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748076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有感 落实课程目的是施行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的转化成详细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的,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的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的。因而,教学目的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截了当关系着整个课程目的的实现。两年来,通过对大连课改实验区老师接着教育的培训和调查,我们发觉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目的时还存在着一些咨询题,讨论和处理这些咨询题,关于进一步施行新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全面设计教学目的,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的,而无视其他领域的目的 教学目的是根据课程目的来设计的,课程目的应贯穿和表达于教学目的之中,因而,教学目的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的应该是一

2、致的,详细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互相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推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确定教学目的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详细的每节课中,教学目的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 不能以课程的详细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的 课程的详细内容标准是课程目的的详细化,但它

3、不是详细、详细的教学目的,因而,不能以详细内容标准来直截了当代替相应的教学目的,而应根据课程目的、课程详细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的。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课,假如把详细内容标准中的“说明显微镜的根本构造和作用”直截了当作为教学目的,显然是不适宜的。综合相关要素,能够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为:知识与技能目的,说出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说出显微镜的标准操作方法,练习使用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过程与方法目的,学会按程序操作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认同显微镜的标准操作方法,保护显微镜。本节目的侧重于动作技能“练习使用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4、三、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精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课程标准中给出了“学习目的的说明”,说明了各目的水平的要求,列举了各目的水平对应使用的行为动词(设计目的时不限于列举的动词范围),老师应在深化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的根底上,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在分析详细内容标准中的目的水平时,一般能够通过描绘“标准”的动词来推断其学习水平要求,如“概述、阐述、说明”等对应于理解水平,“描绘、说出、识别”等对应于理解水平。 四、 正确处理教学目的设计与施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施行、落实教学目的,不仅要求老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的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展教学评价,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目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学目的设计是以分析的方式进展的,即按照三个领域分别设计出假设干个目的,在施行教学目的时,往往是将目的综合在一起进展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详细地把握教学目的,综合地实现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