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75685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论民本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重点句子。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并了解它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社稷()(2)粢盛()(3)圹()(4)曳兵() (5)数罟() (6)洿池()(7)鸡豚() (8)狗彘() (9)庠序()(10)饿莩()答案(1)j(2)zchn(3)kun(4)y(5)c(6)w(7)tn(8)zh(9)xin(10)pio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诸侯危社稷:_(2)则变置社稷:_(3)兽之走圹也:_(4)苟为不畜:_(5)载胥及溺:_(6)河内凶:_(7)勿夺其时:

2、_(8)谨庠序之教:_(9)王无罪岁:_答案(1)危害(2)改立(3)原野,旷野(4)平日积聚,储藏(5)相互(6)谷物收成不好,荒年(7)丧失,耽误(8)学校(9)归咎,归罪2通假字(1)为丛驱爵者:通“_”(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_”;“莩”通“_”答案(1)雀(2)毋(3)斑(4)途殍3古今异义(1)牺牲既成,粢盛既洁古义:_今义:_(2)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今义:_(3)河东凶亦然古义:_今义:_(4)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_今义:_答案(1)祭祀用的牲畜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2)逃跑走路(3)谷物

3、收成不好,荒年人或动物暴躁(4)更增加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王(2)就(3)数(4)道(5)畜答案(1)称王/君主/帝王/朝见天子(2)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成就(3)几/定数,天数/数量/读shu,多次,屡次(4)方法/学说/道理,思想/道义,正义(5)平日积聚,储藏/畜养/养活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树之以桑:_(2)虽欲无王:_(3)衣帛食肉: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种植(2)名词用作动词,称王(3)名词用作动词,穿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于(2)以(3)者(4)之答案(1)介词,比/介词,对于/介词,在(2)介词,按照/介词,用

4、、拿/介词,凭借/动词,认为(3)“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用于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时候”/用于数词后,译为“样”“个”/用于判断句的主语后,引出判断/用于表原因的判断句中,译为“的原因”(4)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义/代词,此事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文:_(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文:_(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译文:_(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答案(1)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因为跑五十步的)只是没有

5、(跑)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3)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4)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走在路上了。三、名言警句1课内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课外名句(1)仁者无敌。梁惠王上(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梁惠王上(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梁惠王上(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6)分人以财

6、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下(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他为“亚圣”。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

7、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二、背景展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溃,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为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三、文化常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文白对译

8、(尽心下)(离娄上)(梁惠王上)孔子的仁爱更多地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王道仁政”思想。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部分中,孟子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请将其填在图中处,限四个字。(2)孟子在全面论述王道仁政时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请在图中处填出正反的具体内容,各限四个字。答案无望民多使民加多批判虐政1本文节选的离娄上中,孟子是怎样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这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_答案(1)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才能得到天下百姓的心。他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不施行仁政的暴君,就像“为渊驱鱼者”“为丛驱爵者”一样,为有道的明君驱赶来百姓,以此提醒国君要“志于仁”。(2)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后世统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像西汉初年从刘邦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和唐初“贞观之治”的种种措施,都是直接地从孟子的思想中得到依托。这种思想一直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开明政治家以“仁”治天下的理论基础。2本文节选的梁惠王上这一部分论述的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