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752569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昌县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一、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原则和范围1、 指导思想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尽可能从源头避免和减少垃圾产生,实现源头减量,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可再生资源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垃圾应实施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通过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处置,保证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规划依据(1)平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相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城镇环卫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专业规划;(4)平昌县城市总体规

2、划。3、规划原则(1)垃圾处理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指导方针,结合国情,本着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以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选择先进可靠的工艺、高效节能的设备、适合国情的自控方案、经济合理的土建结构型结构型式,使垃圾处理实现科学管理、运行简便可靠、成本低,从而发挥较好的投资效益。4 规划范围平昌县县城包括江口镇、西城管委会、星光工业园区、金宝园区。5、规划年限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概况(一)基本情况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米仓山南麓,巴中市南部,界于北伟31163152,东

3、经1061510734之间,南北长69.8公里,东西宽69公里,幅员面积2229.1平方公里。东与宣汉、万源接壤,南与达县、渠县相邻,西与营山、仪陇毗连,北与巴中、通江抵界。辖26个乡17个镇,481个行政村,3629个村民小组,65个居民委员会,34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0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63万人,非农业人口19.77万人。平昌县是典型的老、边、山、穷地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

4、.26亿元 ,比上年增长2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GDP5216元,不到全省平均值的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2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 3279元,增长10.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86万元,增长25.5%,人均财政收入不足100元。由于受自然、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滞后,本级财政对公共事业的保障能力较差,属于不发达地区。 平昌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烈士的故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腹心地带,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四川省首批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也是国家司法部、省发改委和省军区定点帮扶县

5、。县城江口镇地理位置在全县中心,位于巴河与通河交汇处,县地自古以来就是达县通往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的咽喉,素有“川北重镇”之称。距达州市117公里,距巴中市94公里,距通江县105公里。随着平昌县城市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机遇推动平昌县经济的飞速发展,平昌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平昌县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已影响投资环境,制约了平昌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五”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情况1、规划情况。为实现 “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规划,要求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平昌县

6、在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对县城内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做了具体的详细规划。2、规划完成情况。修建城乡结合部垃圾120余个垃圾池(桶)、14个敞口垃圾集装箱及放置在各小区内100个密闭式垃圾集装箱、城区主干道保洁时段90个保洁手推车收集垃圾,清运车辆22台,基本做到县城垃圾日产日清。修建垃圾临时堆码场一个,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中。(三)县城垃圾收集、运输现状和垃圾处理现状1、县城区生活垃圾产量平昌县县城建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现城镇常住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近10万人。人口数量、居民炊事用能情况及冬季取暖形式是影响生活垃圾量及产生的关键因素,按人均日产0.8kg预算,县城区日产生活垃圾22

7、0余吨。(二)县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模式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入环垃圾收集容器,由县环卫所定时收集运输。垃圾收集沿用分级管理的模式,按照清扫保洁范围划分,县环卫所负责收集范围为主干道清扫保洁面90万平方米及600个果皮箱内的垃圾日收集工作;各社区小街小巷及梯道的清扫保洁面及其日常垃圾收运由江口镇的公益岗位人员负责;单位办公区域及大部分住宅小区的公共卫生的维护及垃圾的收集委托10余个物业公司具体负责;少数小区及零散的居民户(未委托物管公司)自行定时定点投放到就近的垃圾收集箱内。 (三)县城生活垃圾收集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目前,县城居民生活垃圾收集主要

8、由各社区环卫保洁员、物业公司、居民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再由环卫人员用运输车转运进垃圾压缩车再送到城外的垃圾堆放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余社会团体的生活垃圾主要委托物业公司人员进行收集进垃圾箱;城区主次干道垃圾由县环卫所保洁员将垃圾集中在保洁手推车,由运输车转运至压缩车再运至堆放场。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由建筑单位自行运至建筑垃圾堆放场。即垃圾收集网络:各居民住宅小区投放到就近的垃圾桶(箱)收集环卫清运车运送压缩车(3种收集方式)专用车辆运往垃圾堆码场。(四)垃圾运输现状目前,县环卫所现有环卫清运车辆22台承载着县城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垃圾120余个垃圾池(桶)、14个敞口垃圾集装箱及放置在各小区

9、内100个密闭式垃圾集装箱、城区主干道保洁时段90个保洁手推车收集垃圾,做到250余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但随着城镇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日产生活垃圾将按2的年比率递增,垃圾收运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五)垃圾处理现状平昌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为露天简易堆放。平昌县于2002年底修建罐子山垃圾堆放场,作为县城生活垃圾的堆放场,该场建在江口镇三房村三社和四社之间,使用至今有8年。平昌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占地210亩,库容量120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150吨,服务年限13年以上的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平昌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没有财力投资大规

10、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2)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不配套。重视集镇规模发展,忽视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速度不能及时跟上城镇发展的速度,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也不配套,增加了生活垃圾处理难度。(3)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太多。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开发区,基本上都没有符合要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收集系统。(4)生活垃圾管理严重滞后,全县均未开征垃圾处理费。二、“十二五”规划草案(一)“十二五”预测根据平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平昌县城镇发展规划,我县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到“十二五”末,全

11、县城市化率将达到33.5%。县城新增垃圾处理量4.5万吨/年。(二)垃圾处理技术方案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热解法和固化法等多种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概述如下:(一)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法是将垃圾堆置于一定场地内,并对场地进行防渗处理,通过对垃圾压实、粘土覆盖和再压实等一系列手段,使垃圾与周围环境隔离的一种处置方法。为防止填埋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气体污染环境,配备必要的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填埋垃圾中有机物在无氧状态下缓慢分解,一般在30年方可达到稳定。卫生填埋法是至今运用最广、技术最成熟、操作管理比较简便的一种处理工艺。填埋所需的设

12、施和设备都较为简单,一次性投资较小,且处理能力大。填埋操作不受垃圾成份变化的影响,可适应含各种成份垃圾的处理。另外,垃圾填埋场也存在着占地面积大以及臭气、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如果运行管理不当,将会恶化周围的环境质量,使之变成一个新的污染源。(二)堆肥法堆肥法是指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在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稳定化,并形成腐殖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堆肥产物是一种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对环境无任何的副作用,施用于农田、果园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的过度使用,最终会导致土地的肥力逐渐下降,并污染周围水体。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制得堆肥产品,并将其施用于农田,发展生态性农业,必定具有广阔的市场

13、前景。堆肥法处理垃圾减容量比较小,建设投资比卫生填埋法高,其处理能力不大,处理过程中分拣出来的垃圾还需进一步的处理,仍需建设垃圾的卫生填埋场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限制堆肥法应用的是堆肥产品的重金属成分。另外由于观念等因素,堆肥产品的销售比较困难。(三)焚烧法焚烧法是将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其可燃成份氧化为简单气态氧化物,不可燃成份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对于发热量(低位)高于4000KJ/Kg(约960kcal/kg)的垃圾都可以采用该法处理。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垃圾,具有占地少、无害化彻底、处理周期短等诸多优点。而且焚烧法产生的残渣只是原垃圾容积的15%,减容能力极大;残渣中可回收金属等资源,焚烧

14、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垃圾焚烧法的缺点是一次性投资高,对垃圾热值有一定要求,需要一套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同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需进一步处理。通过对上述三个方案的论述比较,本规划草案采用方案一:卫生填埋处理工艺作为推荐方案。(三)执行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 CJJ 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 113-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 112-200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34-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15、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CJ/T16-21-199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 18772-200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T231-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2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 GB12348-9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GB 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1、规划目标:(1)县城垃圾收集设施规划目标; 按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