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6334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轧钢与冷轧钢 的差异热轧钢与冷轧钢 的差异CRS (Cold Roll Steel) or HRS (Hot Roll Steel)轧钢工艺不同,成分可以是相同的,同样的钢号的话,热轧一般更软。高精度薄板一般都采用冷轧方式生产。 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使用冷軋鋼很多。多数都是热轧的,通常尺寸精密的钢材都是冷加工而成的冷轧钢一般分为普通级(C0.12%)、低碳级(C0.10%)和超低碳级(C0.08%),含碳量越低冷塑性越好,在电子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板厚一般小于3mm,大于3mm的冷轧钢板冷加工时较困难.热轧钢板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冷塑性较好,冲压成形性好,对模具的摩损也小,因此在工业应用上,热

2、轧钢板一般都可以较冷轧钢板厚.一般冷轧钢如镀锌、彩钢板都须退火,所以塑性和延伸率也较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等行业!热轧板一般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所以热轧钢带需冷轧,还有热轧钢带厚度最薄一般在1.0mm,冷轧可达到0.1mm。专业一点说热轧是结晶温度点以上的轧制,冷轧是结晶温度点以下的轧制.钢铁生产的一个大致过程,如下:炼铁炼钢连铸(或模铸)热轧(出热轧产品)冷轧(出冷轧产品)一般结构用的工、角、槽钢,H型钢都是热轧钢材,中厚板也是热轧钢材,也就是热轧之后就出成品了。有的产品热轧之后还需要进行冷轧,比如热轧卷板到冷轧卷板。在有的应用上,比如汽车面板、家电板,就需要冷轧板,保证尺寸精度和

3、表面质量,而建筑结构一般用热轧材就足够了。热轧、冷轧都可选的情况,在钢管中见的多一些,同一种规格的无缝钢管,既有热轧的,也有冷轧或冷拔的,热轧基本是生产线连续生产,冷轧和冷拔为非连续生产。冷轧的钢管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优于热轧钢管。从成分上讲, 冷轧钢都是低碳钢, 因为含碳量低, 其塑性好,才可以冷轧. 从表面质量上讲,冷轧板表面质量好于热轧板, 因为热轧时钢表面会产生氧化皮.热轧是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的,冷轧是指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的,每种金属材料都有自己的再结晶温度.热轧就是轧钢过程中或轧钢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的,一般要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如:1000度以上

4、等;冷轧就是轧钢过程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的,或者说加热到该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热轧材料产品基本上比较粗糙,如热轧板材,厚度一般在3mm以上?热轧和冷拔是生产工艺的区别,热轧是在高温下加工而成,不会改变金属的结构性能,冷拔是在高温下将圆钢穿孔,然后在拔管机上冷拔加工,在没有回火状态下,这样的加工会影响金属的晶体结构热轧是热加工,让钢材内部重结晶,让它的材性更优,铁匠打宝刀就是热轧的过程(电影里总见过吧)。冷轧是冷加工,包括冷拉、冷拔,起到去锈、校直,最重要的是通过冷拉强化和钢材时效作用,让钢材性能有所改变!热轧钢筋大概就是平时见得1,2,3,4级,除1级是低碳钢,其他都是普通低合金钢,冷拉,

5、冷拔就是对热轧钢筋进行处理,冷拉就是常温下拉到超过屈服点,冷拔就是常温下通过拔丝模热处理就是用强度大致相当于4级的某些特定品种经淬火和回火调质而成,属硬钢,具体的建材课本上应该有呀,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或低台金钢热轧的圆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二面或三面有肋的钢筋。助呈月牙形,二面或三面肋均沿钢筋横截面周围均匀分市,且其中有一面肋必须与另一面或另两面的肋反向。冷轧带肋钢筋是热轧圆盘钢筋的深加工产品,是一种新型高效建筑钢材。按照冷轧带肋钢筋(GBl3788-92)规定,冷轧带肋钢筋按抗拉强度分为三级,其代号为LI550、ll650和LL800,其中两个L分别表示

6、“冷”和“肋”字的汉语拼音宇头,后面的数字表示钢筋抗拉强度等级数值。前面各位仁兄是从对钢材的加工工艺的方面来论述其区别的,现我从其力学性能方面来介绍一下。在一般情况下,热轧比冷轧的力学性能要好些,经过热处理的钢材,它的抗拉,屈服强度,塑性,韧性都会有所提高,此外,我感觉很重要的一点,热处理能消除残余应力,而冷轧可能会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钢材发生屈服的不均匀变形,会产生残余应力,这个残余应力对稳定性影响很大。 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热轧的优点是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

7、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一是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二是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

8、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优点是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缺点一是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二是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三是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

9、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1、 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热轧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可以在高温和压力下融合。热轧后,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是沿着轧制方向,刚才在一定程度上不在是各向同性体,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被

10、压成薄片,出现分层。这使钢材沿厚度方向抗拉性能大大恶化,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在常温下的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观点看,低于在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热轧:是以板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轧机组制成带钢。最后冷却至设定温度,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就同一种材质材料,冷轧温度低,热轧温度高。界限就是这种材质的再结晶温度。 比如轧钢钢板,高于再结晶温度轧钢,钢材内部随时发生动态

11、再结晶,晶粒不断恢复为等轴状态,位错随时消失,不产生加工硬化,所以可以多次轧钢直到轧钢将钢胚轧成型钢。对轧钢机要求比冷轧低。生产效率高,所以产品价格也便宜,但是热轧产生高温氧化,因此表面质量不如冷轧板好。冷轧低于再结晶温度,轧钢过程中,晶粒细化变形,大量位错堆积,产生加工硬化,所以进一步轧钢需要有中间退火工艺辅助,否则不能进一步轧制。冷轧时候轧制要有较强大的出力,所以对轧机要求高。但是冷轧温度较低,钢板表面无氧化,质量好,所以冷轧钢板也比较贵。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取决于热轧坯料的质量和加热轧制工艺。在热带轧机上轧制带钢所形成的缺陷最主要有下列几种:(1)结疤。在板坯清理时对裂口及裂纹没有全部清除

12、干净,结果在轧制时形成结疤;板坯加热时过热,特别是铬不锈钢,轧制时在带钢上形成结疤。带钢坯表面大量集结的非金属夹杂物,也是产生结疤的原因。(2)裂边。板坯侧面缺陷未全面清除干净,这是带钢裂边的原因。(3)过热。板坯在过高温度下长时间停留会引起过热。过热板坯轧制时会产生大裂口和剥落;邻近过热的部分出现细裂纹,细裂纹在进一步轧制时会变成结疤。为防止板坯过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加热制度,尤其是高温下的均热时间。加热铁素体类钢时,温度超过850后必须快速加热。(4)机械损伤。轧入碎屑、压痕、划痕是热轧不锈带钢表面最有特征的缺陷。轧人碎屑和压痕缺陷是由于坯料上的结疤块、裂边在导卫上摩擦时有碎片落到带钢表面

13、上以及其他东西被轧辊或矫直机辊子压人而形成的。划痕大部分是在带钢运动时,下表面与不光滑的导卫、辊面不平的辊子及被动辊相接触时形成的。上表面划痕通常是在未卷紧运送时卷层间摩擦造成的。在卷取中,带钢与卷取机成形辊和喂料辊之间发生摩擦时,带钢表面上会产生很多短条状划伤。(5)带钢厚薄不均。带钢长度上的厚度不均匀与沿板坯长度加热的均匀性及带钢在机架间张力值有关。带钢的前端和后端一般比中部厚一些,这是因为在连续式精轧机组中带钢端部没有张力的缘故。带钢后端一般比前端厚,这是温度不同所致冷轧的概念及冷轧带钢的特点 冷轧的概念及冷轧带钢的特点:1 的定义: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变形叫。冷轧带钢一般是指带

14、钢在不经加热而在室温下直接进行轧制加工。虽然,因冷轧时,金属产生畸变,要产生大量的变形热,因此,轧后带钢可能会烫手,但仍叫冷轧。 2 冷轧产品的特点:1) 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公差小。2) 可轧很薄的产品。3) 带钢表面质量好,且光洁度可控。4) 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5) 可实现高速轧制和全连续轧制,具有很高的生产率。3 工艺特点:1)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加工硬化。2)冷轧过程必须采用工艺冷却和润滑。冷却的目的、润滑的目的和要求。3)冷轧采用张力轧制4 带钢的目的:减少钢板厚度;向用户提供精度允许范围内的均匀厚度,要求在长度和宽度方向都要均匀;向用户提供需要的板形

15、。要保持带钢表面清洁;带钢离开冷轧机时不能残留有过多的乳化液在上面;带钢的卷取张力要适当;确保用户需要的表面加工。如:光亮板、麻面板、各种花纹板等。5 生产对热轧带钢的原料要求近年来,用户对冷轧板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冷轧带钢厚度精度高、板形好,力学性能好且稳定。要求整个板卷,板卷和板卷之间的厚度和性能也要均匀一致。 冷轧板带的性能不仅取决于酸洗、冷轧、退火等冷轧生产工序,炼钢、连铸、热轧等对冷轧板带的性能也有影响。可以说,其产品性能和几何尺寸主要取决于热轧板带原料的性能和几何尺寸。51钢的化学成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52热轧带钢对冷轧板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见冷轧薄钢板生产P26) 冷轧产品性能的好坏与热轧带钢的质量关系很大。53热轧板带的几何尺寸对成品的影响(见薄钢板生产P33)热轧板带原料的几何尺寸对冷轧生产十分重要,因为热轧产品横断面和长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均,经冷轧后只能减轻,不能消除。经验和实际生产证明,冷轧薄板的相对横断面和甘共苦 平直度在热轧带钢轧机的精轧机组上就已经形成了,在冷轧机上只能改变绝对断面。如果试图改变其相对断面,必然引起平直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带钢板形变坏。综上所述,要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冷轧薄板,炼钢质量和热轧带钢质量是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保证。6冷轧机的基本形式(见薄钢板生产P153)机按轧辊辊系结构分类有二辊式、四辊式和多辊式机,按机架布置有单机架可逆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