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75039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11田园诗情教案苏教版11田园诗情教学要求1.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1.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田 园 诗 情 荷兰牧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句导读:“碧绿如丝绒

2、般”,既写出了草原美丽的颜色,又写出了草原平坦、柔软的质感。奶牛点缀在草原上,黑、白、绿组合成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重点句解析: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照着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比喻为“顽皮的孩子”和“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特征鲜明,写出了牛群之间的和睦温情,非常富有生活情趣。牛犊(d)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绿意盎(n)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句导读:这一句照应了文章第一句的“花之国”。郁金香为荷兰的田园风光增添了几抹艳丽。段导读: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

3、草原上的景色,着重描写了草原上的奶牛和村野乡间鲜艳的郁金香。 骠悍:形容很勇猛,什么也不怕。鬃毛:一般指马、猪等动物颈部的长毛。􀀍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句导读:“一条条运河”印证了荷兰“水之国”的美称。成群的骏马骠(pio)悍强壮,腿粗如桩,鬃(zn)毛随风飞扬。 突出了骏马的强壮,流露出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句中加点的词体现了骏马什么样的特点?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chn)。 驰骋:奔跑。写出了原野的广阔以及骏马奔驰的迅猛,给人一种力量之美。无垠:没有边际。“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写出了什么?辽

4、阔无垠(yn)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自由王国”表现出作者对怎样的生活的向往? “自由王国”表现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段导读:本段重点描写了低地上骏马自由驰骋的美感。􀀎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句导读:这句把草原比作天堂,赞美了荷兰牧场生活的快乐。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l)着。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句导读: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草原生活画面。 荷兰运河段导读:本段描写了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的样子。􀀏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

5、沉默的奶牛挤奶。句导读:“严肃沉默”表现了奶牛的沉静安闲,也从侧面反衬了草原的安静。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 可以从“严肃沉默的奶牛”“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感受到草原的寂静,也可以从“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感受到草原的寂静。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傍晚草原的寂静?段导读:本段描写了傍晚人们给奶牛挤奶的寂静无声的情景。􀀐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满载着一罐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6、狗不叫了,圈(jun)里的牛不再发出哞(mu)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两句话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难句解析: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夜色图。“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方面反衬出夜晚的宁静美好,另一方面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段导读:本段描写了夜晚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图。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具体描画了荷兰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田园风景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结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赞叹与向往之情。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

7、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是世界上有名的水之国、花之国。荷兰波光粼粼的湖泊星罗棋布;荷兰是欧洲的花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美丽、华贵的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不仅因水、花闻名,同时也是一个有名的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荷兰牧场,去领略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吧。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极目远眺悠然自得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8、。顽皮仪态天堂严肃板凳汽笛平稳牲畜(2)指名读词,从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方面区分字词读音的异同,正音:翘舌音“畜”“牲”;前鼻音“顽”“稳”;后鼻音“凳”“堂”“牲”。4.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点拨。极目远眺:极,尽。用尽目力远望。悠然自得:形容心情舒适,神态从容得意的样子。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荷兰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的词句下面画横线,不懂处做上记号。6.师生间先简单交流各自初读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7.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老师相机指点。三理清脉络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荷兰。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9、):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展示荷兰的田园风光。第三段(第七自然段):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总结全文。1.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因此教学设计,要抓住原野上的动物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他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就可以了。2.在教学奶牛图时,教师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说说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他几句话的教学: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

10、,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大家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1.读拼音,写词语。mozhn毛毡nid牛犊shngch牲畜qd汽笛bndng板凳shnshu闪烁wiru微弱wnxi晚霞2.解释下列词语。辽阔无垠: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悠然自得:形容心情舒适,神态从容得意的样子。3.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极目远眺:用尽;达到顶点。绿意盎然:形容充满的样子;洋溢。仪态端庄:品行正直,作风正派。(2)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它是极目远眺,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试着写

11、几个。眺望扫视端详瞅瞄盯(3)这一自然段中有几个打比方的句子,请用“”画出来,并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这个比喻句是把草原比作丝绒。(4)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牛群不同的神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画出来。围绕“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这句话来写的。1.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荷兰田园风光挂图。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感受荷兰。上节课我们对西欧美丽的低地国荷兰有了粗略的了解,它是水之国

12、,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今天,我们要真正踏入那片土地,感受那儿的田园诗情。2.欣赏动画,感受荷兰。播放与教材配套的光盘中的“动画欣赏”。3.交流感受。(1)过渡: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你脑海中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交流)(2)过渡:是啊,荷兰是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想不想一起去尽情地游览一番呢?4.细读探究,品味荷兰。(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画出课文中描写自己喜欢的景色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可以用赛读、配乐或自由选择方式读,启发学生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还可鼓励学生在激情阅读

13、中读出自己的疑问,悟出新的见解。)(2)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重点语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荷兰这个低地之国最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水、花、牧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富有温情的画面。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照写牛犊和老牛,并把它们分别比喻为“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这是一幅骏马活动图。“镶嵌”是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准确生动地说明了荷兰绿色的低地和运河之多,这也是骏马活动的背景。接着具体描

14、摹成群的骏马,从整体到局部素描式地写来,突出骏马的骠悍强壮。“随风飞扬”一词更给人无限遐思,流露出作者对强壮的原始生命力及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作者用并列的句式,分别从时间、空间、动物的状态营造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方面反衬出夜晚的宁静美好,另一方面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总结全文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2.让学生做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游一游。示例: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走出国门,去游览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荷兰的乡村非常迷人,课文中把它称作田园(点题),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首先来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接着又来到了碧绿的低地(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到了傍晚,我们上了小船,航行在运河之中(请一位学生做导游介绍)。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九寨沟雪峰金丝猴森林羚羊湖泊大熊猫瀑布小熊猫1.在教学夜晚图时,教师让学生用心地听其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很安静地听着,被文中的情境感染了。第五自然段中有“才看见”一词,教师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荷兰的白天是动物的自由王国,因而体会出荷兰是牧场之国。学习第六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找出荷兰的夜晚有什么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