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到质的蜕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74255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量到质的蜕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量到质的蜕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量到质的蜕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量到质的蜕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量到质的蜕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量到质的蜕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量到质的蜕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量到质的蜕变作者姓名:苑丽萍作者单位:双泉镇东一小学联系电话:13991696769从量到质的蜕变内容摘要: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部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达标的过程。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体验阅读的魅力。关键词:转变观念、阅读的兴趣、阶段性、层次性、实践和能力 随着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课程标准已成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监测的行为准则。近年来,小学期末试题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大荔县小学教学与质量评估指导手册,试题评价既重视基础知识,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养成,试题内容立足教材,避免过难、过繁和死

2、记硬背内容,加大了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促进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考核,陈旧的教学理念被这一转变轰得粉碎,转变教育理念已势在必行了。 新的问题就又来了:是全面否定以前的方法吗?错!新的教育理念是汲取精华,勇于创新。不是就只是讲知识,而是就知识探讨学习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同样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人会问:“你从哪看出来的?”学生的考卷呀!近年来,特别是上学期各年级各学科的考卷上,例如:为了规范学生书写,增加了5分卷面分评估内容;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目标,本学期三至六年级“口语交际”试题全部检测的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再如“短文阅读”,分值加大,且阅

3、读短文全部是来自课外的文章,加大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评估;充分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落实了“以标定教、以标定考”。这样可以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变化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改革。任何事情的转变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育实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不同能力层面的学生,“一刀切”的方式肯定行不通,但严格的要求确实是关键,也是做好这一转变的前提。我们可以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去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技巧到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实施我们上述所说的方法,加以激进、鼓励的推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的积极性。就小学高段学生而言,

4、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能力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阅读则是一大难点,特别是五年级学生,面对阅读题难度比之前高了一个阶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是我们师生共同的挑战,也是近年来我和同行交流最多的话题。我们发现“题海战” 已被淘汰,可新的应对方式是什么?我们不能武断的下结论,却在一次次实践中验证并收获了提高阅读部分学生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阅读。一、从课外阅读着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我的做法是从课外阅开始,从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着手,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喜欢的阅读内容还是故事,而最佳切入点就是童话故事。就这样决定:从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开始

5、,加大平时的阅读量。计划分三阶段完成提高阅读能力的任务。第一阶段:像孩子们喜欢观看的动画片爱探险的多拉那样,看完后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或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渴望。这一阶段的时间大概为半学期。第二阶段:学生看书的内容不变,但阅读的要求提高了。在学生掌握阅读内容后,要求学生试着说出整个故事主要内容。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目标相对好达成,一个月的阅读训练时间就差不多了。第三阶段:仍然坚持阅读相同的内容,要求却提高为说说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要求的达成,需要学生对阅读内容有足够的了解,走

6、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一阶段的目标想要达到,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段教师的共同努力。二、课堂注重阅读教学,把握阅读节奏从一节40分钟阅读课教学规划出宏观的三个阶段:明确目标任务;品读探究,展示收获;延伸练笔,紧扣教学灵魂。第一阶段: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任务。1、课前汇报,形式多样。师生同唱一首欢快的儿歌,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由课间的喧闹拉进课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展示内容纷呈的汇报:如复述收集的新闻事件,讲故事,背诵古诗词,朗诵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等等。2、师生回顾,注重衔接,简明扼要,导入新课。阅读课课堂教学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基础知识,文章大概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

7、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所以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3、展示目标,明确任务。把学生引入课文分析的领地,让他们带着使命感渐入课堂教学佳境。展示目标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地因条件制宜。投影仪,触摸屏幕。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我们的小黑板,图画纸甚至旧报纸均可利用。例如:在教四年级白杨一课时,设定的阅读教学的目标:1、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能体会它的写作特点。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领会爸爸给孩子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的含义。这些目标告诉了孩子们什么信息呢?那就是要孩子们在品读课文过程发现并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蕴含的道理

8、,把由此萌发的思想感情和文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4、自学品读提示,授之以渔。例如:上文中展示给学生的阅读提示:(1)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深入理解,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爸爸的思想表达具体的。(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然后分组汇报。这三点提示教给孩子们自由品读课文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蕴含其中的主题情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减少时间,提高效率,破解难题,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第二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研析课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交流。在充分阅读

9、的基础上围绕阅读提示进行品读研讨,形成相互补充的见解。把这些对问题的分析记录在课文语段中的空白处或者课堂笔记上。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分析课文语段的精妙之处。各小组把自己对喜欢的语段合作探究的成果由代表向师生展示汇报,小组 其他成员给以必要的补充,师生认真倾听,学生提出质疑或者更完美的意见,老师把握全局,或肯定,或补充,或纠正,或启发。当所有小组汇报完毕,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整体班级的大的合作探究学习体系。各个小组把自己对喜欢的语段探究分析成果分别展现给其他同学,这种整体合作学习模式把一篇较为复杂的课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课堂气氛庄严热烈。每个学生都在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开动大脑机

10、器,都在认真的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教师恰当的把握时间,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主题,特别是写作技巧,为课堂教学下一个目标任务建立起很好的铺垫。第三阶段:紧扣课文主题和写作特点,延伸小练笔。例如:在教学白杨第二课时的第三阶段是这样布置小练笔的: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小练笔题目紧扣课文内容,又升华了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塑造了人生价值观念。虽然对学生在字数上没有限制,但学生的完成情况出乎人的想象,他们能把课堂上领会到的和自己合理、大胆的想象融合起来,展现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盼。通过这两年的教学实践证实,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双管齐下,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就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论里这样说:“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特点而具有灵活性并作出相应的变化,这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我坚信:如果我们能够以素质教育作为理论支撑,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工具,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在阅读教学这块沃土中收获颇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