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742707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经贸学院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工兼职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打工兼职中常见的的几种诈骗手段,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在打工兼职中如何防骗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近年来,由于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假期兼职、实习的行列,特别是寒暑假,由于时间相对较长,更成为用粗人兼职、实习的集中期。然而,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生在兼职实习中受到欺骗,甚至发生人身意外,因此,安全成为兼职、实习的同学不得不关注和面对的问题。 那么,对于这些安全问题该怎样防范?遇到了又该怎样应对?本次的班会主要跟大

2、家介绍一些在打工、兼职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列举了一些案例,希望能让大家得到一些启发。一、几个打工案例引发的思考1、入户家教防骚扰 案例:2010年暑假,女大学生王莹通过校园广告栏里的一则广告,找到一份家教工作,但要求晚上免费试讲。因为找工作心切,王莹如约前往。试讲期间,孩子的父亲多次借送饮料的机会对她做出摸手、摸头的举动。鉴于每小时50元家教费的诱惑,此后几次王莹还是如约前往。春节前一天,王莹再次来上课时,女主人和孩子都不在家,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孩子的父亲拦住了她。机灵的王莹假装要喝饮料,当孩子的父亲到厨房拿饮料的时候,她急忙夺路而逃。 分析:同学打工、兼职,家教仍是首选

3、。因为家教竞争比较激烈,导致大家忽略了对被教学生和家庭的深入考察。由于夏天穿着单薄,身处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女同学的人身安全更容易受到侵犯。 建议准备做家教或正在做家教的同学,尤其是女生应注意六点:A、选择正规的家教中心;B、家教前对被教学生、学生家庭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有劣迹、居住地偏僻及特别要求晚上辅导的学生,一定要仔细甄别,慎重考虑;C、应聘时最好与女家长了解沟通;D、尽量选择客厅做授课地点,有助于家长消除不良意念,一旦有突发情况时,也有周旋余地;E、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得体,不要穿太露太潮的衣服,树立自己在学生、学生家长眼中的为师之尊,也避免给家长带来邪念;F、不要随意接

4、受应得报酬以外的馈赠,要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上也不会随便掉馅饼”。2、餐馆打工防烫伤 案例:2010年寒假,曹磊在火锅店打短工。上班第二天,由于要招呼的客人多,业务不熟练,张磊在给客人送汤时滑倒,下半身被半锅开水烫伤。由于曹磊没有和火锅店签订用工合同,火锅店以短期试用为由拒绝赔付医疗费。后经劳动监察部门的多次协调,火锅店才同意赔付80%的医疗费。分析:在大学生打工队伍中,选择在酒店、餐馆做迎宾员或服务员等短期工的为数不少,这份工作往往存在烫伤、割伤、摔伤等风险。在此,提醒同学从三个方面学会自我保护:A、在工作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协议,详细说明工资额度、发放时间、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关

5、系到切身利益的条款;B、初上岗时,不要急着工作,先熟悉工作环境和同事,把岗位工作的情况先弄清楚再认真放手去干,特别在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要多看多问,请教老员工如何避免自身伤害;C、工作时,要集中精神,用心做。3、异地求职防欺骗案例:2010年暑假,大三学生陶明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河北省霸州有一个公司正在招聘销售人员,薪金很高。不明真相的陶明没多想,便随同学来到霸州,没想到却被同学骗去做传销。当他知道上当受骗的时候,钱和手机已经被人拿走。在被限制人身自由两天后,霸州警方才将陶明解救回津。后来他才知道,他的高中同学是在高额回扣的诱惑下欺骗了自己。分析:假期时间到异地(自己不熟悉的

6、地方)打工存在很多风险,如容易被陌生人欺骗,甚至被熟人欺骗;出行不熟悉路线;住宿安全更难得到保证等。为此,建议大家假期最好不要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找工作。如果实在要去,注意从三方面保护自己:A、通过同学或朋友介绍找工作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别传销等不法工作的能力,拒绝高额薪水的诱惑,防止掉入陷阱;B、最好住到值得信任的亲戚、朋友家;C、在外地,保持手机畅通,定时与家人、朋友或同学保持了解,让他们知道你住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样的工作,万一出事后,方便及时帮助处理。4、求职、工作途中防交通事故 案例:2011年暑假放假前,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陆海天就在温州一家媒体找了份实

7、习的工作。为了能尽快赶到温州实习,他把原本已经买好的火车快票换成了动车由“软卧改成的二等座位”。然而,7月23日,动车发生追尾,他所在的3号车厢被撞,他受伤不幸身亡,20岁的青春年华戛然而止。分析:尽管动车追尾这样的事故很少,但每个人都必须引起重视。而打工兼职,奔波在大街小巷、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各种公共场合的机会更多了,掌握一点安全知识,防止意外发生,更显重要。为此,建议同学:A、在求职、工作途中,慎重选择交通工具;乘车时,如果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要记得使用敲窗锤逃生;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偏僻处最好与人结伴而行;B、女生最好随身带上喷雾器,做防身之用;万一发生事故,要尽量保持冷静,尽力求

8、生;C、另外,打工之余的时间,尽量回住宿的地方休息,尽量减少社交式的应酬活动,以免将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打工期间常见的骗局在假期打工期间遭遇到的欺骗主要可分为三大类:骗钱、骗力、骗色。1、骗钱打工过程中有时被要求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就是不法之徒牟取的利益。A、中介诈骗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家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你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你们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影子也找不着了。案例1:某大学2004级的学生小马在期中考试后就开始

9、了解寒假兼职了,可是直到期末考试时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11月10日开始,我先后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让我先交押金,然后等消息。”小马说,几经考虑之后,11月12日,刚参加完期中考试的她就和同学一起来到了街道口的某大厦上的一家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费”。当时工作人员表示,她们一年内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可两个星期过去了,中介公司并没有主动给她们提供信息,她打电话询问时,中介找了几个公司让她们去面试,而面试后,她们才发现这些公司都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广告,并没有委托中介来招聘。像她们这样交了中介费却找不到兼职的同学太多了,由于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中介交涉,拖了一段时

10、间后就只好放弃了。案例2:长沙某大学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了一个“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的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当时她被该“助学中心”介绍到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销,结果因该店已经招满了人而被拒绝,而且该店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她要求退钱,对方说只有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愤愤地说:“这分明是一个骗局,一个月谁等得了,假期都结束了,还打什么假期工?”B、乱收押金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同学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

11、这类骗局一般存在于从事文秘、翻译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同学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或者暂时没有工作可做,要你们等消息,接下来便再也没有消息了。案例1:北京某服装学院的学生得到一个可做形象代言人的工作,喜出望外,面试时被招聘单位夸得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如此的魅力,交了元的定金,一周后公司却说竞争激烈,公司没有办法安排工作,并以学生本人原因拒退定金,很多期望快速成名的学生通常会遇到这种事。案例2:刘丽(化名)是昌吉某高校学生,凭借自己扎实的英语功底,她成了昌吉市某英语培训中心的一名代课老师。谁知辛苦工作一年,钱没赚多少,还被培训中心扣了

12、600元的押金。“我和培训中心签了一年的合同,每周末上课。上了两周后,培训中心的负责人说,要从每月的工资中扣押金,直至扣满600元,离职后退还,我就答应了。”刘丽说,让她没想到的是,合同到期一个月前,培训中心负责人却称,走之前必须再找个新老师,否则不退押金!刘丽没有找到新老师,只好放弃索要。C、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不少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上当之后往往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案例:张国胜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1月上旬,他在几家招聘网站上投了求职简历。1月13日,他收到东莞市某电子公司

13、的邮件,通知他聘上了“行政助理”职位。此前,他已接到三次“电话面试”,感觉考官很专业。1月22日,张国胜决定到东莞看看,但临近春节,对方告知春节后再来面试。2月12日,张国胜从石家庄站踏上开往广州的火车。13日,换乘汽车到东莞南城汽车站。到站后接洽招聘公司,对方让他坐K4路公交到东城站,那里有人接。当日下午,一位主管面试张国胜,在问了一些专业知识后,问他有没有带手机,随后将他带的两部手机全部收走,说临时代为保管。此后,张国胜失去了自由不许乱出门,不许上网、不能私下打电话,即使刷牙洗脸,也有人“陪”。2、骗力有的单位则是利用同学的免费劳动力。A、克扣工资一些同学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本来讲

14、好是按月领取工资,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同学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案例1:天津某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陈某等三名大三学生,假期在和平路某公司做产品促销员,原定工资是底薪500元,再加销售业绩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后,公司以不合格为由将三人辞退,工资分文未发。案例2:甘肃某高校的一位同学暑假时,一位很熟悉的老板要他去打字社工作,帮学生做做简历,讲好一个月是300元。结果这位同学刚从考场上出来就被叫去,辛苦了一个月,临了老板说这是给他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还说去上机练打字也要每小时两元钱,我应该感激他才对,怎么会好意思向他要钱呢?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B、网上欺骗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

15、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同学从网上把工作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你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案例:九月份的时候学生小赵在网上找了一个兼职翻译的工作,对方发来试译并且电话通知通过试译问他是否有意愿兼职。小赵当时很高兴就一口答应了。之后的两个月对方发来共计大约5000字的稿子,都是关于图书的简介。他按时完成后发给了对方,对方答应在十月底会把稿费打到他的账号里。但是自从十一月开始,那个了解他的人就再也不上QQ了,发信息也没人回。至今小赵还是没能够了解上对方,心情真的很低落。3、骗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

16、同学身上,利用在校大同学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A、娱乐场所特种行业他们大都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侍者,女同学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案例:长沙某学院女同学小娄经劳动路上一家职介所推荐,找到一份酒水促销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费后,她很快被通知到位于天心阁旁的一家娱乐场所上班,上班时间是晚上7时到10时。据她讲,她第一次走进包厢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别的促销小姐为了抢业务,在客人要求陪酒时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厢里不时传来客人与促销小姐不堪入耳的调笑声,她几乎是逃出了那里。第二天,她去职介所要求换一个工种,可被拒绝了。 B、单独约见女生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