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75110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专业学分制筹划知识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从事储运、运输、 配送、包装、货运代理、营销中介、电子商务等基层服务工作与基层管理的综合 型、应用型的物流配送、营运与管理的中等技术人才。二、招生对象及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历者,学制为三年。三、职业岗位群及能力:(一)、职业岗位群I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商品流通企业,从事物流分析员、分销员、采购员、 运输调度员、理货员、物资配送、商品储运、商品养护工作。骨#I I _t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职业岗位是:1、仓库管理方面仓库管理员、理货员;2、运输方面运输调度员、配送、押运员;3、物流企业物流分析

2、员、分销员、采购员;4、商场、超市理货、配货、商品养护工作;5、其他相关岗位。(二)、基本能力要求1、知识要求拝 C _ -I J(1)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I I;( I 1(2)熟悉计算机网络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3)熟悉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2、专业能力要求(1)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2)物流信息处理能力。(3)物流网络规划设计能力。(4)物流运输、配送、仓储、管理与实际工作能力。(5)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能力。3、素质要求(1) 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2) 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责任心、事业心强。(3) 具备较

3、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三)、学生能力分析分类专项能力能力要求主要课程考核基本作能操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操作系统、文字录入、数据处 理、电子表格使用、网上交互能力计算机应用基 础计初算机应用U级证书物流专业基础知 识的具备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的 基本方法、对物流科学有一较为全 面地认识物流管理基础.物流师初级证书运输管理知识的 应用掌握运输业务的理论基础,以及公 路、航空、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等运输方式的岗位操作流程运输业务与岗位操作流程初、中级运输管理师专业本能基力供应商的选择方 法、米购技巧的 掌握掌握供应商选择的方法以及注意 事项,以及采购方法的理论基础, 并能熟练进行案

4、例分析采购与供应管理考孑核评定合格企业绩效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物流活动的评价方 法,并能够将其运输、物流计划、 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现代物流活动 绩效分析考孑核评定合格专业力能仓储管理能力 1 二二具备仓储管理方面货物得出入库 项目、堆码、垛间距、垛高、垛型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相关 理论知识仓储管理与实 务考孑核评定合格1 IX J 1 1 运输、配送能力具备装卸搬运、理货、配货、拣选 等的操作能力以及相关工具的理 论知识的掌握运输与配送考孑核评定合格打包能力了解包装的原理以及物流包装的 理论基础,具备识别条码、装箱、 打包的实际操作能力物流包装实务考孑核评定合格市场营销能力

5、了解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及营销管 理过程,掌握市场营销策划、组织 实施及控制方法市场营销学考孑核评定合格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文化基础课1、职业道德(3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 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 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 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2、综合素质(34学时)本课程为必修课。本课程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依据,结合 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帮助毕

6、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从而顺利地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应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就业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理解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现行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就业技巧、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3、经济与政治(3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 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 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 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打下基础。4、语文(

7、157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和文言文阅读和训练,提高学生 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 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实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 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须的语 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 尚的审美情趣。5、数学(157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应掌握内容有:集 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与数 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6、英语(157

8、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培养学 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 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7、计算机应用基础(102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 I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 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I .*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体育与健康(68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

9、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 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 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 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二)专业课I-.9、商业心理学(68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人的心理I I;, I i活动的一般过程,理解人心理活动的本质。让学生掌握如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 心理,从而在新产品设计、商品命名、商品包装、定价、促销及谈判过程中把 握住消费者的需求,成功地占领市场。10、市场营销学(68学时)在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上,掌握市

10、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通过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营销战略及管理、市场 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初步 的市场分析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能运用基本的营销策略从事市场营销活动。11、统计学基础(68学时)通过学习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统计调查和资料整理的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掌握一种 统计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12、商品学(68学时)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 所掌握的内容主 要有:构成商品的质量的基础;形成和影响商品质量的诸种因素; 研究、管理

11、、 监督和评价商品质量的诸种手段;维护商品质量的理论和措施; 促进商品使用 价值实现的有效手段。13、企业管理概论(68学时)I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在企业经 营管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协调*I *内外部环境,开展管理活动,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能力。14、物流管理基础(68学时)在具备一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从事物流管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 知识,通过本书的学习,正确把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 对物流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科学理论打下 基础。15、物流企业会计(114学时)通过本

12、书的学习,了解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掌握会计理I-论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较为熟悉的运用到物流企业的会计做账中,掌握一种I II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16、社交礼仪(51学时)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交知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不 同的场合如何着装,如何与人交往,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礼仪要求。17、企业物流(68学时)在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的基础上,通过本书的学习,了解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物流作业管理等内容,掌握企业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如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 制。18、运输与配送(114学时)在学习了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的基

13、础上,进一步了解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 中,应重视运输与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 运输,特别是实施准时制配送,促进现代物流系统中通过储存创造物品时间 效用的功能。19、供应链物流学(68学时)在学习物流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掌握供应 链管理的特点极其内容,并会应用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现手段快速反应 .I供应系统(QR)和效率型消费者对应系统(ECR)。20、仓储管理与实务(114学时)通过本书的学习,主要应掌握如下内容:仓储网点的布置、仓储设施的 选择、库场规模的确定、仓储管理自动化、特殊商品的仓储管理、货源组织、 仓储计划、仓储业务、货物包装、货物养

14、护、仓储成本核算、仓储经济效益 分析等。能简单的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 整理等活动进行经济管理。21、采购与供应管理(102学时)通过本书的学习了解现代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发展的J . 新趋势,全面了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学会运用采购与供应IJ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在采购与供应管理I I f r Ij I 1中应用。22、物流活动绩效分析(68学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物流活动评价的方法,并能够 掌握物流企业在物流计划、客户服务、运输、供应链等方面进行绩效分析的 方法,并将这些知识熟练的运用于案例分析中。23、物流包装实务(102学时)通过学习,应理解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合理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 对象,也是物流合理化的基础。主要内容有:合理化包装、包装的各种技术 以及运输过程中包装的标志。附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表课 程 类 别序号课程名称计划学时数学期分配学时数总学时面授实践学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123456171717/215/21917基础课1、德育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4222综合素质34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