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75039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酯润滑油的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酯类油是综合性能较好、开发应用最早的一类合成润滑油。目前世界上的喷 气发动机润滑油几乎全部用的是酯类油,所以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合成润滑油。酯类油的分子结构特征是分子中都含有酯基官能团一COOR。根据分子中的酯 基多少和位置不同,酯类油又分为双酯、多元醇酯和复酯。1双酯:以二元羧酸与一元醇,或以二元醇与一元羧酸反应所制得的酯成为 双酯。双酯有两个酯基。常用的二元酸有: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常用的 异构伯醇有:异辛醇、异壬醇、异癸醇、异十三醇等。ii多元醇酯:新戌基多元醇酯是由新戌基多元醇与一种或多种一元酸反应制 得的,其分子结构具有两个以上的酯基。常用的多元醇酯有C5-C9脂肪酸的三羟 甲基丙

2、烷酯和季戊四醇酯。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中的0碳原子上不含氢,因而其热安定 性比其它酯类要好;其R基碳链长短决定其粘度和低温流动性,碳链愈长,粘 度愈大,低温流动性变差。iii复酯:顾名思义,复酯的结构比较复杂。复酯是由二元酸、二元醇(或多 元醇)酯化成长链分子,其端基再用一元醇或一元酸酯化而得。复酯的平均分子 量一般为800-1500。其粘度较双酯和多元醇酯高,但其热稳定性不如多元醇酯 好。酯类油有哪些“品性”? 一般理化性能: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如增长酯分子的主链,酯的粘度增 大、粘度指数增高。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 基侧链的,粘度指数

3、更低。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酯、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均在150 以上。酯类油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优良的低温流动性。常用的癸二酸酯和壬二酸 酯的凝点均为-60C以下(可用到-70C)。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及支 链酸的引入,酯的低温粘度增加。酯化不完全也会使酯的低温粘度明显增加。酯类油的蒸发度远比同粘度矿物油小。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 闪点升高,蒸发度降低。酯的类型对酯的蒸发度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新戊基 多元醇酯的蒸发度比二元酸酯的低20-30%。热稳定性:酯类油受热分解的难易取决于酯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酯,在高 温下热分解的机理是不同的。双酯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易腐蚀金属的酸和烯烃,新

4、戊基多元醇酯分解后不仅生成羧酸和烯烃,而且引起醇部分碳骨架重排,新戊基 多元醇酯的热分解温度比二元酸酯高50C左右。氧化稳定性:酯类油的优点之一就是抗氧能力强,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氧化稳定性要优于双 酯。由于氧化是在诸多因素存在下的复杂化学反应,使得酯的氧化变质温度比热 分解温度低得很多。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加入抗氧化添加剂。粘度一压力关系:酯类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变化小于矿物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变化。酯类油常压粘 度越大,其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在高压下分子链之间的绕结程度增加。几 种酯类油的粘度随压力变化的速度顺序为双酯季戊四醇酯4106合成航空润 滑油。温度对油品的压粘关系的影响与油品的粘度指数有关

5、,酯类油的粘度指数高 于矿物油,故温度对其压粘关系的影响浮矿物油。剪切速率对酯类油压粘关系的影响小于对矿物油的影响。润滑性好:由于酯类油分子中的酯基具有极性,酯分子易吸附在摩擦表面 上形成边界油膜,因而酯类油的润滑性一般优于同粘度的矿油,具有优良的抗磨、 抗擦伤和减摩特性。在FZG齿轮试验机上对比几种酯类油与矿物油和聚a 一烯 烃的承载能力,表明酯类油的承载能力优于聚a烯烃和矿物油。抗水性:酯类油具有比矿物油大的吸湿性,酯的吸湿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 关,也与酯的结构有关。在一定温度下,酯的吸湿性随环境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酯类油的吸湿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酯类油在酸、碱

6、、酶等存在和作用下易发生水解,其水解安定性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于酯的性质和纯度,在使用条件下,酯的水解速度与酯中混入的水量无关, 而与酯一水界面的面积有关。酯类油短时间内和少量水(1%以下)接触,在不发生水解的情况下,润滑性 不会有明显变化,油中水量增加,会使润滑性下降。酯类油水解会使抗磨、抗擦 伤大大降低。鉴于酯类油有吸湿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因此在贮存 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包装容器的密封性,不能将酯类油敞口贮存,避免空 气中的水汽或水滴混入油中,造成不良后果。对密封材料的适应性:一些与矿物油相适应的橡胶材料,可能对酯类油不能适应,如氯丁橡胶用酯 类油浸泡后将产生非常严重的溶胀现象,因此使用酯类油时,最好用氟橡胶作密 封材料,其次为丁腈橡胶。随着酯基分子量的增加,酯基中酰基平均碳数越大, 橡胶的膨胀率越小。对添加剂的感受性:酯类油具有极性,因而一般对添加剂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对各种添加剂的感 受性也比较好,这是酯类油的一大优点,便于加入各种添加剂来改善基础油的性 能。酯类油中常用的抗氧剂是N一苯基a萘胺、二异辛基二苯胺等;最常用的 抗磨剂是磷酸酯和亚磷酸酯如三甲酚磷酸酯、二丁基亚磷酸酯、三(2-乙基已基) 亚磷酸酯等。毒性:酯类油的毒性极低,远低于美国产业协会方法“无毒”的界限。酯类油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