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2873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污染的治理方法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原子弹、贫铀弹的爆炸,还是核电站核物质的泄漏,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都 导致三废增多、尤其是废渣会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应的核污染的治理方 法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目前国际上对土壤核 污染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笔者做一个大致的介绍:1、隔离限制对暂不具备清污条件且对人类生活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区,使用隔离栏和栅栏与外界隔离,以限制人员进入 和防止人员进入并受到放射性危害。这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隔离的土地无法进 行再使用,经济价值低。2、铲土去污将被核

2、物质污染的土壤(一般是表层土)铲走运至专门的核处置场地进行处理和处置,可从根本上杜绝放射性 元素进一步扩散和进人食物链。但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易遭受核辐射;大量的铲土会增加处理和处 置成本。另外,表层土中还含有可供作物生产的大量有机物质,全部铲走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危机。3、深翻稀释对于放射性污染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使用深犁的方法将被污染的表土翻至土壤深层,稀释并降低表层污染水 平,或者直接从外界运来未受污染的土壤将污染土壤覆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核污染物进入食物链。但 是缺点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底部的放射性核素会沉积并逐渐扩散,甚至转移至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4、可剥离性膜法剥离性成膜去污

3、技术,是利用研制的成膜去污液、通过飞机和陆地喷洒机械进行空中和陆地快速喷洒将成膜 去污材料覆盖在沾染物上,利用材料对放射性沉降粒子的吸附包埋粘连作用,迅速固定沉降物,在最短时间内 控制污染源的转移和扩散。材料凝固成膜后,污染表面的放射性沉降物在剥离粘附的作用下迅速集结成型利 用机械或人工对成型的膜体进行回收清除从而达到对现场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战场环境的净化。其对表面去 污系数能达到100%,具有造价低廉、操作简便、经济环保等特点。但是对已渗人土壤内部的核污染物质基 本没有去除作用。因此适用的范围只能是污染初期,对污染中后期的作用有限。5、森林修复法森林能够富集大量的放射性核素,还能阻止放射性核素

4、向周边地区扩散,实验表明,森林中放射性核素是耕 地的3 一 7倍,混交林比纯林多。利用森林植物如生长周期短的柳林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一方面可修复污 染土壤,另一方面还可发展工业原料林、薪炭林,可谓是一举两得。但要求是污染土壤核素浓度不能太高。6、现场玻璃化技术现场玻璃化(In Situ Vitrification, ISV)技术是一种整治放射性土壤的热处理技术。它运用玻璃熔融技术的、焦 耳加热法,把容易浸出的受污染土壤装换成抗浸出、玻璃状的结晶单体。ISV技术通过热解作用破坏有机 成分,大部分半挥发性物质都留在了玻璃体内,没有被封住的一小部分也能被俘获并处理。它适合于各种土 壤类型和条件,即适合于有任何放射性、危险性、混合废物的污染物,且技术允许土壤中含有大比例的杂质。 但是ISV技术也有一些局限性,它的处理深度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如存在热传导性能差的岩石层或砾石层, 或有一层土壤的熔点远远高于上一层物质,处理深度就会降低。)另外,从放射性污染物处理角度,ISV限 制了将来对废物的进一步处理的可能,没有给技术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