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5789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15.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doc15.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模板)1.设置目的综合防尘防毒措施和无尘无毒或低尘低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尘、毒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发生,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为此,特设置此制度。2.适用范围企业为控制防尘、防毒、防物理危害因素的设施。3.规范性引用文件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4.职责机动部门负责防尘防毒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管理。安技部门负责防尘防毒设施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联系尘毒设施效果的检测。5.管理程序5.1防尘防毒设备设施文本资料5.1.1

2、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应有管理制度;5.1.2建立防尘防毒设施台账(包括设备名称、编号、投入使用时间、分布地点等)5.1.3建立防尘防毒设施档案(包括登记表、使用地点、随机技术文件资料、效果鉴定、运行记录、维修记录)5.2防尘防毒设施管理5.2.1防尘防毒设备应编入设备设施台帐,列入维修计划,保持与生产设备正常运转。5.2.2一切防尘设备设施都应有专人负责维护。定期检修。5.2.3防尘防毒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5.2.4加强对防尘防毒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除尘除毒质量,防止漏灰、漏粉和泄漏毒物。定期检测粉尘、毒物质量浓度,发现超标,要立即采取措施。5.3、尘、

3、毒设备合格判断5.3.1除尘或净化效率等运行参数不低于设计参数的_%。5.3.2在管道及_%以上的支管无破裂、泄露、堵塞。5.3.3集尘(毒)风罩_%(个数)以上完好有效。5.3.4闸板和阀门开关灵活、可靠、无泄漏。5.3.5滤料(或原件)有效。5.3.6pe线接触可靠。5.3.7不生产二次扬尘(毒)或污染5.3.8治理后经检测的强度、浓度达标。6.考核因防尘、防毒设备设施运行不符合要求,对设备设施的专管负责人或设备设施的操作者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考核。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二)一、目的为控制喷漆车间废气和挂车车间抛丸清理产生的粉尘污染,规范操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

4、书。二、适用范围喷漆车间和挂车车间抛丸机三、引用标准gb16297_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四、职责4、1供应部材料员负责钢丸、油漆、稀料等用料的领用。4、2车间主任负责考核操作者对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文件的执行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4、3维修员工负责设备故障维修及定期维修和保养。4、4操作班组负责喷漆污染和抛丸粉尘的控制工作及设备的经常维护、保养工作。五、控制过程5、1、为了控制喷漆废气和抛丸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材料员应严把进货关,保证进货符合质量要求。5、2、操作人员负责喷漆污染和粉尘的控制工作,应拒绝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5、3、喷漆污染控制和管理5、3、1、操作人员应按

5、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使用设备,按油漆工艺文件进行作业。5、3、2、操作者作业前应首先接通电源及照明,检查通风系统、排风系统、过滤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正常后方能正式作业。5、3、3、各种油漆、稀料等易燃物品应配备专用的容器,容器必须密闭,定置存放,以防易燃易爆发性气体发生火灾和爆炸。5、3、4、开启油漆桶盖时用力要均匀,如桶内压力大,有气体逸出声时,要等气体完全逸出后,再将桶盖拧开,以免压力过大将桶盖顶开造成污染或伤人。5、3、5、调配油漆时,必须保证空气流通。5、3、5、喷漆作业完毕后,应保持送风过滤设备继续运行_分钟左右,方可关闭。5、3、6、油漆班对设备日常清理和

6、维护,喷漆室每日进行一次清理。5、3、7、喷漆系统、烘干系统、排气风机定期(三个月)清理。5、3、8、操作者应将每日清理出的油漆残渣放入指定垃圾桶,定期送至工厂制定地点。5、3、9、油漆班负责将空桶漆桶、稀料桶存放到指定地点,由工厂统一处理。5、3、10、维修人员按规定对喷漆系统及烘干系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4、抛丸粉尘控制和管理5、4、1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按规定操作使用设备,认真保养,并配合维修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除尘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5、4、2、为了控制粉尘排放,预方处理清理作业时应有首先打开除尘装置。5、4、3、作业完毕后,除尘系统应继续运行_分钟,然

7、后停机。5、4、4、除尘器中的粉尘应每周清理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粉尘运送工厂指定地点堆放(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不得产生二次扬尘。5、4、5、为确保过滤效果,操作者每三个月应将除尘器检查并彻底清理一次,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更换。5、4、6、检修时,需切断电源,关断气源,滤筒不可敲击,也不跌落地面,或其他硬地面上,否则会损坏滤筒,导致漏气。5、4、7、为确保滤筒安装时密封可靠,必须空口四周滤芯支撑板,滤芯端盖和人孔盖上灰渣清扫干净。5、4、8、滤筒安装紧固时,不得用力过大,严禁敲击螺母,以免损伤滤芯。5、4、9、操作者应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除尘风机的内部清理,特

8、别是叶片的积灰和污垢的清除,并做好防锈。5、4、10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风机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除尘风机电机温度过高或风机叶轮变形、叶轮摩机売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报请有关人员及时修理。5、4、11、操作者负责每日清扫抛丸设备及工地散落钢丸粉尘,每周清理地坑散落钢丸。5、4、12、操作者按规定填写公司抛丸机设备维护高录5、4、13、当除尘器出现故障时,执行粉尘治理设施应急措施。5、5维修班组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按计划检修、保养设备及废气处理设施了。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三)1目的1.1为了充分发挥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效能,使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与工艺设备同步运行,且处于良好的运

9、行状态,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规定了企业内的防尘、防毒、降噪以及通风降温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程序和要求。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厂、职能部室。3总则3.1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是生产设备设施的组成部分,设备能源部将其管理纳入正常的工艺装备管理之中,建立相应的设备设施台帐。3.2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必须进行调试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4职责4.1安全部是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选型、使用、维修保养及更新改造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协调、服务和考核;负责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发证工作。4.2物资计划部负

10、责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采购,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采购需求计划的制定、进行设备安装和修理,设备能源部办理设备设施的报废手续。4.3各分厂是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5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5.1设备设施操作者上岗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重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操作者经培训合格,且取得设备设施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设施。5.2设备设施使用必须严格按“三定一证(使用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作业指导书,凭设备操作证操作设备)”要求进行管理,遵守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并负责填写各种设备设施运行记录。

11、5.3设备设施操作者应具备“三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设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设备故障)”、“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检查)”的基本技能和设备管理意识,在开机前应认真做好重点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5.4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不得无故停用或擅自拆除,凡因故停用设备设施应办理停用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6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6.1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负责,做到:a.班前认真检查设备,

12、按规定做好设备的点检工作和润滑工作;b.班中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c.班后做好设备清扫、润滑工作。6.2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应与工艺装备一并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a.设备设施的定保工作在每年的元旦、五一、高温停产、十一和春节期间进行。设备设施的定保以设备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进行指导和配合,按设备设施定保标准进行。b.设备设施维修人员按设备设施定检内容进行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并做好定检记录。6.3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的故障管理a.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应立即停机,关闭电源,防止故障扩大,通知设备能源部,按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及时组织处理。必要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抢修。b.设备设施发

13、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停止或限量排放污染物,预计停机时间超过_小时的,必须将故障信息上报设备能源部。c.设备设施故障排除后,设备操作者应对设备进行认可,并和维修人员填写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设备设施停运、维修记录单。7设备设施的报废与更新管理7.1设备设施报废的条件:设备设施经更新改造后性能仍不能满足职业危害因素防治防护设计要求和保证处理后作业点排放达标的防治设备设施。7.2设备设施报废的审批程序:凡符合报废条件的防治设备,由安全部组织全面检查和初步技术鉴定后,填写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报废申请表,按照公司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7.3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报废后应及

14、时进行更新,其程序下列要求执行:a.计划的编制:安全部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工会和员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年度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更新投资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报解放公司级归口部门。上级归口部门批准后,由分公司计划财务部按财务预算指标,下达年度投资计划。b.项目的实施:安全部会同分厂提出初步方案及技术要求,并报设备能源部,进行委托安装。c.物资计划部组织召开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大会,安全部通报项目技术要求,物资计划部通报其它商务要求,待各供应商编制详细技术方案并上报安全部,设备能源部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确定技术方案和供应商。d.安全部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e.项目完成后,由设备能源部和分

15、厂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验收。7.4设备设施的技术资料管理:各单位应配备人员做好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收集技术改造后的资料归档等工作,以满足设备使用和维修的需要。8考核7.1对于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进行有效的改造,从而减少职业危害发生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企业有关奖惩规定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8.2对因违反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规程,违章作业、不遵守劳动纪律或者工作不负责者,按考核规定执行。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范本(四)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管理标准qg/lgj0615_为了充分发挥职业危害防护设备效能,使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与工艺设备同步运行,且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的防尘、防毒、降噪以及通风降温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程序和要求。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单位。2管理职能2.1装载机厂办公室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