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73713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乐平市名口戴村小学 汪海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对话教学”的理念是先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对话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教学中“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通过这段时间的课题研究,我觉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途径 (一)师

2、本对话 所谓的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探询“作者的笔法特点、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参的提示作用。虽然语文教师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相当的文学积累,也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对各种文体的特点已有相当的认识,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已能掌握文章大意、了解课文篇章结构及作者大体的思想感情等粗线条的内容。 (二)生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 首先,作为教

3、师,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其次,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见解。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利用多媒体朗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读出那种秋天的美的感情。陶罐和铁管的对话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语气。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朗读也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

4、,消化、吸收最后可以增加到自己的阅读储备中去。 (三)师生对话 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合作基础上的互动活动。既有“有声对话”,也有“无声对话;既有思维碰撞,也有情感交流;既有显性的对话,也有隐性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同属于文本的读者,教师要在阅读对话中真正发挥“首席”作用,给学生的阅读对话以正确的导向和判断。如: 引导:同样的阅读内容,学生的理解也不近相同。 解疑: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不一样。点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和费解。启发:学生的理解能不能准确、明了。 表态:就是要阐发自己的观点感受.。 所谓“隐性对话”,就是无声的或间接的对话,如眼神的暗示,会意

5、的点头,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辅助表达,动情的范读拨动学生的心弦等。(四)生生对话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确,生生对话关系中要求教师“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构成互动的关系。” 而在实际教学时发现生生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分工不明确或是讨论不集中或是一些人当听众不发表意见是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对话”交流应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其间需要几种关系的不断融合、激活。精心处理好这几种对话关系是实施有效对话方略的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热闹的课堂不一定会有有效的对话,但有效的对话却往往驻足于热闹的课堂。让我们处理好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有效对话真正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