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74057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高中化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真题解析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A. 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C. 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D. 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

2、,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7.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在1中含有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4L空气含有个单质分子 mo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D含个的溶解于1L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大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从F、HCl、H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l、r、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解析】答案:B本题侧重考查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重要的基本概念,规律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容易

3、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导因素,因此更难得出有关规律B. 这是盖斯定律的表述C. 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颗粒大小来区分的D. 在以酸性强弱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的。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 在pH = 12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 在pH=0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C. 由01 mol一元碱B溶液的pH=0,可推知BO溶液存在BOD. 由0.1 mol一元碱H溶液的p, 可推知NA溶液存在 +H2O +O-10【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共存、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水解A. pH=12的溶液呈碱性含有比较多的OH

4、,不能与C3-共存B. pH=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较多的H,在O-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亚硫酸根离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无法共存C. 0.1m/的一元碱的pH=0表明该一元碱是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D. 由题意可得该酸是弱酸,在aA溶液中-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研读 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B.当电路中转移0.m电子时,中消耗的为.2 lC. K闭合时,I中向电极迁移. 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闭合时为电解池,为电解池,中发生充电反应,d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

5、反应,其反应式为bSO+H2O-e-=PbO2 + 4H+ +SO2 所以A正确。在上述总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总数为e-,当电路中转移02ml电子时,可以计算出中消耗的硫酸的量为0.mol,所以B对。闭合一段时间,也就是充电一段时间后可以作为原电池,由于c表面生成Pb,放电时做电源的负极,d表面生成PbO2,做电源的正极,所以D也正确。K闭合时d是阳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错。12.化合物Blir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 mi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3.(15分)、L、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

6、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族。来(2)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M和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O2 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递增递减的是_(选填序号)。选项bcdx温度

7、温度加入H2的物质的量加入甲的物质的量甲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甲的转化率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3,并含少量的Fe2O3 、O3 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1) 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2) 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_+_e(OH)3 +C(3)针铁矿(oeth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oet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O和

8、H,化学式量为9,化学式是_。(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Mg(H)2Zn()2Mg3CaO3开始沉淀的pH0.4.沉淀完全的pH12.48.0开始溶解的pH10.5Ksp5.8.8()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选填序号)。a.大理石粉 b.石灰乳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6)“滤液”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过滤,洗涤,干燥。(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O3 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解析】答案:25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

9、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5.0m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认为中除外还可能含有。若要确认其中的,应先用 选填序号)。KSC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乙同学取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和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3)装置B中试

10、剂的作用是 。()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为确认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之前 b-B间 .B-C间 d.C-D间(6)如果气体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8ml),除可用测量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3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在生成物中,的晶体类型为 ,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已知与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2)

11、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 ,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3)在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交换出来的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15 mol 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需浓度为0.10 molL1 NaOH溶液5.00 m,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解析】答案3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

12、(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3) 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a 金属钠 c.溶液 d. 乙酸写出的结构简式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a 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遇溶液显示特征颜色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答案:(1)很明显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OH;(2)甲在一定条件下双键断开变单键,应该发生加成反应;催化氧化生成为;Y在强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4) C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与碳酸钠反应F通过E缩聚反应生成D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不饱和双键;遇溶液显示特征颜色,属于酚。综合一下可以写出D的结构简式丙是C和D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上面得出C和D的结构简式,可以得到丙的式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