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73163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描头像:素描头像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素描头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1. 观察方法: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仅仅一个初步的感觉,即使这 种感受 比较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 表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 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种错误,所以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 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树立准确的观察方法, 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 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头像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 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 能持续提升观察水平

2、。2. 整体观点: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 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 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水平,做到写生时纵观 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 么画什么,不但会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的主次虚实关系,而 且会导致顾此失被,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一句艺术 格言:画鼻子时看耳朵,所以实际写生时当然不可能各局部同时画, 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 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如画头的基本形时,就必须同 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关系。

3、在处理明暗调子时也是如此,有时把 这分画得暗一点,目的足为了使另一部分提壳 ; 减弱这个部分是为了突 出那一部分,这些都足以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来说之,因为我们描 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 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有, 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但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 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 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人手,遵循整体局部 - 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

4、 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对应的关系,才能实行有效的比较 检验和调整。3. 立体观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组合而成的,即 三维空间。很多考生因为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即 使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却不能 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出来。值得明确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 空间来测量,缺一不可。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点去对待客观世界所 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 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 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

5、松 而颜色较深 ; 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 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部 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点,影响他 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能够采取对石 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 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塑 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个概念,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 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养这种观察理解物象的习惯,才能准确把握物体 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立体。4. 艺术表现:艺术表现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

6、受和艺术素养,取决于作 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实行有效的艺术概 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 沉等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后虚实关系,这样 由表象理解上升到理性的把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 艺术感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训练,二者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 眼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素描实践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只能 说是训练画匠。造型艺术不讲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就无所谓艺术教 育,更谈不上艺术创造

7、了。艺术表现要付诸于形式,成为视觉感受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的 主次虚实处理,用笔的抑扬顿挫,和谐的韵律节奏等等构成了形式美。 在学习中,各种形式美因素也是从观察、感受物象中升华出来并使用 于艺术实践的。倘若不顾对象故意摆弄玄虚,在画面上搞形式游戏, 这是基础训练中不可取的。5. 素描头像与头部形体结构:要想画好一幅素描头像,首先要理解这个形象。怎样才能了解和 掌握它呢 ? 这就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实 行全面的分析理解,才会在今后学习中取得可喜进步。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 们考虑再三,仅谈两种表现手法:即线条和明暗。6. 线条:线条是一种

8、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 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 中,就能够理解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 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 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线条在素描中不但能够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 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 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 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 ; 用切线画出

9、小的结构转折关系 ;用重 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 ; 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 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理解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 线条创造美的造型。7 . 明暗: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 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 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 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 水准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动 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这时期的三杰:达 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

10、把前人的经验,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 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 难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光线 照射的结果。同一个物体虽然因为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 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 可变的。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主体,光线是客体。物 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因为物体结构的 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我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 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 线、反光、投影。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 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部。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