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7290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色花?教学案例及评析教学设想?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 ,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语文课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金色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它通过表达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 ,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这种感情学生容易理解 ,教学中应采用恰当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 ,去感受生活中易被忽略的亲情 ,唤起学生对母亲、亲人的深沉的爱 ,并懂得去珍惜、回报这份亲情。因此本文在设计时既注重学生通过读来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又让学生通过欣赏比读后创意表达来感恩父母

2、 ,获得有益的情感启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音乐激情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让学生边听歌曲。师述:多么熟悉的画面 ,多么动听的歌曲!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吗?我们的成长凝聚了父母多少爱呀。母爱是人们永远咏颂的主题。今天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随他一起去吟唱母爱的赞歌。点评: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优美的语言来创设情境 ,有两个作用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后面的朗读、写作做好铺垫。二、吟读体趣 ,感受真情1、师述:我们先看看相关资料。以吟读轻音乐为背景音乐 ,投影金色花图片 ,显示金色花的资料。2、简介泰戈尔。3、师述:学诗主要靠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

3、歌 ,扫清字词障碍,说说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生;这首诗写一个孩子假想变成金色花 ,与母亲游戏的画面。师述:对!这首诗写了一个一个孩子假想变成金色花 ,与母亲游戏的画面 ,既表达了孩童的情趣 ,又表达了母子深情。那么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情?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自由朗读 ,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融进去。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巡视、倾听、指点。4、展示朗读效果 ,教师相机点拨。生:读“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很用心 ,很动情 ,赢得阵阵掌声师:我听出来了 ,你将“笑嘻嘻一词用心读了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生:我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的 ,这样读就突出“我

4、可爱好玩的个性。生:读“孩子 ,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急迫、焦急的情绪妈妈不见了孩子 ,心里着急。生:读“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花香是从我身上来的。要把“我这个字拖长读重 ,还要上扬 ,这样就强调了“我散发花香而妈妈不知道的兴奋、得意的心理。师:读得很好 ,说得也在理 ,我们就应该这样 ,透过诗句 ,去体会人物感情。这样读 ,才是用心读。5、生读最后两节 ,不太理想。教师指导。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 ,课文句子排列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显示:比拟句式“你这坏孩子 ,你到哪里去了?“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妈妈 ,我不告诉你。“我不告诉你 ,妈妈。生:强调的内

5、容不一样。沉思片刻原文强调“你到哪里去了?突出对孩子的关心 ,还有见到孩子的惊喜。改后变成责怪孩子“坏。生:第二句 ,原文强调“我不告诉你能表现“我淘气、自得的孩子气。师:非常好 ,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读看。学生认真地反复读。然后交流、展示。6、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对感情的揣摩也很到位。听了你们的朗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1-2节 ,同学们报以掌声接着 ,全体同学齐声朗读全诗。师生朗读的同时 ,点击课件 ,随机播放音乐、画面。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一个板块 ,紧扣“朗读进行学习和指导。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学生试读、展读、说读 ,强化了朗读效果;在学生朗读的根底上

6、,教师评读、范读 ,让学生在读中懂得了如何去读 ,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三、解读形象 ,品味真情1、刚刚我们在朗读的时候 ,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孩子和他母亲的形象。再仔细读一读 ,说说看 ,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他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以“这是一个的孩子或妈妈说话。2、学生朗读课文 ,作圈点和批注。教师巡视、指点。3、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生:这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你看他“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师:这个“笑嘻嘻多形象!我仿佛看见孩子的笑脸了。生:这是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你看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多可爱呀 ,跟我们小时侯玩捉迷藏一样。师:“暗暗地、“匿笑写出了他的淘

7、气可爱 ,是吧?捉迷藏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吧。生:这是个深爱妈妈的孩子。你看他“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我为妈妈遮挡阳光 ,不让阳光伤了妈妈的眼睛。生:这是个慈祥、安详、爱孩子的妈妈。孩子不见了 ,她急迫地叫喊;黄昏时还拿了灯到牛棚里去寻找;它虔诚地祷告、静静地读书 ,给人沉静、安详、温和的感觉。师:真不错 ,你分析非常全面。师结合多媒体小结。4、师述: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请再读读课文 ,在文中找句子说说。生:开放花瓣 ,散发花香 ,让妈妈感受到生活好美。生:投影书上 ,为妈妈遮挡阳光。是因为他爱妈妈 ,为妈妈着想。生:黄昏时恢复原状

8、,回到妈妈身边 ,不让妈妈着急。师:总之 ,是因为爱妈妈 ,心甘情愿地为妈妈做事而不让妈妈知道。他变成金色花 ,开放花瓣 ,看妈妈工作;散发花香 ,让妈妈嗅到花香;投影书上 ,为妈妈遮挡阳光。因为孩子懂得 ,妈妈深情地爱着自己 ,自己也应用真诚的爱回报她。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体会到父母对你爱了吗?你有过回报这种爱的想法和行动吗?静默片刻 ,让学生思考回想。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二个板块 ,是分三步进行“解读的:第一步提出了解读要求 ,用“这是的孩子妈妈的句式说话;第二步进行解读训练。采用句式训练说话降低了难度 ,学生说话踊跃 ,气氛热烈;教师适时评点 ,语言简短 ,既是对学生的赞赏 ,又是对学生

9、的诱导。后来同学们就学会了如何解读。这样借用评点进行学法渗透 ,自然、实用。四、比读欣赏 ,表达延情1、师:我们再来读读下面两首诗 ,看看与课文相比有何异同。屏显诗歌原文 ,有配乐朗诵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我就是那小小的花选自冰心的?繁星?假设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香的一朵/在你经过时芳香你的衣袖/假设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艳的一朵/在你休息时赏悦你的双目/假设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盛的一朵/在你工作时做你遮阳的伞/妈妈 ,其实我最想的/还是依偎在你膝头上/听那永远新鲜的老歌。根据课文改写2、比拟一致的意见

10、归纳如下:三首诗主旨相同 ,都表达了对母亲感谢的真挚的感情。课文还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的情趣。语言口语化强 ,突出一个“趣字。冰心的诗和改写的诗情更浓 ,突出一个“情字3、师:请同学们在感悟诗歌的根底上 ,联系生活体验 ,写几句话 ,抒发对母亲、对亲人的感恩情怀。4、学生自由写作。配以背景音乐5、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鼓励性点评。点评: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也是一种拓展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评比几首主题相近的诗 ,训练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同时也是在写作前帮学生翻开思路 ,另外 ,教师根据课文改写 ,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 ,也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五、总结有首歌说得好 ,世上只有

11、妈妈好。是呀 ,母爱就是那冬日的阳光 ,让我们生活温暖祥和;母爱是那明亮的灯塔 ,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母爱是摔到后的搀扶 ,是失败后的抚慰 ,是危险时的平安带这种感情是我们生活中的长流细水 ,平平淡淡 ,又真真切切。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 ,才会感觉到它绵绵不绝的真情滋润。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人世间圣洁美好的感情吧。教后反思这节课在年级语文展示课上 ,受到同学们的欢送 ,也赢得了同组老师的一致好评。总结成功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了诵读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我以“读为核心 ,设计了“吟读体趣 ,感悟真情“解读形象 ,品味真情“比读欣赏 ,真情表达几个板块 ,让学生在读中悟情

12、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评析。在教学中 ,既鼓励学生读 ,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 ,还掌握了朗读技巧 ,不仅读懂了诗 ,也学会了怎样读诗。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 ,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吟读环节中 ,为读好最后两节 ,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的句式排列;在“解读环节中充分利用点评 ,指引学生在解读中赏析语言。这样的安排简化头绪 ,为学生赢得更多朗读和思考的时间 ,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 ,或创设气氛 ,或激发兴趣 ,或配乐朗诵 ,或画面点缀等 ,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 ,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使课堂既有诗情 ,让学生处于优美的情境之中 ,又使课堂富有意蕴 ,让学生在享受之中学习语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