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74279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1基本概念:数据、信息、信息系统、系统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可鉴别的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 (物流 资金流 事务流 信息流) 的管理、调节和控制。2信息的特点、度量的描述信息的特点: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务的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以通讯的。信息

2、形成知识。信息的度量不同的数据资料中包含的信息量不同:有的数据资料包含的信息量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不包含信息量,甚至包含有错误信息。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性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性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可以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是二进位制数字Binary digit的缩写)。-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量的

3、定义公式:H(x)P(Xi) log2 P(Xi) i1, 2, 3 . , n3系统的特点、类型特点:(1) 集合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2) 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 结构性:系统的空间结构一系列子系统和层次结构。(4) 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性、阶层性)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5) 目的性: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6)环境适应性:理想的系统:外部环境保持最优适应状态的系统。没有生命力的系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系统。类型:例子: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4、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物理、生物、人类社会宇宙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 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按系统功能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封闭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4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的关系对计划职能的支持: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支持计划的优化对组织职能、领导职能的支持:(1) 不用设立很多管理层(2) 非专业化分工,各部门功能互相融合交叉(3) 便于上下级沟通对控制职能的支持:行为控制(人的管理);人员素质控制;质量控制;其它控制库存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预算控制、产量、成本和利润的综合控制、

5、资金运用控制和收支平衡控制5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非结构化问题(1)结构化问题是指在决策过程开始前能够准确识别,可用计算机实现全部自动化求解的问题。对于结构化问题,决策者关心的只是决策制定的效率。(2)非结构化问题具有下列三个方面的特征,非结构化问题,决策者首先关心的是决策的效能,只有在保证决策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再寻求提高效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是两个极端,大多数决策问题介于两者之间,称为半结构化问题。经过一定的分析,非结构化问题可以转化为半结构化问题。 第二章1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结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和综合结构)特点1面向管理决策2综合性3人机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销售与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财务和会计子系统;人事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横向综合: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纵向综合: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纵横综合,或者叫总的综合:这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能

7、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3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1 第三章 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 类似于一个文件是相关记录的集合,一个数据库是相关文件的集合。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文件系统的弊端。 文件系统的最大弊端是数据文件的共享性差。在文件系统环境中,每个应用程序通常都是为某个特定的操作而写的,甚至可能是由不同的程序员用不同的语言编写的。因此,每个文件的记录往往被设计成只适合某个应用程序,如果其他应用程序不年此种记录格式进行设计的话,它就不可能读取这些记录。因此一个企业的若干应用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文件,这些文件中包含有大量的重复数据,这种情况

8、称为数据冗余。2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1.数据收集2.数据转换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5.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6.数据存储7.数据检索8.数据输出3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人员 【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程序员;用户】第四章1基本概念:诺兰模型、BSP、业务过程、BPR1973年,诺兰(Nolan)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法)是一种能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

9、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业务过程概念: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2. U/C矩阵的内容,其中U、C的含义及应用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过程、数据类;U/C矩阵,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功能;U:Use; C:Creat;需要的数据画U,生成的数据画CU/C矩阵法的六个步骤: 填入“数据类”; 填入“功能”; 标以“U”或“C”; 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 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分组,结果不

10、唯一。UC 矩阵的求解:1)UC 矩阵的求解就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2)基于子系统划分应相互相对独立,且内部凝聚性高这一原则之上的一种聚类操作。3)UC 矩阵的求解过程常通过表上作业法来完成。其具体操作方法是:1. 调整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2. 使得“C”元素尽量地朝对角线靠近,3. 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3管理系统开发的两种策略的优缺点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

11、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两种策略优缺点的对比: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指在信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分析、设计、实现一个信息系统,或者一个信息项目工程。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等的组合。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的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包括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结构化系统开发的优缺点 【适合大型系统

12、的开发】优点:严格区分开发阶段,系统的针对性强; 整体性与全局性好,自顶向下。缺点: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繁琐、复杂;开发工具落后; 与用户交流不直观;系统的升级较困难。原型(Prototype)是开发信息系统的一个可执行模型或引导性版本;帮助得到目标系统明确而严格的需求,促进客户和各阶段系统人员之间的相互有效的信息交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从本质上看,原型是未来目标系统的一个模型原型不是系统开发的最终产品,而是在某个开发阶段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生成的系统简化模拟版本;可能只是目标系统的一个式样,或只包含目标系统的某些功能,或仅仅是具有目标系统的一个结构。是一个经过不断循环、反馈

13、而使系统不断增长与完善的过程,这也是原型法区别于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特点。原型法的特点:优点:1、开发效率高;2、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4、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5、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3、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4、不适合批处理系统。销售系统的管理功能图1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2 详细调查的内容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3 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的构建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科室等)以及这些组

14、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常可用组织结构图来表示。所谓功能,指的是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调查中可以用功能层次图来描述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必须具有各种功能。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 业务流程图的画法厂长计划调度组计划科生产部财务部供销科计划组统计组统计组外协组成本组会计组出纳组供应组销售组仓 库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常用符号数据流程图的常用符号调查管理业务流程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内容包括: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经去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报告、单据、屏幕显示等)。4 数据流程调查:数据流程图的构成元素、数据流程图、表格分配图、判断表数据流程调查的作用:为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还必须进一步舍去物质要素,收集有关资料,绘制出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数据流程调查的内容:1、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典型格式。2、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3、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本的典型样品上或用附页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发生的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4、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册的典型样品上注明各项数据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