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75799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陈会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超越常识的分析能力;若主试客观上不是那么熟练,可以从主观上设立一些有目的的观察指标。(二)、自然实验法(三)、测验法(四)、个案法(五)、相关研究法二、对人格的理解1、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2、各理论党派对人格的理解(1)、精神分析理论(最主要的理论)认为人的无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决定作用。(2)、特质理论(核心理论之一)认为我们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核心成分特质,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倾向。(3)、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素质和心理过程决定了人格的个别差异。(4)、行

2、为主义和学习理论认为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人格由我们经历的事情所构成,它是行为的习惯系统,而行为则是由环境造就的,如果我们的经历和遭遇不同,我们的人格也不同。如何认识各种人格理论对人格内涵的认识?A、有关遗传和环境假设的回答; 特质理论回避了这个问题;遗传决定论和精神分析都强调了遗传的作用;社会学习和人本主义则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B、意识和无意识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很多行为受到无意识力量的控制;行为主义则认为人们是能够理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原因的;特质理论则从个体自我报告的资料出发,认为个体可以清楚地报告出他们的社会焦虑水平,以及他们是如

3、何组织信息的;人本主义认为没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同时也认为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么做。C、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他是我们面对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斯金纳认为自由只不过是个神话而已;人本主义更多地考察个人的选择和责任感,并把这些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精神分析则一般不采取绝对化的立场但他们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意识机制;在个人态度上应该把人格理论理解为各种人格理论的相关物,究竟哪种人格理论更重要取决于你个人研究的需要和目的;第三章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主要著作:梦的解析 日常工作中的心理病理学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

4、前意识和无意识。解剖模型:意识: 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 前意识:个体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结构模型: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语满足个人欲望有关。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将本我的冲动控制在无意识中。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利必多与死的本能:本能分为两大类:生或性的本能,一般称为利比多。死与攻击的本能,称为塔那托斯。防御机制: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1)压抑。自我阻止激起焦虑、威胁或令人痛苦的念头、情感和冲动不让其达到意识水平(2)升华。将受挫欲望或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许

5、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3)替代。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投注(4)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拒绝不愉快)(5)反向作用。为了掩盖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6)理智化。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7)投射。 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想法和欲望推给别人、归为他人或其他事物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固着作用: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一是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成熟,二是一再遇到同样的挫折而学习到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式,以后即使情况发生变化,仍以这种方式反应。退化作用:指个人遇到挫折时以其年龄较幼稚的行为来

6、应付现实的困境。与固着同时发生,总是退化到固着的发展阶段。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凡是能带来愉快的满足的体验都叫性快乐;五阶段: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性格特点如下:(1)、口唇型特征在工作中追求一种安全感,扮演一种被动和依赖的角色,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和猜忌,对别人过分苛求,遇到挫折易怒,比较悲观,仇视别人。(2)、肛门型特征过分吝啬或节约,强时间观念,过分讲究秩序、整洁。奢侈、浪费、时间观念不强、肮脏。(3)、性器型特征行为轻率、果断、自信、自负、夸张、好表现、敏感、自私、自恋、人际关系不良。男性:大男子主义思想较严重,对女性粗暴有敌意;女性:追求一种男性角色或优势,具有男性特点。(4

7、)、生殖型特征(很少人达到)愿望、理想的表现,能控制本我并升华,能领导自己力比多能量,前几阶段正常满足成长。了解无意识的东西(1)梦。弗洛依德认为释梦是通往了解精神分析生活中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梦有三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二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所思所想,三是本我的冲动。他把梦分为两种:显梦(象)和隐梦(象)。能回忆起来的就是显像;隐藏于梦里地真实含义就是隐义;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形成的满足。(2)投射测验。(3)自由联想。它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的研究方法,它构成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4)弗洛伊德口误(5)催

8、眠(6)意外 (7)象征行为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1、自由联想法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依据:心理决定论。引导来访者把存在于头脑中的各种想象或观念哪怕是无关紧要的荒诞的也给呈现出来。2、梦的分析两部分组成:显意和隐义内容来源于三方面:(1)感觉的刺激;(2)清醒时的所思所想,梦境时再现;(3)本我的冲动;梦的分析:了解梦中的各种事物所代表的含义;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无意识得以暴露的方式:(1)口误(2)笔误(3)遗忘,(4)遗失、误置、误取(5)误读、误听(6)多种错误的混合三、应用:精神分析目的: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对它进行考察。一旦无意识

9、东西升到意识层面,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处理它。在这个过程中,无意识东西不会显露出新的障碍。精神分析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将无意识冲动带到表层的工作上。四、评价:投射测验所谓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 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画人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 2.材料仅为图片,因此可以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施测。 缺点: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2.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如测验上发现某人有侵犯欲望,但是实际上这个人却很少出现侵犯行为。 3.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五、对

10、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既肯定理论价值对我们的影响,又否定其不可取之处。积极意义:1、 建立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理论的对以后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2、 弗洛伊德公认为第一个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人;并为心理科学引入许多概念3、弗洛伊德提出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局限:1、过分强调无意识内容,其实意识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最主要方面,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最本质性的东西,无意识只不过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2、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忽略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倾向;3、有人批评他用不具代表性的资料建立他的理论;

11、4、对他表述的人格的消极特征存在异议。5、有人认为他的思想不是新东西,理论的很多方面不可验证。第五章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1.成年的人格几乎是在儿童五六岁的时候就完全形成,这一观点遭到许多理论家的反对。2.许多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向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对人格影响的观点提出挑战。3.许多人格理论家不喜欢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格方面的贡献:1.寻求优越(人生一开始就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 2.父母在人格发展上的作用3.出生顺序三、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1、集体无意识2、一些重要的原始意象3、集体无意识的证据集体无意识: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

12、象个构成。没有在意识中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无意识材料,且每个人的无意识材料基本相同。由原始意象构成。原始意象。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潜在性(可能性)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男性原始意象: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阴影:包含我们无意识的部分,这部分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上的阴暗面。为证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荣格再现了特定的形象和象征物。四、埃里克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1、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包括个体感、惟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自我概念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而埃里克森则相信,自我执行许

13、多重要的建构功能。他认为,自我是人格中的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埃里克森关于人格的理论被叫做自我心理学是很合适的。人格发展的渐成论1、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腔期;2、 自主对害羞和疑虑(1-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3、 主动对内疚(3-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蕾期;4、 勤奋对自卑(5-12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6、 亲密对孤独(20-24岁)成年早期;7、 繁殖对停滞(25-65岁)成年期;8、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成年期或老年期

14、。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我教育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表现在个人方面是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即确定自己做什么的人的时期。表现在社会方面是指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总之,当青年习得“自我认同”时,就开始形成他自己的同一性,成为了青年面临职业、婚姻、学业选择时的一种无声标准。五、凯伦霍尼霍妮人格理论的主要贡献:神经症和女性心理学神经症病因在于人格结构,在于其文化环境和个人生活环境。特点:在人际交往中陷入自我击败的风格霍尼发现,神经症最终是由人际关系的障碍引发的,他们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焦虑,往往会采用三种交往方式即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离开人群。神经症患者往往在各种社会交

15、往中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贡献:1.最为一个整体,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主要贡献。2.出弥补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外,还提出许多重要概念。3.后来研究人格的许多方法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批评:1.使用有偏向性、有疑问的资料来支持他们的理论。2.理论过于简单和不完整。第七章 特质理论特质流派: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依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被分类。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特质心理学家假定:人格特征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性的稳定性。特质流派的特征:1、特质研究者侧重预测某一特质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典型行为差异。2、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特质流派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4.更多是学术研究而不是心理治疗。二、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体系(一)对特质(trait)的描述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特质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人以特质来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妇产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