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73374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望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希望教育群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希望教育群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新理念论文【摘要】:p : 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实现群众化教育,群众化教育阶段必然要请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方式上有所改变,本文提出的希望教育正是针对群众化教育的现实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关键词】:p : 希望教育 群众化教育 新理念一、希望教育的含义“问题大学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这局部学生不能认清自我、没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对学习、生活甚至人生失去目的和希望。没有目的和希望的生活使得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脱离正常轨道生活的大学生自然就成了高校校园中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为此,作为学生教育

2、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详细情况提出不同的希望,让他们在希望的召唤下去奋斗,让他们在奋斗中获得快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实现愿望。(一)捕捉希望在高校中“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大学生的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有的甚至以悲剧完毕。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多,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更多的是与家庭关系严密联络在一起的。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直接收理者,我们对他们采取何种教育态度、何种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效果,对他们仅仅采取常规的教育方式,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并且教育管理者对此类学生往往会失去耐心,更多的是看到此类学生的缺点和缺乏,最终导致这类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严重。难

3、道这些大学生真的是一无是处、没有一点闪光点么?事实上这些问题大学生不仅有而且肯定会有不少的闪光点,例如:网络成瘾的学生虽然自控才能差,但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一定的执着性,并且这类学生的智力一般来说都是非常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卑感,带有一定的自闭性,但他们大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坚强的性格特征等。我们这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就是不仅要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更多是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并把这些优点作为“希望的火种”进展精心的培养,让这些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没有希望的一族,即让他们捕捉到希望。(二)燃烧希望捕捉到希望的火种只是具备燃起熊熊大火的前提条件,能否燃起希望之火,关

4、键要看周围的环境。一般而言,“问题大学生”是生活在阴影和边缘状态的学生,很难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明媚的阳光,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保护。首先,对他们的家庭和成长背景进展详细的理解特别是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安康有问题的学生。其次,要与这些学生在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根底上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三是,在理解其成长经历的根底上,结合其当下的思想状态,有意地夸张其优点,让其对自身获得信心,进步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燃烧起生活和学习的希望。(三)实现希望捕捉希望和燃烧希望只是希望教育过程中的一部份,实现希望才是希望教育过程中最困难和最关键的一局部,因为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同学和家

5、长的关心和耐心,更需要“问题大学生”自己迎接挑战,克制困难。首先,在教师和其家长交流的根底上帮助他们制定实在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教师和家长对其进展长期的、有效的监视,在这些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三是,对其获得的进步进展及时的表扬,对其存在的缺点和缺乏要及时地给予批评和指正。二、希望教育的施行希望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多的是要落实到理论上,即希望教育的施行和落实。首先,是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为什么很多在中学表现很好或正常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转换过程中没能及时转换角色,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的结果。相对中学生而言,大

6、学生的学习要自觉,生活要自立,交往要自主。在一个生疏而又充满诱惑的新环境中,很多自控才能不强的学生可能会迷恋网吧而不能自拔,适应才能不强的学生可能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失去目的,人际交往才能不强的学生可能形成自闭而倍感孤独。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特别是带新生的辅导员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新生及时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跟上时代的节拍共同前进,让常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问题产生之前。第二,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宣传教育作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要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根底、形势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政治宣传的主渠道。应该通过这个主渠道加强政治理论宣传,让他们在高尚道德

7、情操教育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步思想觉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理论活动,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燃起希望之火。第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班干部是高校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班主任和同学之间联络的纽带和桥梁,是同学反映问题的最直接表达者,班干部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所有的辅导员都非常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作用。在对待和处理“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过程中,班干部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班干部可以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地传到达辅导员手中,另一方面班干部是辅导员施行希望教育策略的最正确监视和辅助执行者

8、。第四,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心理安康问题不仅摧残大学生的心灵而且直接威胁大学生的身体安康,有时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稳定,所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并纷纷建立了三级心理预防系统学校、院系和班级。虽然随着时代进步和医疗的快速开展,人们对心理安康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使一局部真正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而最终导致酿成悲剧,所以辅导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让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敢于走进心理咨询中心进展咨询,在咨询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燃起希望之火。第五,结合家庭教育。“问题大学生”的问题当然首先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家

9、庭的教育和成长背景有亲密关系,如:独生子女综合症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等。所以“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这种配合一方面是尽量把学生以前的情况与教师和辅导员进展沟通,另一方面对于辅导员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谅解。第六,唤起社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实际上,“问题大学生”这个名称是我们学校和社会对这些学生一种带有偏见的称谓,并且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认为这些学生不可救药,从而对他们另眼相看,采取避而远之。其实这种歧视对他们的伤害比这些“问题大学生”的问题对他们的伤害更大,所以我们应该给这些“问题大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并且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没有被抛弃的一族,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参考文献】:p :1程勉中.和谐校园建立中的管理机制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4.2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形式的理论讨论J.中国高教研究,2023.2.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