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75109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穆村小学李瑞芹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

2、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7个生字2、通过拓展资料阅读、画面观察、想象感悟、视频观看等手段,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意思,进而认识到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3、通过品析、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高大、茂盛、神奇。4、借助画面,想象说话,感悟到一株柳生长过程的不易,命运的艰难,体会它的顽强精神。5、通过助学案资料库中的“灞河”,观看视频对比感悟,想象说话,体会内心,认

3、识到青海高原一株柳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进而感悟“生命需要顽强”的人生真谛。6、在朗读理解中初步领悟作者想象、对比的写作方法。【学情及教法分析】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对生活于平原中的孩子来说,青海高原的自然环境是他们所不熟知的,柳树的平常与司空见惯又已成为他们意识中的惯性,如何在感悟到青海高原恶劣环境的同时,领悟到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将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课标中指出,“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已的阅读面”,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

4、习习惯、方法 ,为此,本课教学中,应在学生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将“青海高原、灞河等相关拓展资料,青海高原原野、山峰、天空、高原天气、高原柳等相关画面,青海高原与灞河柳视频,苏武牧羊、沃尔塔瓦河、春野、阳光总在风雨后等音乐,风声、雷声音频”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在视听结合、画面感悟、想象说话、音乐渲染、感情朗读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力与理解力。【教学重难点】感悟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体会到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领悟以顽强的毅力与韧劲与人生作斗争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视频青海高原灞河柳,音乐苏武牧羊春野沃尔塔瓦河阳光总在风雨后

5、,音频“风声”“雷声”3.学生助学案设计4.教学练习设计【教学过程】一、 读诗引文(设计意图:由边塞诗的悲壮、苍凉,引出青海高原)1、(播放苏武牧羊音乐,课件出示两首边塞诗出塞和凉州词)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两首诗,让我们伴着音乐,有感情地读一下。(指名学生感情朗读)2、师:读了这两首边塞诗,你想到了哪个地方?(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说不到具体的地方,可能只会想到战场、边关等较笼统的词,这时候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某个省、市去说)3、师:老师想到了青海高原。(板书青海高原)二、资料拓展,观看视频,了解青海高原的环境与天气情况(设计意图:将助学案中及学生搜集到的青海高原

6、资料、画面感悟、情境理解、视频观察、文本语言等有机串接在一起,让学生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及天气情况有深刻、完整的认识,让感情朗读水到渠成)1、 师:通过我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你对青海高原有了哪些了解?(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行为预设: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不利于高大植株生长这点,要相机引导,让学生阅读助学案资料库中青海高原的相关资料,并板书“不利于高大植株的生长”)2、 师:课文中是如何描写青海高原的?(指名学生朗读有关文字,课件出示)师:现在,让我们认真地看着这段话,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片原野,这里的原野-(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向远处看,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山峰,这里的山峰-

7、(随机指名学生回答),抬头往上看,我们看见这里的蓝天-,这里的白云-(随机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行为预设:如果学生在说自已所看到的画面时,用了自已的语言,及时表扬鼓励,指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巧用词语。)3、 师:让我们走进画面看一下。(设计意图:在画面及叙述性语言中,理解重点词的意思。通过层次递进性语言,加深学生感受。)师:(出示青海高原原野图片)放眼望去,广阔的原野望不到边际,上面覆盖着一层青草,这就是-(出示词语,学生接读广袤无垠,青草覆盖)师:(出示青海高原山峰图片)一座座山峰布满原野,上面堆满了石头,让青草无处可生,这就是-(出示词语,学生接读寸草不生、青石嶙峋)师:(出示青海高原天

8、空图片)抬头仰望,蓝天是那样的深远,朵朵白云聚在一块,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出示深邃、凝滞,学生接读) 师:(出示青海高原原野图片)继续往前走,依然看不到绿树红花,映入眼底的依然是-(出示文字,学生接读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师:(出示青海高原山峰图片)这里怎会如此的荒凉呢?没有鳞次栉比的大厦,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最多的是一座座-(出示文字,学生接读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师:(出示青海高原天空图片)这里的天空和白云与平原的如此不同,那是-(出示文字,学生接读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师:(课件出示文字“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继续往前走

9、,看见的依然是-(随机指名学生感情朗读)4、 这是怎样的青海高原啊?(指名学生回答,板书苍凉、环境恶劣)5、 师:让我们一起坐着车走进青海高原看一下(播放青海高原视频,并请学生感情朗读)6、 师:除了这段文字,课文的6、7自然段还提到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哪位同学发现了?(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设计意图:认识到青海高原这四种特殊天气情况,为下面理解一株柳生长过程的不易做好铺垫) 师:谁来谈谈对干旱的认识(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青海干旱图片及文字) 师:今天的天气冷吗?是啊,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我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生起了炉子,可是,这样的天气在青海高原是不算冷的。(课

10、件出示青海寒潮图片及文字) 师:还记得前几天我们这下的雪吗?大吗?有多大?(指名回答,课件出示青海暴雪图片及文字) 师:在青海高原,雷轰电击也是常有的事(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7、 小结过渡:现在,我们看,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候,何止是不利于高大植株的生长,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想在这生长都是困难重重。但奇迹却在这产生,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之上,有一棵生长了许多年的高大的柳树。(板画柳树)三、 品析第3自然段,初识一株柳的高大、茂盛、神奇(设计意图:在感悟青海高原荒芜、苍凉、环境恶劣的基础之上,品析第3自段段中的重点词语,让柳树形象印入学生心底。)1、师: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啊?(指名学生读有关文字,课件

11、出示第5自然段文字)2、师:自已读一下这段话,看看它与我们平常所见的柳树有何不一样?(学生行为预设:在说高原一株柳与自已所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时,学生可能不知从何种角度去说,可指导学生运用“我们平常所见的柳树的(树干、树叶、粗细)是-,而这株柳树它-”这样的句式练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回答,运用动作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事例说明,理解“百十余平方米”的概念;借助实物感悟“生铁铁锭”的“粗实坚硬”;通过对比分析,理解“苍郁深沉”“锻铸”“巍巍然”等词,进而感情朗读)3、师: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啊?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吧?(板书高大、茂盛、神奇)(指名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四

12、、 想象经历的磨难,再识一株柳的顽强(设计意图:在画面展示、音频渲染中,进行想象说话,引导学生入境悟情,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感悟柳树“顽强”精神)1、师:在这样荒凉、恶劣、随时都可能发生干旱、寒冷、暴雪的青海高原之上,长成如此高大、茂盛的柳树,该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啊?作者没有亲眼见过,但他进行了猜测和想象,(板书想象),让我们也一起通过画面,想象一下。2、(课件出示干旱图片)师:你看,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树多么渴望得到雨水的滋润啊,我们看到它的叶子-,它的枝干-(指名学生看图想象回答)(课件出示暴雪图,播放“风声”音频)师:你听,刺骨的寒

13、风刮起来了,铺天盖地的暴雪下起来了,风卷沙石,其它小树都被风连根拔起,我们看到这株柳树的身子-,它的枝干-(指名学生看图想象回答)(课件出示雷轰电击图,播放“雷声”音频)师:“轰隆隆”,惊雷在天空响起,闪电无情的劈向了这株柳树,我们看到它的叶子-,它的枝干-(指名学生看图想象回答)(学生行为预设:在回答仿佛看见的柳树的样子时,学生说的角度可能比较单一,此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多种角度去想象)3、师:它经历的磨难很多很多,想象一下,它可能还经历过哪些磨难?(指名学生回答)4、课件出示改写后文字:“它经历过无数天冷酷无情的干旱与寒冷,它经历过无数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它经历过无数场铺天盖地的

14、雷轰电击。”(师生齐读)5、师:这是一株怎样的柳啊?(指名学生回答,板书顽强,百折不挠)五、对比感悟,想象说话,体验一株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及拓展资料阅读,在对比中感悟一株柳命运的坎坷,同时通过想象说话,角色体验,认识到一株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1、师: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撑立,拼命挣扎,孤独地煎熬时,它的同类灞河边的柳树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播放灞河柳视频,进行相关文字讲述:它生活在历史悠久的西安灞河旁,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争相观看,为长安之壮观。在这里,灞河边的柳树,沐浴着阳光,在肥沃的土地里汲取着营养,吮吸着甜美

15、的雨水,听着游人的赞美,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身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2、师:同是一株柳,它们生活的道路何其不同啊,高原柳的命运何其坎坷啊?可是,它抱怨了吗?它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第一句,齐读)师:是啊,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出示干旱图片)师:当火辣辣的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它的身体,让它饥渴难忍时,它对自已说-(指名学生想象说话)(出示暴风雪图片)师:当狂风夹杂着暴雪重重地打在它身上,无情地撕扯着它的枝干时,它对自已说-(指名学生想象说话)(出示雷轰电击图片)师:当闪电无情地劈断它的枝干,让它疼痛不已时,它对自已说-(指名学生想象说话)3、(课件出示改写句子,播放音乐春野,师生合作读)课件文字:即使风再狂,雪再大,闪电再无情,它都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即使高原环境再恶劣,高大植株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