上锂至少够我们地 球用上千亿年。氚虽然在自然界比氘少得多,但可从核反应中制取, 也可用于热核反应。科学家们正在以海水中的氘为主要原料,进行核聚变反应试验,以期建 立可 以投入商业运营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彻底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更为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是清洁能源,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核裂变的原料本身带 有放射性,而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在任何时刻都只有一丁点的氘在聚变, 无需担忧失控的 危险,而且也不会产生放射性的物质。即使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发生损坏,核聚变反应 堆也会自动立即中止反应,因此受控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名 符其实是一种无限、清洁、成本 低廉和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在这一系列的动力下,

14、核聚变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帖子附图:核聚变反应堆工作原理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聚变反应堆有几项显著的优点,因而一直备受媒体的关注。它们的燃料 来源十分充足,辐射泄漏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与目前的核裂变反应堆相比,其放射性废物 更少。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实践中,但建造这种反应堆实际上已为期不 远。目前,核聚变反应堆正处于试验阶段,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多个实验室都开展了这项 研究。ITER 组织供图建立 ITER 核聚变反应堆工厂的建议地点法国卡达拉什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经过协商,建议在法国卡达拉什建立一座名为国际热核试验 堆(ITER )的核聚变反应堆,旨在研究通过持续核

15、聚变反应来发电的可行性。在本文中, 我们将介绍关于核聚变的知识,并了解ITER反应堆的工作方式。同位素同位素是指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下面是核 聚变中一些常见的同位素:氕是带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的氢同位素。它是氢的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宇宙中最普 遍的元素。氘是带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同位素。它不具有放射性,可从海水中提取。氚是带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氢同位素。氚具有放射性,半衰期约为10 年。氚不会自 然形成,但用中子轰击锂可产生氚。氦3 是带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同位素。氦4 是氦在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它带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目前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来

16、产生能量。在核裂变中,能量是通过一个原子*为两个 原子来释放的。在传统的核反应堆中,铀的重原子在高能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这会生成 巨大的能量,同时产生长期的辐射和放射性废物(详见核电站工作原理)。核聚变的能量是通过两个原子合并为一个原子而产生的。在核聚变反应堆中,氢原子发 生聚变,进而形成氦原子、中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氢弹和太阳的能量就是靠这种反应提 供的。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更加清洁、安全、高效,其能量来源也更为丰富。核聚变反应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大多数都涉及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质子质子链这一序列是太阳等恒星中最主要的核聚变反应模式。两对中子形成两个氘原子。每个氘原子与一个质子结合,生成一个氦3 原子。两个氦3 原子结合,生成不稳定的铍6。铍6 衰变为两个氦4原子。这些反应会生成高能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正电子),并放出辐射(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